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8-37艾柱灸灸法、拔躍法与刮痧炫法(_)灸法灸,烧灼的意思。
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奥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 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1•灸用的材料: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 火力温和。
2.灸法的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
.3.常用灸法: W 1(1)艾炷灸: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之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使艾级捏紧成 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艾炷。
小者如麦粒大,中等如半截枣核大,大者如半截橄榄大(见图 846)。
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k直接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见图8-38)。
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 的程度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和瘢痕灸。
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临床上多用中:、小炷。
先 将施灸部位涂上少量凡士梂,上置艾炷点燃,燃剩2/S 时,病人感到烫,;用镊子輅艾炷挟去, 换炷再灸。
一般灸3〜7炷,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润为度。
灸后木钯脓< 不留癍痕。
此法适应 范围较广,多用于虚证。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临床土多用小艾炷。
:先茬施灸部位涂以大蒜 汁,然后放置艾炷点燃待艾炷燃尽,除去灰炮,复加艾炷再灸。
一痕炎5〜10壮,灸时疼痛 较烈,可用手在灸部周围轻轻拍打,以缓解灼痛,灸后局部皮肤灼伤,起泡化脓。
3〜4周后 灸疮自愈,留下瘢痕。
故灸前必颏征得急奢词意。
此法多用于急性或顽固性疾病。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在艾蛀与皮肤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
根 据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见图备39)。
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 :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腧农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 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不灼痛感为宜。
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雀琢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 琢食一般,一上一下施灸。
..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保持一定i 跑离,但不固定,而是 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3)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 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见图8-41)。
4. 适应范围:凡属慢性久病及阳气不足的疾病,如久 泻、久痢、久拒、痰饮、7jC 肿、寒哮、阳痿、遗尿、疝气、脱肛、痿痹、腹痛、胃痛、妇女气虚血崩、老人阳虚多尿,以及虚脱急救、療疬、阴疽等,总之,一切虚寒病证为宜。
颜面部、浅在血箕部,不宜施瘢痕灸妇女妊娠期下腹、腰均不宜施灸。
/5. 注意事项(1)灸冶体位与针治¥'位相同,应舒适自然而熊持久r 以体位平直便于施灸为宜。
,、 (2) 施灸时,.一般应先上部、后下部先背嗶戠V 」后胸腹部?:先头身、后四取,依灰i 灸。
如遇特殊情况,亦不必拘泥。
■'(3) 使用艾炷大小、壮数多少或艾条熏灸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雜興年龄和施灸部位而决定。
艾炷一般为3〜5壮或5〜7壮,艾条一塒为,10〜15分钟。
(4) 艾炷灸后,局部遗有轻度烫伤,无须处禅^直接灸在灸疮化脓期间,防止感染。
每天 换药味,去除脓液,以消毒敷料保护乘窄或贴清水膏药,约三、四周即可自然愈合。
(5) 施灸时要防止荩绒脱落烧伤皮肤惑烧坏衣物。
未用完的艾条,应插入火筒灭火,以 防复燃/—防复燃&(二)(2)艾条灸:即用桑皮纸包裹艾域卷成圆筒形的艾条,将其」端点燃,对准穴位或患处施拔罐法拔罐法I•是C种以罐为工县,,借助_为排除其电空$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1.:罐具V:常用罐具有竹罐(胸罐、玻_罐、抽气罐(见图令42)。
I. . . ..2. 操作方法:(1)拔罐方法:拔罐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丁几种火罐法:利用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盖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具体 換作方法着投火法(见图8=43)、闪火法(见图8-44)两种。
… 水罐法••此法一般填用竹耀。
先将竹罐倒置在沸水或药液之中,煮沸1〜2分钟。
然后用 镊子挟住罐底,颠倒提出液面,甩去水液,乘热按在皮肤上,即能吸住。
'抽气罐法:先f 青、链霉零药瓶磨制成抽气罐,将罐紧扣在穴位上,用注射器k 橡皮塞刺 入瓶内,空气;使其产生负压即能吸住。
或用抽气筒套在 塑料Ir 罐袪塞上,将空气抽出,使之吸拔在选定的_位土(见 图 8-45)。
'"C 2)拔嫩i 的▲用: ^ '留罐:又称坐罐,即拔罐后留置10〜15分钟,罐大、吸拔 力強的应减少留罐时间。
