江苏盐城云科技工学校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及以上学历者(二)学制学制:五年(三)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社区管理、社会工作、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国家社会福利与保障政策法规,具有较强人际协调能力,具备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要求能够在城乡社区、民政、工会、公益团体、中介机构等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与服务、社会工作、公关工作。
(四)职业素质要求(一)综合素质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2.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具有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以及管理和创新素质。
3.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具有较为宽阔的视野,文理交融,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较强的审美能力长,个性鲜明、学有所长。
4.身心素质: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品质。
(二)职业能力1.职业通用能力:(1)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及基本文书处理的能力;(2)具备基本的外语表达和沟通能力;(3)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4)具备较好的组织、管理、宣传、协调、沟通及公关能力。
2.职业专门技术能力:(1)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处理各类社区公共事务的能力;(2)具备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掌握社区工作实务知识及护理技巧,能协助困难群体走出困境。
(三)职业拓展能力1. 具有会展策划的能力;2.具有公共关系管理协调能力。
(四)证书(1)计算机中级办公软件证(2)会展策划证二、课程设置(一)公共基础课程1. 语文(阅读与写作)(200 学时)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母、韵母、声调、音节及语流中轻声、儿化、变调等的发音,培养学生的普通话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数学(160 学时)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3.英语(160 学时)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道德与法律(40 学时)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5.职业导向(40 学时)使学生掌握职业的相关基础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6. 计算机应用基础(100 学时)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专业基础课程1. 公共关系学(100 学时)本课程阐述了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巧,是开展公共管理活动必须具备的知识。
其内容包括:公共关系的涵义、公共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公共关系的职能、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社交礼仪等。
2. 行政管理常识(120 学时)让学生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常识,使学生在学习之后使用行政管理学的学术眼光观察和解释社会的公共管理现实, 运用公共行政学的知识为自己的生活增加智慧, 能够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助益, 成为一个有知识, 懂管理的公共管理者。
3. 演讲与口才(120 学时)课程讲授演讲与口才学的基本理论,介绍口才运用的特点和技巧,指导学生的口才训练,认识口才对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4. 应用文写作(80 学时)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各种应用文体知识的讲授与练习,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写作能力,以适应从事工作的实际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专业核心课程本专业主要能力核心课程有:社区管理、社区工作实务、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福利与保障、社会能力训练、社区护理等。
1. 社区管理(120 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社区概述;社区行政管理;社区规划管理;社区建设管理;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社区文化管理;社区人口管理;社区安全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
2. 社区工作实务(120 学时)本课程主要介绍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并列为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的三大基本方法的社区工作,讲解其发展历程、定义、理论、过程与技巧、社区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和现状等,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区工作的基本原理、理论、基本工作方法和技巧等,并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合格的专业社区工作者。
3.社会调查方法(120 学时)社会调查方法系统地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原理、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及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等一系列内容。
同时将社会调查的基本原理、概念及方法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既掌握一种方法论,又对社会达到一定的认识。
4. 社会福利与保障(120 学时)该课程以社会福利及保障制度为研究对象,阐述中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制度内容、项目分类及其社会功能揭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体制特征和发展规律。
5.社会能力训练(120 学时)本课程通过多种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营造出校内训练营氛围,使用简练而有效的训练方法,使每个学生的社会能力得以提高,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个人就业优势,满足职业岗位工作需要。
6. 社区护理(100 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应用护理程序向社区个人、家庭和人群提供护理服务,在社区进行健康教育活动,能应用预防保健知识向社会重点人群提供预防保健服务,能应用常用抢救技术,提供社区紧急事件的救治服务。
(四)专业拓展课程1.摄影摄像技术(120 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系统地了解摄影摄像的器材和配件基本知识;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掌握各种专题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掌握利用计算机对照片进行加工、对视频进行编辑的基本方法。
2. 会展策划(120 学时)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会展策划流程、策划要素、操作原理,以及会展相关活动工作的认识。
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整体专业水平。
3. 社交英语(120 学时)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口语水平,使得学生在城市国际化的背景有一定的涉外工作能力。
三、教学安排(见下页)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进度表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合计学时数理论考试或考查(考试用“▲”,考查用“●”)实操一二三四五六学分备注职业生涯规划40 20 201 2 ▲职业道德与法律40 20 202 2 ▲心理健康教育40 20 203 2 ▲4 就业指导40 20 20 2 ▲公共课程5语文200 100 100 4 5 ▲6 数学160 80 80 4 4 ▲▲英语一160 80 80 级(第 2 7 英语 4 4学期考)8 120 60 60 4社交礼仪●▲办公软100 30 70件考证(第3 学9 计算机基础 6期)10 体育200 40 1602 2 2 2 2 ●专摄影摄像技11 术120 50 70 4 ▲ 业核1 社区管理120 60 60 6 ▲心2课 1程 3 公共关系学100 50 50 4 ▲及 1社区工作实专 4 务120 60 60 6 ●业 1行政管理常拓 5 识120 60 60 6 ▲展 1社会福利与课6 保障120 60 60 6 ▲程1社会调查方7 法120 60 60 6 ▲18 社区护理100 50 50 5 4 ▲19 演讲与口才120 60 60 6 ▲280 40 400 应用文写作2社会能力训4 ▲1 练120 40 80 6 ●2▲会展策2 会展策划120 40 80 6划证23 社交英语120 60 604 6 ▲2计算机平面4 设计160 50 110 4 4 ▲274 121 153 2 2 2 2 2合计0 0 0 8 8 8 8 8四、实习计划一、实习目的1. 通过见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熟悉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了解社会调查、信息管理和写作能力的实际运用,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与社区事务管理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
2. 通过尝试实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从事公共事务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二、见、实习内容(一)社区管理活动1. 集体社区活动:常规与社区活动详细记录社工的一周工作内容,并尝试分析。
每人参与活动不少于 1 天,学会组织社区各类社区活动,会观察、鼓励社区成员的活动。
学习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基本完成预定的社区活动。
2、区域活动认真记录实习社区的区域活动的设置(如:绿化布置、活动中心布置、宣传板面设计等)情况,重点了解活动区的材料投放、活动时间、活动常规及与社区成员构成的关系。
观察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活动或小区活动的组织,学习为不同的社区或小区活动设计,并进行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