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南方周末》新闻特稿写作特点

浅论《南方周末》新闻特稿写作特点


烈的情感和内容——富自.力度,让人感动,让人恐惧,让人痛
苦的新闻。”【2】_与一向强调冷静、客观、从事“零度写作”的纯 新闻相比,特稿把情感渗透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要让 读者感觉置身于事件发生的现场,去感觉事件发生时当事人 的一种情感。美国一位著名记者Thomas Hall/nan说过:“我 足一个有情感的作者.我要使我的读者也同样能感觉到相同 的情感。”13J(P167) 从《南方周未》大量的经典特稿来看,记者将笔触更多地 伸向社会很少关注的领域或人群.从_关注个体生命f酊延伸到 对整个群体的关注.深切地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2005年11 月份特稿西部农村代课教师专题,通过4篇系列报道,生动 详实地反映r丙部农村代课教师窘迫生活,突出展现农村代 课教师群体艰辛劳动和微薄收入的悬殊.为农村代课教师鸣 不平。呼吁政府的重视。 《矿难纪念日》(2005.10.27)写了两家矿难事故一周年 后,失去家庭主心骨的遇难矿工的子女及亲友如何鼓起勇气 和力量,逐渐走出矿难阴影,如何生活的。这篇特稿既告诫人 们矿难警钟长呜.安全第一.生命重于一切,I司时也不失为一 种对矿难家属的特别慰问。记者似乎有分身术.一个匍匐在 地搜寻事实的鳞片,一个高居云端悲悯众生。14】 优秀的特稿会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当人
们在面对生活中许多不如意或困境时表现出来的勇气。它始 终散发着一种人性之美。 关注弱势群体.“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成为《南 方周末》在今天为人赞赏和坚持的东西。《南方周未》发过一
篇特稿——《他们的儿童节》,关注了贵阳的小报童们如何在
卖报巾度过这一天,关注了湖南一个冈贫困,23岁才上小学 二年级的姑娘如何在尴尬中度过这一天。这些人.从来没有 媒体为他们付出版面,但却是《南方周末》不能遗漏的关注人 群。 三、个性化的细节 特稿写作家富兰克林在《为故事而写作》一文中认为: “一个故事蕴含了一系列情节,当一个令人同情的人物偶然 碰到一个复杂的情境。他的遭遇和他的反应就是情节的展 开。”【2】2(1-'331)这町见出细节足讲述故事的必要条件。 在细节表现上。记者要造就一些能够让读者可感可触的 有“镜头感”的画面。以此增加特稿内容的真实性,突出人物 的性格。如《发廊女生前日记怆平生欢颜后沧桑身世发人思》 中写道:两个人(主人公苟丽和她丈夫)趴在一起听,最喜欢 听的是《两只蝴蝶》,苟丽靠在丈大肩旁轻轻唱:“亲爱的来跳 个舞。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这足在苟丽遇害后,记者寻访 到他丈犬,通过他丈夫之[j殚解剑的情况,町见即使昔日生 活极度贫苦,苟丽沦为发廊女,他们依然恩恩爱爱。一系列的 直接引语和细节的描写.更增强了悲剧气氛。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记者写剑苟丽每次和客人作一次性 交易。就会默默地用纸折下许多颗心。“这样的心有满满一纸 袋,一千多颗。”一系列的直接引语和细节的描写,真实的描 绘了发廊女的人间真情,让人悲从中来,扼腕叹息,并产生不 尽的同情。 四、真实并深刻的呈现 南方周未编辑部在《岁末特稿:一句真话可以重于整个 世界)(2005年12月29日新年特别版)写到.那是36年前一 位作家说的:“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新闻会 过时,纸张会变旧,油墨会模糊,甚至信任也会偶尔消弭,只 有真实、真诚才把我们的心灵与你的心灵联系到一起。”南方 周末的记者始终把“真实”定为任何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的准 则。 在《南》特稿写作中,不仅构成新闻报道的核心要素如时 间、地点、人物、事件、缘由真实允误,就是报道中涉及的人物 的心理活动、情感经历以及每个场景、每个细节都真实准确, 记者只是借用文字的表现手法去报道真实的新特稿写作特点
