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敦煌变文集》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敦煌变文集》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敦煌变文集》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敦煌变文集》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导语】:
《敦煌变文集》是唐代俗讲话本集。

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周一良、启功、曾毅公等人编。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甘肃敦煌藏经洞发现以后,大批遗书公之于世,其中有许多和后代宝卷、弹词相《敦煌变文集》是唐代俗讲话本集。

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周一良、启功、曾毅公等人编。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甘肃敦煌藏经洞发现以后,大批遗书公之于世,其中有许多和后代宝卷、弹词相类似的通俗文学的写本。

这些讲唱体裁的作品,由于长期以来湮没无闻,最初学者们对它不甚了解,错误地把它当成佛曲。

后来研究工作不断深入,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郑振铎首先采用了“变文”这一名称,遂被学术界所公认,一直沿袭至今。

国内最早的变文辑本,是罗振玉《敦煌拾零》中的《佛曲三种》,其后王重民、刘复、许国霖、郑振铎、周绍良等都进行过辑录。

这些辑本由于材料搜集的困难,校订工作的繁复,还不能满足读者和研究者的需要。

王重民、向达等作了全面整理,将北京图书馆、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各种俗文学卷子,根据187个写本,校订成78种,编为《敦煌变文集》,凡8卷,篇中有旁注,篇末有校记,书后附《敦煌变文论文目录》。

此书分为上下两册,1957年8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重印。

它是变文辑本中最丰富的一部。

本书主要编者王重民(1903—1975)字友三,河北高阳人。

1929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34年始历游法、德、美诸国,1947年归国。

曾任河北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并主持北大图书馆学系。

潜心古籍,精研版本目录学。

编著有《老子考》、《西苑丛书》、《国学论文索引》、《敦煌古籍叙录》、《敦煌曲子词集》、《太平天国官书十种》、《中国善本书提要》等。

《敦煌变文集》分为历史故事与佛教故事两大类。

历史故事又依文体有说有唱、有说无唱和对话体分为3卷,每卷更依历史时代次序之。

佛教故事则依佛(释迦)的故事、佛经讲唱文和佛家故事,亦分为3卷。

押座文及其他短文则置于末后,总为1卷。

又《搜神记》与《孝子传》包含着变文的原始资料,别分1卷。

如果就形制、体裁而论,本集中的敦煌说唱作品包含有变文、讲经文、缘起、押座文、词文、话本、俗赋等不同样式,不能一概以“变文”视之。

关于变文的涵意,至今还存不同的说法,一说:唐代有一种照着图画讲唱故事的文艺形式,叫做变文,它也可以说是说唱文学的话本”(程毅中《宋元话本》)。

这种文体有说有唱,韵散结合,并配有图画,容易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在敦煌变文中以讲唱佛经故事的最多,如《八相变》、《破魔变文》、《目连变文》等,主要是宣传佛教教义,充满因果报应、地狱轮回等封建迷信思想,或掺杂有儒家的说忠教孝的道德观念。

其中《降魔变文》描写佛弟子舍利弗与外道六师斗法,六师幻化的宝山、水牛、毒龙,被舍利弗变成的金刚、狮子、鸟王所战败,场景变化莫测,构想奇特瑰丽。

还有很多是说唱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的变文,如《伍子胥变文》写伍子胥的父兄遭到楚平王的迫害,自己逃亡吴国,借兵复仇。

作品对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进行了揭露和谴责,赞扬了伍子胥的坚强不屈,表现了浣纱女、渔父等下层劳动人民对忠良的深切同情。

凄怆悲壮,感人至深。

《王昭君变文》和《孟姜女变文》所敷演的故事,家传户晓,具有浓厚的民间传说色彩。

直接取材于唐代现实生活的《张义潮变文》、《张淮深变文》,歌颂张义潮叔侄抵御异族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英雄行为,表达人民强烈的爱国思想感情。

还有一种讲经文也是宣讲佛经故事的,如《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等,这些讲经文都是俗讲的底本。

其特点是先引述一段经文,然后边讲边唱,加以敷演解释。

据赵璘《因话录》记载,有一个文溆法师的俗讲,最受听众欢迎,“愚夫冶妇,乐闻其说。

听者填咽寺舍,瞻礼崇拜,呼为和尚教坊,效其声调,以为歌曲。

”比讲经文体制短小,一般用于小型法会的叫“缘起”(缘),或者“因缘”,如《目连缘起》、《悉达太子修道因缘》、《丑女金刚缘》等,都是说因缘的底本。

其取名“缘”或与所敷衍的经卷有关,如《丑女缘起》系讲说《百缘经·波斯匿王丑女缘》,《欢喜国王缘》则演绎《杂宝藏经》卷10 《优陀羡王缘》。

《敦煌变文集》中有一种名“押座文”的,如《八相押座文》、《三身押座文》、《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是在俗讲前念唱诗篇,主要是七言诗句,有时也夹杂一点说白,篇幅短小。

所谓“押座”即压座,以安定听众使之静听。

其作用类似后来话本的“入话”和弹词的“开篇”。

有的也可以用在正文之后作为收场。

称作“解座文”。

所谓“词文”是用歌词写的通俗叙事诗,没有说白,通篇七言句,一韵到底,与后世的鼓书、弹词、影词非常相近。

如《季布骂陈词文》叙述季布在阵上骂退汉王,汉灭楚后,汉王悬赏捉拿季布,季布勇敢机智,终于逃脱了迫害。

故事生动曲折,体制宏伟,全文640句,4474个字,可视为唐代以前最长的叙事诗。

“话本”有《庐山远公话》、《韩擒虎画 (话)本》、《叶净能诗》等,《秋胡变文》、《唐太宗入冥记》也应属于这一类。

它们是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以散文叙说故事,中间也穿插很少的诗歌。

宋代的话本小说就是在这种文艺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变文集中的“俗赋”仅有3篇,如《韩朋赋》写韩朋夫妇对爱情坚贞不渝,以双双殉情抗议宋康王的迫害。

《晏子赋》赞美晏子的机警善辩,使梁王理屈词穷,嘲笑人者反而遭到了讥讽。

《燕子赋》则控诉黄雀的掠夺行径。

这些叙事体的俗赋都具有较高的思想意义。

它上承魏晋南北朝的杂赋,在唐代俗讲话本中形成别具一格的样式。

唐代俗讲文学丰富多彩,不仅在文学形式上对后代的话本、拟话本小说、诸宫调、弹词、宝卷、鼓词等以积极的影响,而且诸如目连救母、伍子胥、孟姜女、王昭君等故事,也为后世的小说、戏曲等提供了许多改编题材。

还保存了大量的口语词汇和语法材料,为治汉语史的学者所资取。

数十年来,中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敦煌变文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

尤其在校勘、考释、俗语词的研究方面成绩更为突出。

如台湾学者潘重规在原《敦煌变文集》基础上推出了新校本《敦
煌变文集新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1984年出版),已故郭在贻生前在助手帮助下,合作撰出《敦煌变文集校议》(1990年由岳麓书社出版)。

继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之后,中年学者项楚的《敦煌变文选注》将唐五代俗语词的研究又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