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犬瘟热病的诊断及治疗

犬瘟热病的诊断及治疗

目录1 前言 (2)1.1 犬瘟热病的病源概述 (2)1.2 犬瘟热病毒的特点 (2)1.3 犬瘟热病的发病特点 (3)1.4 犬瘟热病的传播途径 (3)1.5 犬瘟热病的研究意义 (4)2 诊断 (4)2.1 犬瘟热病分类 (4)2.1.1 早初期症状 (5)2.1.2 呼吸道症状 (5)2.1.3 消化系统症状 (5)2.1.4 神经症状 (5)2.1.5 末期症状 (6)2.2犬瘟热病的各种诊断方法 (6)2.2.1 常规诊断 (6)2.2.2 解剖诊断 (7)2.2.3 实验室诊断 (8)2.3 各种诊断方法的适用性 (9)3 犬瘟热病的治疗研究 (9)3.1呼吸道型治疗 (9)3.2肠炎型治疗 (10)3.3神经症状治疗 (11)3.4其他情况 (11)3.5 典型病例分析 (12)4 犬瘟热病的预防措施 (13)4.1及时免疫 (13)4.2 严格隔离 (14)4.3 加强消毒 (15)4.4 病死犬的处理 (15)5 总结 (15)5.1诊断需要注意事项 (15)5.2治疗过程中的关键 (16)5.3 饲养宠物犬的注意事项 (16)结束语 (17)犬瘟热病的诊断及治疗1 前言1.1 犬瘟热病的病源概述犬瘟热,英文简称CD。

是由犬瘟热病毒(简称CDV)造起的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在肉食动物多系统感染的,急性的、高度接触性的、致死性的幼犬受到危害最大的严重犬类疾病。

由于这种疾病在发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足垫角质化的症状,所以又会被称为“硬足垫症”,也就是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常俗称的“狗瘟”。

犬瘟热经推测最早可能在欧洲或美洲出现且传播广泛,18世纪后期人们真正意识到这个病毒并普遍认为该病由细菌性病原造成的。

直到1905年,美国人卡尔(Care)第一次公开发表了对这个病毒的研究结论,因此犬瘟热病也一度被称作“Care氏病”。

犬瘟热病的是致病原因经研究是由犬瘟热病毒造成的,该病毒隶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与其同属的动物类病毒还有小反刍兽疫病毒、麻疹病毒、牛瘟病毒、海豹瘟热病毒、海豚瘟热病毒等。

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该泛嗜性病毒分子是直径为150-250nm的球形,表面有着牵细的规律的纤突,具有囊膜的单链负股、不分节的特征。

该病毒能够感染多种细胞和组织,对机体的免疫反应起到抑制作用,严重者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DV有着易感宿主的细胞受体表达的特性。

1.2 犬瘟热病毒的特点犬瘟热病毒在常温状态下十分不稳定,抵抗力也不强,对干燥、紫外线、有机溶剂及高温高热敏感,易被高温、紫外线、酒精、乙醚、甲醛以及煤酚等杀死。

该病毒在低温冻结时能够存活数周甚至是几个月、几年,室温状态下仅存活数天,50度以上的环境下1个小时即可灭活。

在pH 4.5以下的强酸环境和9.0以上的强碱环境下都会使病毒失去活性。

临床上在杀死病毒时我们一般使用3 %氢氧化钠、0.1 %甲醛、1 %煤酚皂、漂白粉或者紫外线照射,几个小时内就能达到理想效果,但病毒在甲醛灭活之后仍然能够保留其抗原性。

1.3 犬瘟热病的发病特点犬瘟热的发病特点具有明显的年龄和品种差异,但是年龄、性别和品种有差异的犬都有可能会遭遇感染。

纯种犬比土种犬、杂种犬感染性更高。

百分之八十受母体抗原保护的2个月之内的婴幼犬不易受到病毒感染;但是幼犬断奶后,由于母体抗原摄入的减少,故而3个月至1周岁的幼犬最易受到感染;2周岁以上的成年犬由于通过免疫注射基本能够获得抗体,经过多次完整免疫接种之后具有很强的免疫保护力,因此发病率发病率极低。

