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灵敏度要求。

2.参照标准
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II A无菌检查法和XI G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3.验证项目
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5.前提条件确认
5.1所有本次验证实施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都已经过计量并且在计量有效期内。

5.2所有参与本次验证的公司人员均进行相关培训
6.接受标准
6.1.液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査:被检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被检培养基管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6.2.液体培养基指示能力桧查: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被检培养基管试验菌生长情况、指示剂反应等应与对照培养基一致。

6.3.固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査:被检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大小、形态特征应一致。

6.4. 固体培养基指示能力检査:被检培养基上试验菌生长的菌落大小、形态特征、指示剂反应情况等应与对照培养基一致。

6.5.培养基抑制能力检査:试验菌应不得生长。

6.6.无菌性检查:应不得有菌生长。

6.7.适用性检查: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70%,且生长的菌落大小、形态特征应一致。

7.1. 试验用仪器和物料
所用培养皿、移液管、工器具均应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灭菌;生物安全柜、灭菌器、霉菌培养箱、生化培养箱、水浴锅、电热鼓风干燥箱等。

7.3.验证用菌株
7.4.测试菌悬液菌液制备
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小时。

分别取上述新鲜培养物
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50~100cful的菌悬液。

●接种生孢梭菌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

上述新
鲜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10~100cfu的菌悬液。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于23~28℃培养24~48小
时。

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50~100cfu的菌悬
液。

●接种黑曲霉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于23~28℃培养5~
7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脂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
孢子洗脱。

然后,用适宜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脂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50~100cfu的菌悬液。

●备注:控制菌项检查用工作菌液浓度为10~100cfu/m l,无菌项检查用工作菌液
浓度小于100cfu/ml。

7.5.检查
●液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查: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于被检培养基和
对照培养基中,在相应规定的培养温度及最短培养时间下培养。

●液体培养基指示能力检查: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于被检培养基和对
照培养基中,在相应规定的培养温度和最短时间下培养。

●固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查:取0.1ml(含菌数50~100cfu/ml)的试验菌分别
涂布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平板上,在相应规定的培养温度及最短时间下
培养。

●固体培养基指示能力检查:取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分别涂布于被检培养基和
对照培养基平板上,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时间下培养。

●培养基抑制能力检查: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于被检培养基中,在相应控
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最长时间下培养。

●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瓶)/倾注相应数量的平皿,按规
定条件培养。

●适用性检查:取50~100cfu/ml的试验菌1ml,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
被检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混匀,凝固,按规定条件培养,
计数。

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

空白对照:被检培养基同时做空白对照,按上述规定条件培养。

7.6.各培养基检查信息
8.结果
结果见附表一培养基适用性验证结果、附表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通用。

9.结论:
10.周期:干粉或无菌培养基批号改变时重新验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