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规划与布置总结第一章一. 港口概念:1,按功能——水陆交通的枢纽,水陆联运的咽喉;是水路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和货物,旅客的集散地。
2,按工程内容——是各种工程建筑物(水工,房建,铁路,道路,桥梁和给排水等),设备以及信息基础设施所组成的综合体,而港口水工建筑物是这个综合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 要求:船舶的安全停靠与航行;要满足旅客的上下船和停船;货物的装卸与存放;车辆机械的运行;供水供电等辅助设施。
三. 组成: 1.港口水域2.码头3.陆域设施 。
⎪⎪⎪⎪⎪⎪⎪⎪⎪⎪⎪⎪⎪⎪⎪⎩⎪⎪⎪⎪⎪⎪⎪⎪⎪⎪⎪⎪⎪⎪⎪⎨⎧⎪⎪⎪⎪⎪⎪⎩⎪⎪⎪⎪⎪⎪⎨⎧⎩⎨⎧→⎪⎩⎪⎨⎧→信息与商务系统集输运作业系统存储分运作业系统装卸作业系统陆域高度足够长度足够要求:岸线水域平稳水深足够水域宽广要求:水域航行作业系统四:系统组成:五.分类:1:按功能用途分类:商港,渔港,工业港,军港,旅游港。
2:按地理位置分类:海港,河口港,河港,运河刚。
第二章一 货物分类:件杂货 干散货 液体货二 作业方式:1.操作过程:是根据一定装卸工艺完成一次货物的搬运作业过程。
2.装卸过程:货物从进港到出港所进行的全部作业过程,有一个或多个操作过程所组成。
3.操作量:经过操作过程的货物数量,是反映装卸工作量得主要指标。
4.装卸量:货物从进港到出港,不管经过多少次操作,只算一吨装卸量。
(自然吨)三港口腹地:是指那些有物资(或旅客)经过某港运输的地区。
按运输性质腹地可分类为:直接腹地和中转腹地(间接腹地)四吞吐量:一年间经由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
通过能力:一年间在既定的设备条件下,按合理的操作过程,先进的装卸工艺,和生产组织所允许通过的货物量。
(计量为货物的自然顿)五预测吞吐量方法:1,时间序列法2,概率分析法3,因果分析六船舶尺度: 一:船型尺度(船舶性能计算和研究):1 垂线间长2 型宽3 型深4 型吃水二:实际尺度(结构尺度):1 全长2 全宽3 满载吃水——在中横剖面上,满载吃水线与中龙骨底面的垂直距离七船舶吨位一:容积吨位:1 总吨位(GT)——表明商船尺度大小2 净吨位(NT)——计费标准二:质量吨位:1 排水量——指船舶在某一吃水时包括装载物的总重量2 载重总吨位——1.总载重量=满载排水量—空载排水量2.净载重量八设计船型:是综合某一吨位级船舶资料而确定的组合数据第三章一气象条件对港口的影响:1 港口平面布置2 施工:打桩,疏浚3 营运二海象条件:1 泊位 2 航道3防波堤第四章一码头分类:一按功能:1从货物种类和包装形式:1杂货集装箱2 多用途专用2 从贸易或商务上:1 外贸2 内贸3 从隶属关系上分类:——货主码头公用通用4 从客运——货运或客运二按平面布置形式:1 顺岸式:优点——对沙流流态影响小缺点——占用岸线长2 突堤式:优点——占用岸线短缺点——对流态影响大,占用河道水域多3 控入式:泥沙淤积4 沿防波堤内测布置5 岛式布置及栈道布置——适于深水泊位二 S =Q/Pt=码头年作业量/一个泊位年通过能力泊位通过能力影响因素:1——运营天数2——装卸效率3——日工作时4——泊位利用率三 减少船舶在岗时间:1——统一管理的泊位组2——提高装卸效率3——新增港口能力时机选择4——四 线岸场作用——加速车船周转,提高通过能力五 码头前沿高程:1 有掩护:1——设计高水位+(1.0-1.5)2——校核高水位+(0-1.0)2 开敞:∆+++=h HWL E 0η第五章一 港口水域:航道,转头水域,制动水域,过驳水转水作业和停泊的锚地水域以及港池码头前水域等。
二 外堤:防波堤,防沙堤,导流堤。
三 码头前沿水深:在设计低水位以下的深度——D=T+Z1+Z2+Z3+Z4Z1——龙骨下最小富裕水深Z2——波浪富裕深度Z3——船舶因为配载不均匀而增加的尾吃水Z4——备淤深度乘潮水位——船舶在高于乘潮时段通过(累计频率90%-95%的水位)四 航道轴线原则:1——避免与横水流正交2——避免S 向转弯3——口门处要有一定直线距离4——注意避免与流沙来向正交五 航道宽度:1——航迹带宽度)sin (B L n A +=γ2——船舶错船间距:B3——船舶与航道底部之间的富裕距离C双向航道:W=2A+B+2C 单向:W=A+2C六 乘潮水位:根据没潮次船舶乘潮进出航道所需的持续时间,选取每一个潮峰上与此延时相当的水位进行概率统计,一般取累计频率90%—95%的水位为乘潮水位。
七 锚地:在水域中指定地点专供船舶停泊及供船舶进行水上装卸作业的水域。
八 港内泊位标准:从实质上将是限制船舶运动量。