老年犬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下降,故而也易感染。

近年来,因为犬类养殖业的规模扩大造成各类犬类经常交流以及接触,再加上病毒的变异,犬瘟热一年四季都有发病的病例存在,发病的规律不再像以前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冬春季节温度寒冷时期仍旧是集中多发时期。

1.4 犬瘟热病的传播途径病犬和患病康复后的携毒犬是犬瘟热的主要传染来源,再者就是其他犬科动物或者鼬科动物感染犬瘟热病毒后也会成为传染源。

该病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经化验得知患病后病犬的鼻涕、口水、眼泪、呼吸道飞沫、各组织器官以及血液中都可以检测到大量病毒,病犬可能通过眼结膜、口腔、鼻腔黏膜、阴道以及直肠黏膜等组织器官没有患病的犬类传染病毒。

能通过尿液长期排毒。

虽然很多病犬经治疗恢复健康后,获得终身免疫,但是长时间内还有可能通过尿液向外排毒,从而成为人们没有意识到的向外传播病原的携毒犬。

1.5 犬瘟热病的研究意义经过上述描述我们知道犬瘟热疾病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

大多数犬类在感染犬瘟热病毒后,会有3到6天的潜伏时间,记录的潜伏期最长有可能达到30天。

犬类感染犬瘟热病毒后,会出现典型的“双相热”特征。

体温会迅速上升到39至41℃,高烧1到2天后,温度下降至常温或者39℃维持2到3天,其后体温再次上升到39.5甚至是40 ℃。

感染初期的症状类似感冒,随后会出现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肠胃炎等特征最后会出现痉挛、抽搐等神经症状。

一些病例的鼻部和角垫会有高度角质化的现象。

通过从临床症状和病理学两方面全面研究犬瘟热,可以对辨别和预防犬瘟热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2 诊断2.1 犬瘟热病分类由于被犬瘟热感染的时间长短、病毒类型、被感染犬的免疫力、体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也会有所差别,表现多种多样。

根据临床症状又可将犬瘟热病分为以下几个典型类型:2.1.1 早初期症状很多人误认为是感冒,结膜组织出现红肿,眼睛分泌水样物质,频繁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病犬食欲减退,慵懒嗜睡,精神状态不佳,呼吸粗喘费力,体温上升到40℃以上,再回复常温1到2天,其后再度升高到40℃左右并持续数天,在此期间病犬的组织器官开始出现不同程度而病坏,但是致死率不高。

2.1.2 呼吸道症状病情出现恶化往往伴随着第二次体温的升高,继而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慢慢会出现症状,但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症状还是呼吸系统的症状,最明显的特征是鼻涕增多,在打喷嚏和咳嗽时粘稠状带脓的鼻液会黏糊在鼻孔周围。

这个时期病犬的呼吸快速,随着症状逐渐恶化,其呼吸弱化,开始由张口呼吸变为无力地腹式呼吸。

2.1.3 消化系统症状随着体温继续变高,病犬的症状主要以肠胃炎为主,进食困难并呕吐,初期便秘,不久便拉稀,粪便是暗黑色或草绿色的稀便,气味恶臭伴有黏液、血液或气泡。

病情加重后只能大量饮水而完全不能进食,呕吐加重。

检查口腔内布,发现舌苔变白,口腔壁并多处溃疡。

2.1.4 神经症状在感染犬瘟热病毒并出现病发症状之后的十天左右,开始出现神经症状,神经症状在临床上常常伴随着脚垫、鼻部的角质化。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受到犬瘟热病毒侵害,所以症状也不尽相同。

病毒导致病犬的脑部受到伤害,表现为癫痫、转圈、站立姿式异常、步态慌乱、共济失调、咀嚼肌及四肢一阵阵抽搐等其它神经症状,很多病犬在发病15天后会出现结膜炎、角膜炎,角膜变白,严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失明。

病犬经历神经性犬瘟后,即使能够治愈,其后遗症也很多,治愈效果也很难达到理想状态。

2.1.5 末期症状此时病犬表现为化脓性脑炎,精神极度萎靡不由自主流口水,无意识咀嚼,并且口吐白沫,紧咬牙关,浑身抽搐。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更加严重,病犬所表现出来的癜痫,兴奋,萎顿,好动,转圈,步态及站立姿式异常严重,开始出现全身强直性或震发性痉挛,将手放在犬耳根处可感觉到其全身在战栗,部分肌肉麻痹等。

