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两首《草》教案

古诗两首《草》教案

(3)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请两三位同学说,通过比较确认谁说得好。(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
3.理解第三行诗句。
(1)“野火烧不尽”的尽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查字典,选择“完”的解释。
(2)“尽”是完的意思。冬天的草都干枯了,大火一烧,用不了多长时间肯定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为什么说烧不尽呢?
重点
认识生字,规范书写。
教(学)具、资料
课件
难点
体会古诗的意境和的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首诗比较熟悉,但是诗句的意思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内容
主导调控
主体活动
时间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春天的眉毛是谁吗?(小草)
2.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你眼中的小草什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小草的古诗《草》,看看诗人眼中的小草又有什么不同呢?
(2)用赞美小草的语气背这首诗。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提醒大家什么?
2.学生提出难写的生字,教师范写。
3.展示讲评。
六、布置作业:1.把古诗背给家长听。2.再背一首白居易写的古诗。
联系实际
理解词意
指导朗读
看书上插图,同桌讨论。
得出:因为地下的草根没烧着。
学生观察
教师巡视,及时肯定或纠正学生的书写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自由地大声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生划出生字,师出示字卡。“同学们看看这些字词读准了没有?”
3.指名读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联想法:枯、烧、荣。
4.同桌互相读全诗:听一听字音读准了没有?
5.指名读,生评议。及时表扬。
6.读词语巩固读音:两首枯荣烧不尽
三、品读感悟
1.自由读文结合插图想一想,这首诗写了什么事情?
2.指名读古诗,说说写了什么?
3.出示:离离原上草
(1)出示挂图: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草原)
(2)你从哪句诗中知道的?(离离原上草)这里的“原”是平原。
(3)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茂盛”一词。“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盛。
(4)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
课时:一课时
2012年3月13日
课题
2.古诗两首《草》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会写“烧”等6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背古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词语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想象,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0分
7分
板书
设计
2古诗两首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课后
小结
检查意见:
签字:月日
(3)请同学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野火是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的。因为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埋在泥土里;是烧不到的。)
4.理解第四行诗句。
(1)生是什么意思?(生长)
(2)试说这一句的意思。(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四、返顾整体
(1)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凶猛的野火把小草烧得干干净净,可到了春天,小草又铺满草原。你觉得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小结:像这样我们把诗句中不明白的字、词读懂了,就会知道诗句的意思了。
学生背诵
激励导入
开火车读
指名读
学生读古诗
根据学生质疑适当指导
3分
5分
15分
古诗两首《草》
教学内容
主导调控
主体活动
时间
2.理解第二行诗句
(1)“一岁一枯荣”,谁能用“岁”说一句话。
“七岁”,也就是从出生到现在已七年了。一岁就是一年。
(2)一年当中,草有哪些变化呢?引导学生说出:春天小草发芽了。夏天,小草很茂盛。秋天小草变黄了。冬天小草干枯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