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式作文写作指导型..
关 系 型 作 文 写 作 指 导
关系型作文写作指导 一、认识关系型作文 (一)关系式作文话题、命题或材料作文论题的表 现形式。 所谓关系型作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 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 必须兼顾文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 常见的关系有并而这些关系中,都包含辩证的、矛盾的关系。
【写作指导】 材料共有五句话,这五句话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告诉我们家教很重 要,分别用了肯定(2、4、5)和否定两种表述(1);另一类只有 第3句,说明家教不能决定成才。这就暗示我们,家教与成才并不 是必然条件的关系。题引材料进一步明确了文章应当选择的方向, 注意“但”字一转,并且问“怎么看待此等现象呢?”这句的意图。 有时成才固然离不开良好的家教,但家教不是成才的决定因素,关 键的因素还是自己的努力。这道作文题需要考生辩证地分析两个概 念间的关系,并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观点。考生可以选择正向立意: 成才与家教有一定的关系;家教是成才的一个有利条件;成才是花, 家教是养料;家教是成才的摇篮等等。也可选反向立意:成才不一 定靠家教;家教不能决定是否成才;要家教垫底,更要自我奋斗; 有了土壤,还要有种子等等。 为了便于辩证说理,考生可以选择写议论文或情理交融的散文。选 择记叙文、说明文、小说、戏剧、寓言、书信等文体时,一定要注 意点题,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4、要平衡A与B
【典型例题】2006年高考重庆卷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内涵十分丰富, 可以引起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种种感受、联 想和思考。请以“走与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快与慢 【话题分析】 当走则走,当停则停。它直接导向了你我的人生,走是 奋斗不止的过程,而停是一种历经大风大浪后的心境。 走是停的前提,而停是走累了后时的慰藉。正确的走与 停,会让你用理性的画笔为自己挥洒出浓重而精彩的一 笔!
下列题目中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 1、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并列关系 ——对立关系
2、语言与沟通
3、光明与阴影
——条件关系
4、态度与高度
5、目标与现实
——因果关系
——并列关系
——对立关系 6、睁眼与闭眼 7、个性的张扬与社会的需要 ——从属关系 8、高处与低处 对立关系 9、最前与最后 10、成才与家教 ——条件关系 11、 一步与一生 ——从属关系
关系型作文的立意,不要仅仅停留在揭 示二者的关系上,还要问:既然它们之间有 这样的关系,我们应该怎么办?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旧《三字经》) 2.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 有东西比它更优美,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 坚强、正直。(德莱赛《嘉丽妹妹》第82页) 3.慈母有败子。(《盐铁论?周秦》) 4.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康有为《大同书》) 5.孩子需要榜样甚至批评。(法?杰贝尔) 有人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父母亲的爱 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家庭是孩子学习举止礼貌的最好场所,但可惜 的是,很多浪子不是没有家庭、严父、慈母,更不是有与生俱来的 坏品质,而的确又是浪荡于社会。怎么看待此等现象呢?请以“成 才与家教”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
5、A与B可以相互转化
【典型例题】2005年高考全国卷一 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话题分析】 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惊喜来自于有备而来的心,人 的潜力是巨大的,只看你是否善于发掘,意料之外而又在 情理之中的惊喜来自于有备而来的心,时刻为成功准备着, 天道酬勤,持之以恒,胜利的曙光就会灿然向你招手。一 个人可以经过努力或后天弥补把缺点克服,甚至转化为优 点。有些事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还没有做就轻言放 弃了,除了后悔之外,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和伤痛。
3、 A比B重要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大学校长说过:“今后的学生是走入森林的猎人。 我们应该教会他们使用猎枪,而不能只让他们带着干粮。” 请以“干粮和猎枪”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话题分析】 哲人说“要授人以渔勿授人以鱼”,因为给你鱼再多也 有吃完的时候,而教会了你打鱼的方法,你可以有吃不 完的鱼。学习也一样,高明的老师教学生学习方法,普 通的教师只传授知识。不管写什么问题,都要表现学习 方法或能力的重要性。
(二)要辨明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间的关系。 把关系型话题中的两方,一个称作A,一个称作B。 【典型例题】 1、2007年高考四川卷作文 以“一步与一生”为题,写一篇文章。 2、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广东高考) 3、语言与沟通
1、 A影响、制约B
【话题分析】 从词的构成来看,“一步与一生”属于联合词组,表面上看“一步”与“一生”的位置 可以互相置换,实则并非如此。从审题层面来看,这个表面并列的词组之间还暗含了一 个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一步”是条件,而“一生”是结果。选择怎样迈出人生的第 “一步”,就直接决定了你将收获不同的“一生”。在立意上可以顺向立意。其一、迈 出正确的人生起步,收获人生的黄金。其二、迈出错误的人生起步,饱尝人生的酸楚。 当然,亦可反向立意,其一、迈出了人生正确的一步,并不一定能创造人生的辉煌。其 二、人生第一步迈错了,并不注定人生一辈子的天空都阴霾,人生充满变数,还可以在 后天弥补。
2、A、B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典型例题】逆境与顺境
【话题分析】人生在世,总是与坎坷相伴而行,在前行路 上没有沟壑时,暂且偷乐,继而乐极生悲,一个筋斗让你 四脚朝天也在所难免。在跌倒与稳行中,哪一种更能使人 促进呢?这个回答是不能绝对化的,这要看处在这两种情 境中人的行为如何。船进退全是由他们自己掌舵的。 顺境,逆境,哪种境能出人才?二者皆可。不过,顺境比 逆境多一点优势就是占有“资本”,而逆境比顺境多一点 的优势是拥有“动力”。因而逆境是完全不影响成才的, 但要看人的行为如何。处在顺境中享受,处在逆境中消沉, 同样会夭折成才的信心。因此可见,不论我们处于何种境, 都必须正视现实,自己的人生轨迹图由自己作,只有如此, 方能成功。
6、即使A也应(或“不应”)B 系)
(取舍关
【典型例题】2004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吉林、四川、黑 龙江、云南、贵州等地区)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A:快乐的人 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 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B:是呀,有的人能把 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 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 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 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