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构造控矿规律

第七章构造控矿规律


对于沉积的或热水沉积矿床,包括 SEDEX型和VMS型矿床, 同生断层或生长断层为成矿期构造,它们既可作为矿液运移 的通道,又可是矿液的排泄口和矿石的堆积地。
同生断裂活动——矿质输运通道
同生断层
东升庙矿床勘探剖面图
同生断层
炭窑口矿床勘探剖面图
1、成矿期构造的特征
●内生矿床成矿期构造的主要鉴别标志 在同一矿体内存在不同阶段的矿石交错现象
不同构造体系的交替时,构造裂隙多次开合,其中 挤压体系可能不成矿,而伸展、走滑体系成矿。
成矿裂隙发展阶段解析图
水平挤压阶段不发生矿化,张开充填阶段才形成矿化。(不同步)
成矿期构造活动与矿化作用的关系
●空间关系:
重叠(或继承):同一裂隙多次张开,不同阶段矿化重叠在一起。 相互交叉切割:不同阶段构造裂隙中的矿化相互穿插。 分布不一致:不同阶段构造裂隙中矿化出现分带性。
中国南方晚元古代—早加里东期古板块构造和沉积盆地示意图 1-洋壳;2-陆壳;3-火山;4-震旦系;5-下寒武系含磷建造;6-碳酸盐岩建造;7含钼硅页岩建造;8-硬砂岩复理石、类复理石建造;9-深大断裂;10-超基性岩体
●内生矿床的成矿前构造
●内生矿床的成矿前构造包括五个方面: 控制岩浆-矿化活动的区域构造; 成矿前地层的原生成层构造; 成矿前中深成侵入体及次火山岩体的原生构造、
控矿构造的空间展布规律主要表现为构造的等距性、 构造的分带性。
★一、成矿前构造
(一)成矿前构造特征 成矿前构造是指成矿作用前已存在的各种构造要素。它经常是控 制矿田、矿床和矿体展布的基本因素。 ●沉积、沉积变质矿床:成矿前构造主要是指控制沉积的盆地以 及盆地边缘的断裂。如弧间盆地、弧后盆地、陆缘裂谷盆地等控 制海相沉积矿床。
石英—黄铁矿脉
石英—黄铁矿 脉





化 相
石英—辉钼矿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穿

碳酸盐脉
1-石英闪长岩; 2-煌斑岩墙; 3-石英—黄铁 矿脉;
4-石英—辉钼 矿脉;
5-碳酸盐脉; 6-产状
充填不同矿脉的两期共轭剪节理
1-早期共轭剪节理,充填含钨萤石石英脉; 2-晚期共轭剪节理,充填铅锌矿脉
研究成矿期构造的意义
接触带构造、火山机构等; 成矿前脉岩所充填的断裂裂隙以及成矿前脉岩
中的冷缩裂隙; 直接发生在矿化作用前的褶皱、断裂构造。
1、 控制岩浆-矿化活动的区域构造
2、 成矿前地层的原生成层构造
包括岩层的层理面、不整合面以及成矿前的岩溶角砾 岩、古溶洞等。
不整合面控矿
古溶洞
3、成矿前中深成侵入体及次火山岩体构造
由于成矿期构造直接控制矿体,因此研究成矿期构造,了解构 造性质、产状、各组成矿期断裂裂隙的组合关系,及其与有利 层位的交切关系,就能了解矿体的分布、形态和产状。
第七章 矿田构造的若干时空规律
概述
控制成矿的各种构造,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 了解控矿构造的时间演化与空间展布规律,把构造 与成矿的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有机结合起来,全 面历史地研究构造与成岩成矿的关系,才能更深刻 地认识成矿构造特征以及构造对矿床的控制作用。
通常是根据构造与成矿作用的时间关系,将矿田构 造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成矿前构造、成矿期构造和成 矿后构造。
根据断裂构造与成岩成矿的关系,成矿前断裂构造可以分为 三组:控制沉积岩、火山沉积岩系堆积、以及岩层发生褶皱 时形成的断裂;控制岩浆侵入或侵入时发生的断裂;直接发 生在矿化作用前的断裂。 在同一地区或矿田,这三组断裂可以是不同的。但由于断 裂构造活动的继承性,有时同一断裂既控制沉积岩、火山岩 系的堆积,又控制着侵入岩的分布和矿化作用。因此,应注 意了解断裂与成岩成矿的关系。
或多种矿石结构构造; 矿物组合在共生上具有不一致性; 矿石矿物的相互割切或胶结; 对称带状构造; 明显的多阶段交代蚀变作用。
2、成矿期构造应力状况与矿化作用的关系
●在时间上:
构造裂隙的生成与矿化作用(矿液充填)基本同步 发生。每一阶段的构造活动都伴随有矿石的堆积或 矿体的形成。
构造裂隙的发生与矿化作用(矿液进入)不完全同 步。构造裂隙的形成是先挤压、后张裂,挤压阶段 不成矿,张裂阶段时成矿。
造角砾; 断裂控制着矿床、矿体的展布格局,断裂两侧的矿脉具有
明显的不对应性; 控制上述断裂的高一级断裂。
★二、成矿期构造
成矿期构造为矿石沉淀过程中发生的构造变动,包括 从矿化作用开始到矿化作用全部结束之间所发生的构 造活动。
成矿期构造经常是直接控制矿体的构造,它的多次脉 动活动使矿石沉淀具有断续的性质,造成矿体内部结 构的复杂性。成矿期间发生的断层、裂隙、角砾岩化 等,可使含矿溶液流通的构造反复地张开和闭合,造 成不同阶段的矿化在同一断裂裂隙中重叠,易于形成 富矿体或富矿段。因此研究成矿期构造有重要意义。
●包括岩体的原生构造、接触带构造、火山 机构等; 成矿前侵入体及次火山岩体的确定:成岩年 龄早于成矿年龄;岩体内有矿化或近矿蚀 变;岩体的接触带控矿;矿化或蚀变有以 岩体为中心向外的分带现象;矿体切割侵 入岩体,而岩体中没有矿石的角砾或捕虏 体。
4、 成矿前脉岩
成矿前脉岩的确定:脉岩中有矿化或矿化细脉穿入;脉岩遭受矿化作用前 的或同时的蚀变作用;矿脉延伸被岩脉所阻挡,在接触处矿脉呈喇叭状; 脉岩中没有矿石的角砾,但矿体中有脉岩的角砾。
断裂与沉积岩、火山岩系的时代关系:根据断裂是否被沉积 岩层或火山岩层所覆盖,查明断裂形成的年代上限。
断裂与侵入岩体的时代关系:岩体常沿构造软弱带侵入。根 据岩体有规律的排列、形态产状,构造角砾等,确定成岩前 断裂的存在。
● 成矿前断裂的标志
在成岩后、矿化作用前的断裂,主要特征(标志):
矿化带、矿体、蚀变带沿断裂分布或切过断裂; 阻挡含矿流体运动的断裂,紧靠断裂面的矿体呈喇叭状; 断裂中没有矿石的角砾,但矿化或蚀变交代了成矿前的构
热液矿体与岩墙的相互关系
a-放射状分布的岩墙(黑线)和矿体 (断线);b-矿脉切穿两个系统的岩 墙;c-岩墙切穿矿体;d-矿脉充填于 岩墙旁的羽状裂隙中;e-矿化沿岩墙 的接触带分布;f-岩墙中含有细脉浸 染状矿化 1-火山岩株;2-基性岩墙;3-酸性岩 墙;4-矿脉;5-浸染状矿化;6-围岩
5、成矿前断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