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乐安一中高二年级生物5月月考卷命题人:黄友元一、选择题(30*2)1.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A.若X表示血糖含量,则a代表胰高血糖素,b代表胰岛素B.若X表示酶的活性,则a代表pH值大于7,b代表pH值小于7C.若X表示初级消费者,则a代表生产者增多,b代表次级消费者增多D.若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a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代表甲状腺激素2.下列说法与图示不相符的是:A.若A表示被捕食者数量,则B可以表示捕食者数量B.若A表示血糖的浓度,则B可以代表胰岛素的浓度C.若A表示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则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D.若A表示轻度污染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则B可以表示微生物的数量3.生长素可以通过极性运输运往植物体的各部分,下面关于生长素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极性运输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B.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才会出现极性运输C.生长素只能通过极性运输将生长素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D.极性运输的方向是从植物的上端运往下端4.根冠能分泌一种激素,并且能主动地向根尖的伸长区运输,与分生区分泌的低浓度IAA的作用相反,与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有关。
若对玉米根冠做以下四种处理,请根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特点,判断四个根尖可能向左弯曲的是5.从图所示的实验中,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能促进上胚轴切段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上胚轴切段的顶端6.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抗体a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某种激素的受体b结合,致使甲状腺细胞持续被激发,产生高水平激素c所致。
使用寡核苷酸UDP 可减弱Grav es病的症状。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UDP可能会抑制a的分泌B.Graves病属于免疫缺陷病C.b是促甲状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D.患者代谢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7.右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表示体内的结构和体液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②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B.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需要经过 5 层生物膜才能被细胞①利用C.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②中含有较多大分子蛋白质D.图中 B 端②中 CO2浓度低于 A 端②中 CO2浓度8.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对此判断错误的是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B.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C.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 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D.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Cl- 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9.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 a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浓度;② b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最佳浓度;③ c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④ d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A.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②1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有血糖、生长激素、抗体等B.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C.糖尿病患者尿多,是因为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正常人多D.血浆中的每一对缓冲物质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1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低浓度的2,4-D一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C.水果、蔬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D.若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12.现有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
这一新药可能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疾病。
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催产素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含有9个肽键B.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适量催产素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C.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D.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13.右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B.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觉14.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
预防狂犬病的措施之一是注射狂犬疫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狂犬病毒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等细胞的基本结构B.在生产狂犬病毒疫苗时,可用灭菌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病毒C.效应T细胞能直接作用于狂犬病毒,导致狂犬病毒裂解死亡D.注射狂犬疫苗的目的是提高其相应的特异性免疫能力15.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阉割的动物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C.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D.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16.在农业生产上,通过移植能促进植物侧根的生长,这是因为移植过程中能()A.促进侧根生长素的产生 B.抑制侧根生长素的产生C.破坏根的顶端优势D.生长素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17.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D.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18.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 )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19.右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④⑤C.③④之间可进行双向的物质交换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⑤处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①处20.下图是对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调查后的结果。
甲~戊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戊是分解者)。
GP表示总同化量,NP表示净积累量,R表示呼吸消耗量。
箭头代表能量流动方向。
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数值单位:105焦/m2/年)()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甲→戊→乙→丙→丁B.能量从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6%C.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中约有7.3×107(焦/m2/年)未被消费者同化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GP之和21.在野生植物中提取的青蒿素是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这一功能体现了野生生物的( )A. 直接使用价值B. 间接使用价值C. 潜在使用价值D. A与B的总和2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记录数据。
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
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同学实验操作中有3处错误B.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消毒处理C.用计数板计数时若视野中酵母菌过多,应先进行稀释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23.右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C.甲、乙、丙共同组成生物群落D.生物X可能不具有细胞核,生物Y不可能含有线粒体24.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属于物理信息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D.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使用价值25.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几乎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
下图中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在下列4幅营养关系图中,与题干所示的种间数量关系最符合的是26.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27.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对生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A.蝙蝠的“回声定位”这一物理信息使得蝙蝠能够捕食猎物,躲避敌害B.菊花接受的日照长短这一化学信息使得菊花能够适时开放C.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植物间也存在信息的传递28.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其中甲是自养型生物。
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a、b、c、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能量肯定大于a所含的能量B.若b>0.2a,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会受影响C.甲单一个体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在四种生物中最多D.这四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构成一个自然生态群落29.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有关的选项正确的是( )A.从生态学观点看,图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B.图中仅有5条食物链C.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是流入蛇的能量的1000倍30.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素循环如右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夏季,a>b+c+e B.秋季,e+f<gC.春季,g=b+e+f D.冬季,d>c+f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31.(10分,每空2分)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分析:(1)图中CO2浓度最高为____________。
(2)⑥与④相比,⑥中含有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较少。
(3)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标号[④]内存在着_____________物质。
(4)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______。
(5)在营养不良或①内出现阻塞时,则⑥中液体的量将如何变化:。
32.(10分,每空2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其中A、B、C、D构成群落,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生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