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教案资料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成人静息状态下 收缩压(SBP)≥140mmHg(18.7Kpa) 和(或) 舒张压(DBP)≥90mmHg (12.Kpa)
类别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收缩(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
<120
正常高值
120~139
高 血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140 140~159
机制:血浆蛋白渗入到内皮下。平滑肌细胞因缺氧 而变性、坏死,使血管壁逐渐由血浆蛋白、细胞外 基质和坏死的平滑肌细胞产生的修复性胶原纤维及 蛋白多糖所代替,形成红染无结构均质的玻璃样物 质,致细动脉壁增厚,管腔缩小甚至闭塞。
脾中央动脉玻璃样变性 HE染色 ×400
见 小 动 脉 洋 葱 皮 样 改 变
及 细 动 脉 玻 变 管 腔 变 窄
2. 小动脉增生性硬化
主要累及肾叶间动脉、脑内小动脉等 病变表现为内膜和中膜胶原纤维、弹性纤 维、SMC大量增生,管壁增厚、变硬、管腔 狭窄。
此期小动脉硬化 血压持续性升高 心、脑、肾等轻度器质性病变
(1)心:左心室代偿性肥大
(2)肾:轻度蛋白尿
(3)脑: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 力减退。
3.阻力血管重构
4.其它;
多基因遗传缺陷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收缩增强 血压
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抑制Na+- K+泵-ATP敏活性的激素样物质
Na+、Ca2+
SMC收缩力 血管反应性加强 血压
二、缓进型高血压的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病变可分为三期: 1、功能紊乱期 2、动脉病变期 3、脏器病变期
(一)功能紊乱期
一、缓进型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发病因素: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血管紧张素基因)。
2.环境因素 政治、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等。 3.精神心理因素 不良心理状态,情绪反应,长期
精神紧张等。 4.内分泌因素 肾素分泌增加 5. 其他因素 高钠饮食、高钙饮食、吸烟、肥胖等。
高血压
血压的概念
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 壁的侧压力,即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 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 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
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当血管 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 高。
动脉血压的概念
收缩压 — 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到最高值 舒张压 — 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最低值 脉搏压(脉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平均动脉压 — 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原发性高血压:指病因不明,以体循环动脉血压 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全身细小动脉硬化 为病变基础的全身性疾病。常累及心、脑、肾等 重要脏器。是常见的心身疾病之一。
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我国高血压流行存在"三高"和"三低"现象,即 "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知晓率、 低治疗率、低控制率".
压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分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级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注: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
缓进型高血压 95%
(良性高血压)
急进型高血压 5%
(二)发病机制:
1.社会心理应激→血管舒缩调节失控→使血管收 缩作用占优势 → 外周阻力↑→血压↑。
2.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
中枢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钠水潴留)
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激活。 中枢神经系统 --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
(恶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症状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病。
在血压升高的病人中,约5%为继发性高血压, 即指由某些明确而独立的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 (即症状性高血压)
动脉压的持续升高
心、脑、肾、血管的损害 并可伴发全身代谢性改变
危害性
原发性高血压
心脏发生上述病变,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临床患者 血压升高明显。
高 血 压 所 致 的 心 脏 代 偿 性 肥 大
正常心脏
高血压心脏
(三)内脏病变期:
此期是高血压病晚期 包括:心脏病变、脑病变、肾的病变、视网膜
病变等。
血压持续升高,引起内脏器官发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性 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1 心脏:
早期,左心室血压升高,心脏代偿性肥大, 肉眼:心脏重量增加可达400克以上,左心室壁厚度达 1.5-2.0cm a. 向心性肥大: 左心室壁增厚,乳头肌和肉柱增粗,心 腔不扩张,相对缩小。光镜下心肌细胞变粗、变长,伴有 较多分支。心肌细胞核肥大,圆形或椭圆形,核深染。 (心脏处于代偿阶段) b. 离心性肥大:晚期当左心室代偿失调,心肌收缩力降 低,逐渐出现心腔扩张。
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
动脉血压正常值
收缩压:100-120mmHg <140mmHg
舒张压: 60-80mmHg <90mmHg 脉压: 30-40mmHg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测量血压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
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容易被人们忽略;久而久之,可致全身重要 脏器功能受损甚至可突然发病死亡。
2
流
↑
行
欧美
病 学
亚非
工业化国家
特 发展中国家 点
美国黑人
美国白人
北方
南方
东部
西部
城市
农村
↓
全国高血压日(NHD)和世界高血压日( WHD)
2005年始每年的5月第二个周末这个日期定为 全球所谓的世界高血压日,自2007年起,规 定每年的5月17日为WHD 。
1998年我国卫生部为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 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 决定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 旨在全国范围掀起防治高血压的宣传高潮。
为高血压的早期阶段。基本病理变化全身细 小动脉间歇性痉挛、血压升高,因动脉无器 质性病变,痉挛缓解后血压可恢复正常。心、 脑、肾等器官也无器质性病变。
临床:血压升高,但常有波动,可偶伴有头 晕、头痛,经过适当休息和治疗,血压可恢 复正常。
(二)动脉病变期
1.细动脉玻璃样变及硬化: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 特征,最易累及肾的入球动脉和视网膜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