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与我们的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话题。
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以为老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对,是微信。
咱们班有微信的同学多不多,请举手看一看。
呀,这么多同学有微信呀!(百分百)那你们是从怎么知道微信的,从哪里了解到的?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微信的?
介绍自己的真实姓名及微信网名。
你的名字叫什么?你的微信网名叫什么?这么多同学都开始使用微信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微信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微信了。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微信与我们的生活。
板书课题:微信与我们的生活
师:为了更好的开展本次活动,我们特邀请科技通小博士做我们的嘉宾,掌声欢迎他。
课件出示科技通博士。
(嗨,大家好,我是科技通小博士,我会为你们的活动保驾护航,有问题与我联系。
祝你们的活动圆满成功。
)
师:有信心吗?
生:有。
师:信心满满的。
二、提出问题、汇总归类。
1.师:同学们,你平时上微信都做些什么?其他同学呢?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就是微信的功能。
课件出示:(师随课件读微信的各种功能:)
师:(一)基本功能,聊天、语音、视频等
(二)支付功能,红包、转账、微信购物等
(三)城市服务,生活缴费、滴滴出行等
(四)其他功能:朋友圈,漂流瓶、公众号、游戏等
师:微信有这么多功能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微信有哪些问题呢?请看视频。
2.播放视频:莫让微信成为危信
师:看完了视频,你有什么想法?生发言。
3.师:了解了微信的功能和不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生发言。
师:你为什么想探讨这个问题,这是你感兴趣的话题是吗?板书:感兴趣。
其他同学呢?
4.师:有的同学已经有了好的问题,会提问了,可是,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还没有想出好的问题。
其实怎么提问也有诀窍,我们来请教一下科技通小博士吧。
课件播放。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就像这曼陀罗花那样,向
四周绽放它美丽的花瓣。
例如,围绕“风的秘密”这个主题,可以提
出这些问题:风是怎么产生的?风为什么会使人凉爽?风有哪些种类?风有什么作用?如何测量风的大小?等等。
科学家把这样的思维方式
称为曼陀罗思考法。
)
师:听了科技通小博士的建议有启发吗?能用这种方法围绕“微信与我们的生活”提出问题了吗?
5.师:小组内先讨论一下。
生组内交流
师:好多同学都有自己的问题了,现在每个同学把你的问题写在问题采集单上,尽量把字写得规范、工整些,过会我们把它贴到黑板上让后面的老师都能看清。
学生写问题。
三、探索交流、筛选问题。
1.师:请这一组的同学把问题贴到黑板上,要先读问题再贴到黑板上。
生上黑板贴问题。
师根据情况,随机挑出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修改为有价值的问题。
或者删除掉。
并随机板书:有价值可操作师:看不知不觉,我们在讨论中,选题原则就确定了,
并且根据选题原则我们把相似的问题进行了合并,对于一些表述不准确的进行了转化,对于没有研究价值、不易操作的做了删除。
2.师:下面各小组长带领大家,根据刚才总结出来的方法,按顺序在小组内读一读提出的问题,发挥小组集体的智慧,每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推荐出1个最最感兴趣、有价值、可操作的问题,一会展示到黑板上来。
3.生分组上黑板贴问题,师带领学生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并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看看所提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问题表述上是否合适。
并仔细推敲一下,看看这些问题, 哪些是同一类的。
我们可以把它们进行归类,汇总成一个大问题进行研究。
学生进行分类,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板书:产生、功能、对生活的影响......)
四、将问题转化成课题。
1.老师觉得你们真是一群会思考、有见解的孩子,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可操作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个小课题,进行深入地研究。
但作为研究的课题,必须有比较规范的课题名称,你们会吗?没关系,我们来请教科技通小博士。
课件展示:(配音播放课题名称应该是准确、规范的短语。
一般形式有:对于...的探究对于...的调查,如:风有什么作用?转变成课题是:对于风的作用的探究;关于风的作用的调查)课题名称应该是准确、规范的短语。
一般形式有:
关于......的探究
关于......的调查和研究
如:风有什么作用?→关于风的作用的研究
关于风的作用的调查和研究
2.师:听了小博士的建议,下面请组长牵头带领组员,为你们组的课题起一个规范的课题名称。
学生组内交流。
3.写好的小组,请组长介绍一下你们的课题,并把它展
示到黑板上。
(全班交流评价)
4.师:同学们你们真不简单,短短的时间,围绕着这个选题原则,每个小组都确立了自己的课题,而且每个课题都有了具体的研究内容。
你们高兴吗?(师边总结边贴出:选题原则课题研究内容)
5.下面我们将把我们今天的这些内容填写到这张选题规划表上,看一看会填吗?组长来领一下,先在组内讨论讨论再填写。
学生填写选题规划表。
选题规划表
师:没填好的小组课后继续完善选题规划表,为下节课的方案制定做好准备。
小结:
同学们我们有了好的选题,加上我们今后的实践研究,老师相信你们定能取得累累硕果。
会使我们的微信生活更美好!
六、拓展延伸
师:最后老师把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齐读)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课件展示。
师生气度红体字。
)是的,同学们很多科学家的成才就是从发现问题、提问题开始的,老师希望你们从小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短短的45分钟就要结束了,你们不仅学会了提问题,还会分析,筛选问题,整理出这么多小主题。
小小的微信引发出这么多思考,都是与我们的尝试和思考分不开的。
同学们,老师今天要给你们一个大大的赞,因为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善于思考的头脑和一颗勤于实践的心。
《微信与我们的生活》学情分析本次讲课用的是七年级的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小组合
作较好。
微信就在我们身边,学生们不是陌生而是很熟悉。
在开场的时候让学生谈微信功能的时候,已经开始调动学生积极性了。
课堂中的环节相扣,每个学生及小组的配合情况也很好,更重要的是课堂中学生们都肯动脑筋,提出了很多对他们来说感兴趣、有价值及可操作的问题。
《微信与我们的生活》效果分析本节课的学生为七年级学生,由于综合实践课程的特殊性,本节实际上给不同年龄段的初中生都讲授过。
其效果呈现的可以说是丰富多彩。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微信开始导入,让学生自己的想法去提出问题,最后转化为课题形式进行研究。
课堂上,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创新思维、团结合作。
《微信与我们的生活》教材分析
《微信与我们的生活》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课。
本节课通过大家熟悉的微信来导入,让同学们归纳总结说出微信的功能等,但是微信不是是十全十美的,了解了微信的利与弊让学生来归纳提出问题。
这里提出的问题是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
然后小组合作,每个小组归纳总结一个问题,问题的提出要有感兴趣、有价值、可操作等要求。
小组将组内提出的问题进行展示,老带领学生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并进行分类。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可操作的问题,做进一步指导,将这些问题,转化为一个个小课题,进行深入地研究。
小组内完成后,组长介绍本组课题,并把它
展示到黑板上。
全班交流评价。
最后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填写《选题规划表》,进一步对本小组课题进行研究。
《微信与我们的生活》评测练习
课题规划表
《微信与我们的生活》课后反思课程设计相对较好,能较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本节课能充分调动学生及小组合作的积极性。
因为问题的提出具有随机性,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基本都在教师的可控范围之内,在教师指导及指引下,将提出的问题进一步转化为要进行研究的课题。
作为教师,本节课随机提问了很多学生,没有过多的对学生进行点评、表扬或鼓励。
《微信与我们的生活》课标分析
围绕微信与生活和学习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学会思考,敢于提问。
通过实践活动,在生活的情境中学会提问题,提出规范的、有研究价值的、可操作的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
让学生在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中,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小课题研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