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章节题库
第十一章批判学派(下):透视
一、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研究国际协会
答:大众传播研究国际协会是由批判学派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就设在累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与经验学派的国际性学术机构“国际传播协会”相抗衡。
大众传播研究国际协会的会员多在欧洲。
2.文化霸权
答:文化霸权是指统治阶级不仅依赖暴力维持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而且还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地位,从而使被统治阶级在心理上、意识上、观念上都顺从于现状,满足于现状。
这种领导权必须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上,也就是建立在统一的意识形态上,由此可见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性。
文化霸权理论是由西方马克思主义先驱人物之一的葛兰西提出来的。
3.大众文化
答:大众文化是指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伴随高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
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
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
它一方面是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
区别和对应的,另一方面也是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是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
4.异化
答:异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蜕变为脱离生产者,而且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
在异化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完全丧失,遭到本来由自己创造而现在却成为异己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奴役。
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达到最普遍、最严重的程度。
二、简答题
1.说明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本质区别。
(北邮2010年研;上海财大2009年研;华中农大2008年研)
答:(1)经验学派是西方传播学的主流学派,以美国学者为代表。
美国的经验学派除了在方法论上坚持经验性实证研究立场以外,还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二是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2)批判学派无论在方法论还是在学术立场上都与经验学派有着很大的区别。
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
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
(3)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批判学派更多地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这些问题在经验学派的研究中大多有意无意地受到忽视和回避。
②批判学派在方法论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
而经验学派在方法上坚持经验
性实证研究。
③经验学派在现存制度内部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而批判学派是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作为变革对象的。
④经验学派的核心课题是“如何”控制或“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控制;而批判学派关心的焦点则是“谁在控制”、“为什么存在着支配与控制”以及“为了谁的利益进行控制”。
⑤经验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传播与人的行为问题上,着意探索如何通过传播来控制和修正人的行为,这些研究对社会管理来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批判学派研究的重点如信息生产和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信息传播与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传播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等。
2.简述批判理论和传统理论的区别。
答:1937年,霍克海默在《社会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为法兰克福学派奠定思想根基的论文,题目就叫《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
这篇重要文章不仅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宣言,而且也是当今各种批判思潮的源头。
霍克海默指出,批判理论是同传统理论相对的。
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
(1)传统理论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之中,旨在帮助社会的再生产过程;而批判理论则把自己放在既定秩序之外,旨在颠覆这个再生产过程。
(2)传统理论总是从既定的事实出发,通过实证性的研究,得出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和的顺从化结论;而批判理论首先是破坏一切既定秩序,证明它们是同人的本质相背离的。
所以,批判理论是以否定的姿态而出现,而传统理论是以肯定的面目而盛行。
(3)传统理论是与现存社会秩序相一致、相调和的“服从性”理论;批判理论则是对现存社会秩序加以拒绝、否定与批判的“革命化”理论。
批判理论首先表现为一种立场,其
次才是一种特定的理论。
总之,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传统研究与批判研究、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是二元对立的。
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的存在较大的分歧。
3.简述欧洲批判学派崛起的原因。
答:关于欧洲批判学派崛起的原因,我国最早致力于批判学派研究的学者王志兴先生,曾从以下三个方面作过具体的分析:
(1)这是传播学研究与欧洲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
欧洲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欧洲哲学思辩的传统和批判现实的传统比较深厚,历史上出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笛卡尔、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罗素、凯恩斯等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这种文化传统必然要渗透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中去。
传播学研究领域自然也不例外。
(2)欧洲批判学派的传播研究是由欧洲传播的实践所决定的
一切理论研究都是由相应的实践所决定的,传播学研究也不例外。
欧洲传播体制与美国不尽相同,美国较多强调传播中的自由,除少数工具为官方直接掌握外,传播工具都被私人控制,以盈利为目的,表现出很强的商业性。
而西欧和北欧国家则较多地强调传播中的社会责任,全国性电台和电视台一般都作为公共事业,由国家或社会团体控制和资助,这种传播工具体制上的差异以及欧美传播实践在其他方面的不同,也必然影响到欧洲传播学的研究。
(3)从学术研究的发展规律看,欧洲批判学派的兴起也是顺理成章
一门学科一般总是开始只有一种流派、一种搞法,而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新的流派或新的分支,对传统的研究提出质疑和批判,并尝试新的研究方法,提出新的理论主张。
这固然会引起某个学科的“骚动”甚至内战,但同时也标志着一门学科的繁
荣兴旺。
传播学的发展自然也不例外。
4.法兰克福学派的兴起历程
答:(1)霍克海默于1932年创办了社会研究所的专刊《社会研究杂志》,“法兰克福学派”名望日渐兴起。
(2)1934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重建社会研究所,传播学经验学派的先驱拉扎斯菲尔德创办了有名的应用社会学研究所,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第一次合作与冲突发生。
(3)20世纪60年代当欧美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之际,马尔库塞一夜之间成为新左派的思想导师与精神领袖。
正是由于马尔库塞的这种巨大影响,法兰克福学派才引起普遍关注,他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才广为人知。
5.简述加纳姆对批判学派“传播与意识形态研究”的观点。
答:关于批判学派的“传播与意识形态研究”,英国批判学者N·加纳姆归纳出以下5个主要观点:
(1)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巨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影响力。
(2)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力主要通过媒介所特有的“议程设置功能”得以发挥出来。
(3)大众传播媒介所设定的“议程”是一种高度人工合成物,它经过传播者的新闻价值标准过滤筛选,一般采取支持现存制度的立场。
(4)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依存于其“非党派性”和“中立”的招牌,这些招牌给人一种可信赖感,从而使媒介设定和提示的“议程”能对受众产生巨大影响。
(5)资产阶级媒介在立场和价值观方面基本是与人民对立的。
三、论述题
试论述批判学派的研究领域。
答:在批判学派的研究领域,可以大致分出三个研究方面,即政治、经济与文化。
(1)传播与意识形态
关于批判学派的“传播与意识形态研究”,英国批判学者N•加纳姆归纳出5个主要观点:
①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巨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影响力。
②这种影响力主要通过媒介所特有的“议程设置功能”得以发挥出来。
③大众传播媒介所设定的“议程”是一种高度人工合成物,它经过传播者的新闻价值标准过滤筛选,一般采取支持现存制度的立场。
④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依存于其“非党派性”和“中立”的招牌,这些招牌给人一种可信赖感,从而使媒介设定和提示的“议程”能对受众产生巨大影响。
⑤资产阶级媒介在立场和价值观方面基本是与人民对立的。
(2)传播与垄断控制
①经验学派尽力抹煞传播者一方对传播的制约包括意识上的操纵和经济上的控制,同时又尽力强调受传者一方在传播中的主导作用。
经验学派也把“消费主权”奉为王牌,以图消解“控制”这一重要命题。
②批判学派从媒介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广告主而非来自于一般受众这一基本事实出发,认为对传播起决定作用的是广告主的意志,而所谓受众主权乃形同虚设。
③总之,批判学派的政治经济学探讨表明,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媒介与从事着物质产品生产的企业一样,在维护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起着重要作用。
传播并不是一种满足受众需要的自发行为,而是一种受到操纵、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自觉活动,归根结底受制于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