乔剑
摘要:《南方周末》是用新闻特稿打造一份以精神缘为纽 带的严肃周报.她的新闻特稿写作是在充分运用个性化的细 节、强烈的精神力量,讲述一个真正的故事,真实并深刻的记 录社会现实,从而独具特色。 关键词:《南方周末》新闻特稿写作 新闻特稿,足指以报道新闻事件为主要内容的特稿。它 涉及的范『匍极其广阔,政治冲突、建设成就、社会矛盾、政府 举措、刑事犯罪。及一切构成人们关注热点新闻事件都足特 稿的报道对象。 《南方周/K》执行总编辑向熹说,“一般来讲,特稿有这样 的特点:篇幅较长、最接近义学。它所涉及的人或事物比较涉 复杂。记者的某些情感穿插在其中.对文字要求很高。…‘这 是本报不断探索的文体之一”【11。 美闰新闻学者沃尔特・福克斯说:“上乘的新闻特稿是把 细致的调奁研究、事实的准确尤误和生气勃勃、形象鲜活的 写作融合在一起的”。12l(P350) 综观《南方周末》的特稿作品,可以看出:《南方周末》特 稿写作更加凸现了传播信息的艺术独创性,它所青睐的义学 性的叙事手法.如精巧的构思,辗转的恳念,饱和的情理冲 突,出神入化的细节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新闻报道的 技巧,开创了多兀的新闻写作模式.记者南香红的特稿更被 誉为“中国式特稿”。当然,特稿将文学的叙事手法运用到新 闻写作中。并不是通过这种手段来达到虚构新闻事仲的目 的.而足将事件中的矛盾冲突和人们的情感巧妙展现在新闻 事件的叙述中。从iijj更好地打动读者,引起社会的关注。 一、讲述一个真正的故事 正如Rene Cappon所说:“好的特稿仅仅只是一则好故 事的讲述”13】(P167)。特稿一般都依托新闻事件本身的曲折 走向和各种背景信息,借鉴小说的故事形式和表现手法,以 讲故事的形式让戏剧效果和情节自然展开。一个特稿作者首 先应该是个会讲故事的人,讵如《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的编 者戴维・加洛克在序,1i巾所说,“本专集所收录的代表作堪称 文学的纯币典范,它们的作者都是真正会讲故事的人,他们 让戏剧效果和情节自然展开,懂得冲突和解决在叙事巾的角 色,假如需要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在叙事巾注入他们的强 烈情感。”f21(P163) 市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过去数年,资源价格高涨让榆林 财富滚滚,但暴富之后,成K的烦恼也品得更加突出。《南方 周未》就刊出《榆林:巾国科威特暴富之后的成}乇烦恼》(2006 年2月23日)。文章开头就用惊世骇俗的直接引语指出的能 源开发与人居环境的尖锐矛盾。 “我们在煤田上住.就足没煤烧”.56岁的方增栋忧郁地 说道。他所在的陕丙省榆林市神木县大柳塔镇的地底下讵足 一个超级大煤田.日前JFf|{华神集团大柳塔煤矿开采.而离
进行虚构的文字创作。“在事实和表述之间暧昧不明、变动不 居的复杂关系巾,我时时感到自己的无力与彷徨,这是作为 一个职业记者摆脱不掉的痛苦与折磨,也是一个记者荣誉与 快乐的源泉。”f4l 《南》选择事实,真实记录社会。它的新闻内容大体分为 三类:一足深入报道最新发生的、有重大新闻价值的、符合 《南》自己理念的重大新闻事实;二是开掘独特的报道对象. 体现独特的报道视角:三足对重大社会现象和社会变革做成 扫描式的、宏观的有高度感的深度报道;它的社会新闻包括 政府的决策行为对个人命运(某一群体)的影响、社会道德和 法治的冲突、官场现形记和运行规律、企业与政府关系和投 资环境、城市(农村)人群生存状态、环保、政府改革……所有 这些使得《南方周术》透出一股强烈的批判色彩。一个个重大 的议题为民众也为其他媒体设置了议程,《南方周末》把一份 胸怀天下、指点江IlJ、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批判主义精神都 真实地定格于读者心中。 五、结语 纵观每一期报纸,《南》的理念和个性变得鲜活而具
体一理性、公正、责任、大气将更为个性化地体现出来。作 为一张有21年历史的报纸,作为记录社会变革的一个符号.