以上为判别犬瘟热病的临床病历辩别方法,但是一般养犬家庭很难如此专业判断,而且一些其他犬类传染疾病如犬传染性肝炎及犬细小病毒病等也容易给人造成误判,我们也可以根据以下四个症状临床判定犬瘟热:(1)体温升高;(3)似感冒状况;(2)结膜发炎;(4)脚底和鼻头发生角质化。

我们也可以根据最后一点来判断发病的时间,一般病程两到三天脚趾如细纱;一般病程四到五天角质如粗沙;一般病程七到八天角质樱花如干板裂;病程十天以上角质十分干硬。

上述四个症状中出现任意两个症状都可判定其为犬瘟热。

2.2犬瘟热病的各种诊断方法2.2.1 常规诊断(1)诊断方法通过向宠物主人询问病犬的饲养管理状况以及最近的食欲、粪便、尿液、体重等变化情况来掌握病情。

其后对病犬进行全身的常规临床检查,观察其眼结膜是否发炎、眼睛有无分泌物、鼻头是否角质、鼻液是否粘稠、是否出现咳嗽、腹部有无水疱疹、是否出现癫痫等神经症状。

用听诊器检测肺部,测量体温,计数呼吸数以及心率数等。

(2)诊断结果全面对病犬进行临床检查可以发现,病犬体温很高,最高可以达到41 ℃。

病犬眼部角膜发炎并且发红,分泌水样或粘脓性泪水;鼻头角质硬化干裂,不停打喷嚏,流出的鼻涕浑浊且伴有异味,呼吸困难且持续干咳;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极度嗜睡,消瘦虚弱;细听呼吸粗重,时常呕吐,少食多饮,排便稀拉恶臭;一些病犬在腹下及股沟内侧出现米粒状豆样疹。

2.2.2 解剖诊断(1)诊断方法解剖病犬,观察肝脏、脾脏、肺部、肾脏、大脑、淋巴结和消化道等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并进行组织切片分析,作出结论。

(2)诊断结果解剖病犬,可以观察到其肺脏、膀胱粘膜、心外膜、脑膜血管等显著充血;脑室扩张,脑水肿,脑脊液增多;胸腺萎缩呈胶冻状;胃粘膜卡他性炎症,胃部出血并且带有出现不规则的糜烂和溃疡;小肠及大肠粘膜、肝脏、肾脏等器官出血,胆囊、脾脏肿大;各种粘膜表面有粘液脓性分泌物。

2.2.3 实验室诊断2.2.3.1 血常规检查(1)诊断方法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进行分析。

操作步骤:取1个头皮针、1个5 毫升一次性注射器、1个抗凝管,若干酒精棉球。

在病犬的前肢静脉抽取1到3 ml血液。

迅速对血液样品开展血液分析。

打印血常规检测报告,对比正常值后,给出结论。

(2)诊断结果通过对病犬的化验结果分析,可已发现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变多,淋巴细胞同样增加,嗜中性粒细胞相对增多或减少,轻度核左移以及单核细胞增多。

2.2.3.2 CDV试纸法(1)诊断方法取病犬的眼部、口部、鼻部等器官的分泌液在内置CDV抗原快速检测试纸的试剂盒内快速定性检测的一种定性方法。

操作步骤:用棉棒蘸取病犬眼泪、口水或鼻涕。

用稀释液稀释棉棒上的分泌物。

从试纸盒中抽取试纸并平放于台面上。

用滴管吸取样品液,缓慢并且精确地向样品孔中滴入4至5滴。

等待5分钟后,在视窗内观察测试线“T”与控制线“C”的变化。

如只有“C”线则为阴性;没有“C”为无效,需重新测试;如果同时出现“T”线与“C”线则为阳性;阳性强弱可以根据“T”线深浅判断,但是如果30 分钟后,“T”线变微弱则为阴性。

(2)诊断结果使用CDV试纸进行检测的原因是,在CDV检测试纸内部的“T”线处有特异性的CDV抗体,当病犬携带的CDV抗原与该特异成分发生反应,显示为阳性,从而可以检测到CDV的存在,即可证明病犬携带CD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