单罐、多罐皆司"应用。
- 走罐:又称推罐,一般用于肌肉丰厚的部位,须选口径较 大的玻璃_,先在罐口或柘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些凡士林等 润滑油脂,再将罐拔住。
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反复推移,至所拔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为止(见图8-46)。
闪罐:此法甚将罐拔住后,乂贫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 此反复多次地抜土取卞,取下拔上,直至皮肤_红为度。
针罐:此法是将针刺与拔罐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
即先针 刺待得气后留,再以针为中心点将火罐拔上,留置10〜15分钟,然后起罐起针(见图8-47,V3.适应范围:本法具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 散寒等作用,其适应范围广泛,纟_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腹 痛、背腰痛、痛经、头痛、感冒、咳嗽A 寧喘、:#消化不良,胃脘痛、眩晕、丹毒、红丝疔、毒 蛇咬伤、疮疡初起未溃等。
...4.注意事项..A v ,,_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
若体位不当、,移动或骨骼凹击不平、毛 发较多的部位拷不适宜。
(2) :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
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 拔紧,吸附有力。
'(3)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邊烫伤皮肤。
若烫檢或留罐i ■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泡勿 需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
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 水,或用消毒纱布包颦,以防感染。
1;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
高热抽搐者和孕妇的腹部、 腰骶部亦不韋拔罐。
,;(5)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空气进人罐内,即可将罐 取下,切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以防拉伤皮肤。
’(三)刮痧& -----------------刮疲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器具如铜钱、硬币、瓷器片、小汤匙等物蘸油或清水在病人体表部 位刮动,俾局部皮下出现细小的串血斑点,状如沙粒,以铌使全身气血流畅,邪气外透于表,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1.器具:取边缘光滑、没有缺损的铜钱或硬帀或瓷汤匙一个。
准备小碗或酒盅一只,盛少许植物油或清水。
2.操作方法:(1)刮痧部位:主要在背部,有时亦可在颈部、前胸、四肢。
(2)刮痧方法:先暴露患者的刮痧部位,施术者用右手持拿刮痧工具,蘸取植物油或清水后,在确定的体表部位/轻轻向刮或从内向外反复刮动,逐渐加重用力,刮时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柔和均勻,应用腕力,/—般刮10〜20次,以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为度。
一般要求先刮颈项部,再刮赞相两侧都,然后#刮胸部及四肢#检。
3.适应范围:本'法1¾床应用范围较广。
以往主要用于痧证,现已扩展用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疾病。
如瘀证、中暑、伤暑、湿温初起、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呕吐、腹痛、府积、伤食、头痛、头昏、小腿痉挛、汗出不畅、风湿痹痛等症。
4.注意事项:"(1)室内空气要流通,但应注意保暧,勿使病人感受风寒。
(2)患者体位要根据病情而定,一般有仰卧、俯卧、仰靠、俯靠等,以患者舒适为度。
(3)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等均不宜采用本法。
(4)掌握好刮瘀手法轻重,由上而下顺刮,并时时蘸植物油或清水保持肌肤润滑,不能干刮,以免刮伤皮肤。
(5)刮痧•应法意患者病播变化5,如病情不减反而更加不适者,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6)為完后,彘擦净油渍或水渍,让患者休息片刻,保持情绪平静。
并嘱忌食生冷、油腻、刺激食品。
" ;!第£:爷锥拿疗法推拿,又称按摩,是中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医外,台疗法之一。
甲医推拿是在中_础理论指导下V根据病情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士,逢用各种手法以及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推拿疗法具有疏通经络,利关节,舒筋整复,活血法瘀,调整脏腑气血功强人体抗病能力寒作用。
―、推拿疗法的适应证::临昧上应钼推拿疗法治疗疾病,适应范菌相当广泛r可战应用于#伤科、外轉、内科、妇科、儿科等不同类型的疾病。
如伤科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软逾织急性扭挫伤V:慢性劳损、骨质增生、膏折及关节脱位的俠复期等;外科手术后的袖连;内科中的惑冒哮喘、胃痛、腹渴、便秘、失眠、瘫痪等;妇科中的痛经等;儿科中的消化不良、小儿麻瘦后遗症、泄泻夕遗尿等夂^ ::「:為°二、推拿疗蓮的禁忌证…,1?急性传染病。
、,.…111".2•备种感染性疾病如丹毒.、脓肿、骨髓炎、骨结核、;蜂窝组织炎、化脓性关节炎等。
、: 3•皮肤病的病变部位:如溃疡性皮炎等。
~ ;4.各种恶性肿瘤。
、5.正在出血的部位,或内脏器质病变。
6.骨折移位或关节脱位。
、7.妇女经期或妊娠期,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推拿。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