九 防波堤布置原则:1——布置轴线时,要与码头布置线相配合,码头前沿水域满足允许波高2——所围水域有足够的面积和水深3——所围水域要有发展余地4——水域面积形状要注意大风方向,港内自生波浪对泊稳条件的影响5——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地质条件,将防波堤布置在暗礁,浅滩,沙洲及其他不大的水深中,以减小防波堤投资6——要注意波浪的反射十口门布置:1——尽可能位于防波堤突出海中最远,水深最大的地方2——从口门到泊位,宜有大于4L的直线航行水域和调头圆3——口门方向力求避免大于7级横风和大于0.8kn的横流4——口门轴线适应航行安全5——口门宽度不宜小于实际船长6——口门数量由航行密度,港口性质,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十一轴线布置原则:1——应是扩散式的2——转弯折角宜在120—180之间,折角处尽量圆滑或多折线型连接3——尽量缩短防波堤轴线与当地最大波向正交的长度4——要注意小范围内地质条件的变化,减少地基处理费用第六章一港口铁路的组成:港口车站——承担列车到发,编解,选分车组和向分区车场或装卸线取送车辆等作业分区车场——承担分管范围内车辆分组集结及向前方库场,二线库场,分运中心线码头装卸线——供停车进行装卸作业一般码头前沿不设供车船直取的码头装卸线二港口铁路总布置:——纵列式:1优点——作业互不干扰,能力大2 缺点——需较大的场地——混合式:1优点——无折返行程2缺点——交叉干扰较多——横列式:1优点——有折返行程,交叉干扰较多四渡线——用于两平行线路之间的连接界限——1机动车辆界限:机车车辆横断面的极限2建筑接近界限:垂直于铁路中心线横断面极限,任何地面设施不能侵入此范围股道间距——两相邻线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取决于机动车辆界限,建筑物接近界限以及相邻股道间办理作业的性质第七章一第三代港口特点:1——传统港口业务2——工业服务3——商务信息和分运4——(口岸)高效率的行政服务二港口规划的层次:港口布局规划;港口总体规划;港口港区规划。
三港址选择的基本要求:1 总体发展要求:——地区性(有利于吸引资源)——当地工业区——有利于当前情况要求,长远的发展要求——城区2 航行与停泊要求3 岸线与陆域要求,集疏运要求,施工条件四综合评价加法模型:试图将方案需要比较的各个方面,或各独立的指标,考虑其对方案影响程度大小,然后采用加法模型将其综合成一个可以定量的指标五特尔非法:征询多数专家意见的方法:——提高征询内容,规定评价方法。
——选定专家——收回专家数量,进行定量统一归纳——反馈结果,专家再表述意见六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临时的折现率,他反映项目未被回收资金的收益率,且考察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
0)1()(1=+--=∑t n t tFIRR CO CI七 财务净现值:是指按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将项目计算其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初期的现值得代数和t cn t t c i CO CI i FNPV -=+-=∑)1()()(1八 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0)(1=-∑=t P t t CO CI九 %100⨯=资产合计负债合计资产负债率 十 环境评估与工程可行性研究同步:主要内容——确定评估时间(施工阶段和投产运营)——调查与检测工程场址周围的环境构成要素——通过对工程不同个体污染的分析,摸清影响环境的污染因子的种类,来源和源强,主要污染因子对环境的影响途径,程度和范围——各污染物的最终排放结果,能否满足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九章一 港址选择的基本原则:在首先保证港口所需的水域条件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其他选址条件二 优良港应具备的条件:——具有良好而稳定的水域,能为船舶运转提供良好而又长期稳定的水域条件——地质良好,地形平坦,高程适宜,岸线足够,有一定纵深的陆域——陆域后方与公路铁路的接线方便——与城市规划协调——与其他水上设施有一定的距离,以免相互干扰三 装卸工艺基本形式 :1——斜坡式码头:在码头前方船舶装卸作业与库场水平运输作业之间,需增加一个在固定斜坡道上进行斜面运输的作业环节;适用于大于水位差的河段2——斜面运输环节的坡度可随水位变化进行调整;适于水位差小于10m 而货运量不大的货运或客运3——适宜水位差大于8m 的中下游河段港口专业区划:——降低单位装船成本,加快装船效率——降低污染——保证安全四 客运站五 港口规划目标:——服务最充分——利润最大——服务费最低——经济影响最大六港口布局规划:1内容——1 提出各类港口数量及其发展方向2 提出重点港口的改建,扩建和新建港口位置的地区性安排3 确定投资规模的初步程序和有弹性的时间表2注意——1 系统工程规划2 创造各种运输公式的集疏运系统3 协调好港口城市发展间关系4 实施定位统筹七港口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发展,港依城道,城依港兴——促进运输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八装卸工艺:货物在港口装卸,搬运的方式九经济社会调查:——港口及城市现状——相关设施——水面利用——与港口发展有利害关系的企业码头是码头建筑物内装卸作业地带的总和码头规模:1——泊位停船吨位;2——泊位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