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

刘宋·雷敩《雷公炮炙论》明·缪希雍《炮炙大法》清·张仲岩《修事指南》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要求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原则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

其具体方法为:或制其行,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

雷公炮炙十七法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晒曝露炮制的目的1、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2、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3、增强药物疗效。

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

5、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

6、便于调剂和制剂。

7、净洁药物,利于贮藏。

8、矫臭矫味,利于服用。

9、制成中药饮片,提高商品价值。

液体辅料:(一)酒炮制作用:增强疗效,助溶,矫味矫臭作用。

黄芩、大黄、白芍(二)醋炮制作用:引药入肝、增强疗效、助容、解毒、矫味矫臭。

有延胡索、甘遂(三)蜂蜜炮制作用:增强疗效、缓和药性、解毒、矫味矫臭。

甘草、麻黄(四)食盐水炮制作用:引药入肾,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等。

杜仲、巴戟天(五)生姜汁炮制作用:降低毒性、缓和寒性、增强疗效等。

有竹茹、草果(六)甘草汁炮制作用: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远志、半夏(七)黑豆汁性味功效:滋补肝肾,养血祛风,利水解毒。

炮制可增效解毒作用。

何首乌(八)米泔水性味功效:甘凉。

清热凉血,利尿,解毒,吸附油脂等苍术、白术固体辅料:(一)稻米炮制作用:增效、降毒、吸附。

炮制进程的附加指征(二)麦麸炮制作用:增效、缓和燥性、消除腥臭气味、附加判断指征。

(三)白矾(又称明矾)炮制作用:降低毒性,防腐烂,增强疗效等。

(六)蛤粉炮制作用: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增效、吸附等(七)滑石粉性味功效:甘寒,清热利尿、解暑。

炮制作用:同蛤粉项(八)河沙炮制作用: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

常见的变异现象有: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溶化、粘连、挥发、腐烂等。

泛油:系指含挥发油、油脂、糖类成分的药物,因受热或受潮后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返软、发粘、色泽变深、发出油败气味等现象。

净选加工的含义和目的。

含义:药物在切制、炮炙、调配、制剂前,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霉败品、虫蛀品、灰屑等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称之净制加工。

目的:1.分开药用部位2.进行分档3.除去非药用部位4.除去泥砂杂质及虫蛀霉变品饮片切制的目的1、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2、提高煎药质量;3、利于进一步炮炙;4、利于处方调配和贮存;5、便于药材鉴别;6、便于制剂。

润的方法有浸润、伏润、露润检查方法.弯曲法.指掐法.穿刺法.手捏法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1.连刀是饮片之间相牵连,未完全切断的现象。

2.掉边与炸心前者药材切断后,饮片的外层与内层相脱离,形成圆圈和圆芯两部分;后者药材切制时,其髓芯随刀具向下用力而破碎。

3.败片4.翘片5.皱纹片6.变色与走味7.油片8.发霉炒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筛去灰屑,大小分档,置温度适宜的炒制容器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用不同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翻动或搅拌,使之达到规定程度的炮制方法,称为炒法。

清炒法的目的强疗效,性或消除副作用,缓和或改变药性,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利于贮存⑵炒黄、炒焦、炒炭的操作要点是什么?炒黄: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预热适度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色泽加深,或鼓起、爆裂并透出香气的方法,称为炒黄。

炒焦: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色加深(多为黄或深黄色),并有焦香气。

炒炭: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棕黄色或棕褐色。

⑶加辅料炒注意事项。

一麸炒⑴控制好火力。

一般用中火。

⑵辅料用量应适当。

⑶出锅要迅速,以免太过。

⑷药物应大小分档。

并且要干燥。

二、米炒⑴拌米炒适用于炮制一般药物;米上炒多用于炮制昆虫类药物如斑蝥。

⑵炒制毒性药物的米应妥善处理,以免中毒。

炙法: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方法。

与加辅料炒的区别酒炙法①酒润药时应加盖,防止酒挥发。

②润药时酒量过少不易拌匀,应先将酒稀释后润药③控制好火力,一般用文火。

醋炙法⑴醋润药时应加盖,防止醋挥发。

⑵润药时醋量过少不易拌匀,应先将醋稀释后再润药。

⑶控制好火力,一般用文火。

⑷树脂类药及动物类药用先炒药后喷醋的方法炮制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盐炙法⑴食盐用4-5倍的冷开水溶化后再与药物拌匀。

⑵含粘液质多的药物应用先炒药后加盐水拌炒的方法炮制。

⑶控制好火力,一般用文火。

姜炙法⑴制备姜汁时,水量不宜过多,一般姜汁与生姜的比例是1:1。

⑵控制好火力,一般用文火。

蜜炙法⑴蜂蜜必需炼制后使用。

⑵炼蜜应加适量冷开水稀释后再润药。

⑶控制好火力,一般用文火。

⑷用蜜量视药物的性质而定。

质地疏松、纤维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大;质地坚实、粘性强、油分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小。

