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LIBOR利率操纵案

案例:LIBOR利率操纵案

LIBOR利率操纵案
2010年,瑞士银行曾被指控在2006—2008年操纵LIBOR,其当时收到了来自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CFTC和美国司法部的传票。

自2007年年末到2008年9月,随着美国房屋价格的下跌,次贷危机逐渐显现并爆发,各大银行资金已经开始趋向紧张,银行间拆借也愈加困难。

美联储在2007年9月18日将联储目标利率从5.25%下调至4.75%,并于随后连续降息。

在此期间LIBOR 若是完全反映银行间拆借利率,那么由于市场资金紧张的缘故,必然应该高于联邦基金利率,但实际情况是,3月美元LIBOR与联邦基金利率出现了相同甚至有时偏低的走势。

在美联储连续调降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作为最重要基准利率的3月美元LIBOR,从2007年9月从5%之上一路下跌至不足3%,这期间,LIBOR市场利率并没有因为市场资金紧张而高于联邦基金利率。

2012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指控英国第二大银行巴克莱银行在2005—2009年多次操纵LIBOR和EURIBOR,在2007年8月至2009年年初的金融危机期间,为保护声誉不受市场和媒体对公司财务状况的负面理解冲击,在高层的授意下定期人为拉低LIBOR报价。

巴克莱银行在2012年6月27日宣布,就涉嫌操纵LIBOR一事与美国和英国的监管者达成协议,巴克莱同意支付总额为2.9亿英镑(4.5亿美元)的罚金,以平息调查。

协议的相关方分别是巴克莱银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美国司法部(DOJ)和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CFTC向巴克莱银行要求2亿美元罚金,DOJ要求1.6亿美元,FSA要求5950万英镑,其中,FSA要求的罚金创出该机构的历史最高记录。

案例问题:瑞士银行、巴克莱银行均在LIBOR利率操纵案中均因操纵指控支付了大量的罚金。

可见对LIBOR利率的操纵是非法的,不正确的。

那么,什么是LIBOR利率?LIBOR利率为何如此重要?美国的监管机构为何介入了LIBOR 利率操纵案的调查?操纵LIBOR利率对整个金融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案例分析:
LIBOR全称LondonInterbankOfferedRate,它是伦敦银行间相互拆借英镑、欧洲美元及其他欧洲货币资金时的利率指标,反映的是伦敦银行间短期无担保借款的成本。

一般而言,有资力对外报价的银行仅限于那些本身具有一定的资
金吞吐能力,又能代客户吸存及贷放资金的大清算银行、大商业银行、海外银行及一些外国银行。

作为伦敦同业拆借市场上借贷活动的基础利率,LIBOR初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随着伦敦金融领域里银行同业之间的相互拆放短期资金活动增多,伦敦同业英镑拆放市场开始取代贴现市场成为伦敦银行界融资的主要场所,LIBOR 成为伦敦金融市场借贷活动中计算利息的主要依据。

此后,随着欧洲美元市场和其他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国际银团辛迪加贷款及各种票据市场的发展,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在国际信贷业务中广泛使用,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关键利率。

LIBOR目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银行拆放利率,而是全球贷款方及债券发行人的普遍参考利率,是目前国际间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市场利率基准。

除此之外,LIBOR对央行的政策也有明显影响。

许多央行的政策目标是盯住LIBOR,如果LIBOR被某家银行人为操纵,对全球金融市场会产生糟糕的影响。

一般而言,低LIBOR水平意味着市场流动性需求疲弱,央行解读了该信息则可能收紧流动性。

如果LIBOR是被人为控制在低水平,而央行收紧了流动性,则市场的实际流动性需求就超过了央行的估计,推高了真实的LIBOR利率。

如此一来,央行的政策行为容易与实际情况脱钩。

LIBOR的影响范围大至全球金融市场,可谓是银行间同业拆借率的典范和“老大”。

美国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是因为LIBOR影响了大量互换和期货合约、大宗商品、个人消费贷款、房屋抵押贷款以及其他交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