其新闻特稿正扩大报道视野,向成熟迈进,更为深入、全面、 真实地反映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南香红.特稿之中追梦人{N】,《南方周末)2005一ll—10. 【2】【美】戴维・加洛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IM],北京: 新华出版社。1999. 【3】凯利・莱特尔、朱利安・哈里斯,斯坦利・约翰逊.全能 记者必备l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桂,2003. (4】南香红.把易碎的东西写成永恒州】,北京青年报
“它们中的大部分题材平易普通——并不像调查报道或
者解释性报道那样重大或者刺激.比如‘一个老太太的生育 报告’。但如何阱一个好故事及讲好一个故事,是对特稿的最 高要求。”【l】《南方周末》高级记者南香红在谈论特稿写作时 说。 2005年8月上旬。灾害性天气“麦莎”狂扫我国东南部沿 海地区,网络、电视都有滚动报道。《南方周末》记者南香红则 发挥特稿优势,采写下《“麦莎”72小时狂袭了丁城》(2005年8 月1 1日)特稿.全景式的描绘了台风“麦莎”狂扫过后带来的 灾害和人们对台风的应对。 “它恣意地使着性子,暴怒,威猛,狂放,戏谑,没有人对 它说一个“不”字。但是,当人们准备用盛大仪式恭迎它时,他 却抽身爽约,闪了千万人的腰。”文章一开始,作者将“麦莎” 比作一个行为乖张的孩子,在惊恐和神秘中展开故事。 台风“麦莎”横扫巾固大地,瞬间改变了千千万万中国人 的生活。作者从i个不同的地点,即;江浙:巨兽的咆哮;上 海:颤栗的东方明珠塔;北京:等待戈多,按台风发生的三地 的时间顺序逐一展开故事,在“汀浙:巨兽的咆哮”一节中,作 者用蒙太奇的手法。把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剪辑起来,将人推 至台风的风头浪尖上,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冲击力。 因为拥有超级大煤田和天然气田,陕北黄土高坡的榆林
万方数据
浅析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
田林
摘要:体育是一个产业。也是一个载体。我国体育产业在 发展过程中,受到市场经济规律及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 约,它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将积极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成为 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 一、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状况 1.体育健身娱乐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南省体 育健身娱乐资源的产业化发展非常迅速,社会各界兴办体育 健身、康复、娱乐业的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游泳、垂钓、武 术、拳击、跆拳道、健美操、健美、体育舞蹈等健身娱乐性资源
的产业化进程得到快速的发展。 2.体育竞赛与体育中介业 体育竞赛直接影响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近几年来. 河南省体育竞赛有了一定的发展,提高了现有体育场馆的使 用率,积极引进和举办国内外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鼓励社 会各界参与承办,鼓励企业赞助体育活动。借鉴了困际惯例. 逐步建立和完善竞赛中介机构和竞赛经纪人制度,规范经营 行为。组建了省体育竞赛管理中心,负责全省体育竞赛的管 理。 3.体育彩票业 河南省发行体育彩票始于1989年,当时组建了河南省 体育基金会,主要工作足进行体育彩票的理论研究。1995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