⑸蜜炙药物应凉后密封储存。

1)明煅法:药物煅制法时,不隔离空气的方法称明煅法。

适用于矿物类、贝壳类及化石类药物。

2)煅淬法:将药物在高温有氧条件下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称煅淬。

断后的操作程序称为淬,所用的液体辅料称为淬液。

适用于质地坚硬,经过高温仍不能疏松的矿物药,以及临床上因特殊需要而必须煅淬的药物。

3)扣锅煅: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称扣煅法,又称密闭煅、闷煅、暗煅。

火候判断方法:1、滴水法:滴于盖锅上的冷水即沸;2.放米法:放于盖锅上的米变深黄色;3.贴纸法:贴于盖锅上的白纸变深黄; 4.留孔观烟法:白黄青无烟扣锅煅的注意事项。

1)、煅烧过程中,由于药物受热炭化,有大量气体及浓烟从锅缝中喷出,应随时用湿泥堵封,以防空气进入,使药物灰化。

2)药材煅透后应放置冷却再开锅,以免药材遇空气后燃烧灰化。

3)煅锅内药料不宜放得太多、过紧,以免煅制不透,影响煅炭质量。

4)判断药物是否煅透的方法,除观察米和纸的颜色外,还可用滴水即沸的方法来判断。

复制法将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称为复制法。

目的:1 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2 改变药性3 增强疗效 4 矫臭矫味1 生半夏:除杂,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清半夏:取净半夏,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

3 姜半夏:用水浸泡至内无白心,另取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至透心,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

4 法半夏: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适量石灰水配置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泡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PH值12以上,至切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

生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具有化痰止咳、消肿散结的作用。

生品有毒使人呕吐,麻舌而刺喉。

一般不内服,外用,用于疮痈肿毒。

清半夏:长于化痰,以燥湿化痰为主。

姜半夏:增强降逆止呕作用,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

法半夏:偏于祛寒痰,同时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

水飞法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质,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目的1.除去杂质,洁净药物使药物质地细腻2.便于内服和外服,提高其生物利用度3.防止药物在研磨过程中粉尘飞扬,污染环境4.除去药物中可溶于水中粉尘飞扬,污染环境5.除去药物中可溶于水的毒性物质。

6.不同原料干馏的特性黑豆馏油以砂浴加热,在干馏器上部收集冷凝状物豆类在120~450度左右竹沥油在容器周围加热,在下面收集液状物350~400度左右蛋黄油武火炒备的油状物280度左右干姜:1.干姜除杂,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2.炮姜干姜片至热砂中,武火炒至鼓起,表面棕褐色。

3.姜炭干姜块,武火,武火炒至外焦黑色,内棕褐色[炮制作用与应用]干姜:回阳救逆。

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肤冷脉微,痰饮喘咳。

(如大建中汤,四逆汤,小青龙汤)。

炮姜:味苦、辛,性温。

作用缓和。

温中散寒,温经止血。

用于中气虚寒的腹痛泻,出血症(附子理中丸)姜炭:味苦、涩,性温。

归脾、肝经。

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长于止血温经。

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且出血较急,出血量较多者。

如治疗血崩的如圣散苍术:1. 苍术:除杂、润透、切厚片,干燥。

2.麸炒苍术:热锅,撒入麦麸,中火,冒烟时投药,炒至药深黄色,麦麸呈焦黄,取出,筛去麦麸,放凉3.焦苍术:炒焦法。

外焦褐炮制作用与应用】1.生苍术温燥而辛烈,燥湿,祛风散寒力强。

用于风湿痹痛,肌肤麻木不仁,脚膝疼痛,风寒感冒,肢体疼痛,2.麸炒后辛性减弱,缓和燥性,气变芳香,增强了健脾和胃的作用,用于脾胃不和,痰饮停滞,脘腹痞满3.焦苍术:辛燥之性大减,以固肠止泻为主。

用于脾虚泄泻,久痢,或妇女的淋带白浊。

山楂1.山楂: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

2.炒山楂:取净山楂,用中火加热,炒至色变深.3.焦山楂:取净山楂,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

4.山楂炭取净山楂,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炮制作用与应用]生品:长于活血化瘀.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

炒山楂:酸味减弱,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焦山楂:酸味减弱,且增加了苦味,长于消食止泻.用于食积兼脾虚和治疗痢疾山楂炭:收涩力强,有止血、止泻.用于胃肠出血或脾虚腹泻兼食滞者.⑺马钱子应如何炮制?作用是什么?炮制降毒原理是什么?沙炒,毒性降低,可供内服;且质地酥脆易粉碎。

减毒原理:马钱子所含的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既是有效成分,亦是毒性成分。

经砂炒后含量明显降低,而异士的宁和异马钱子碱等含量增加,由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在加热炮制过程中醚键断裂开环,转变的异型结构和氮氧化合物。

转型的生物碱毒性变小,并保留或增强了某些生物活性。

1大黄:净制。

淋润,切厚片,低温干燥2 酒大黄:加10%酒拌匀润透,文火炒干3 熟大黄: ①清蒸法大黄→蒸制容器—蒸→至内外黑色→取出,干燥。

②酒蒸法大黄+30%黄酒闷1-2hr→蒸制容器蒸24-32hr,余同①法。

4大黄炭:武火炒至外表焦黑色。

5醋大黄:加20%醋拌匀润透,文火炒干。

6清宁片:大黄加水煮烂+30%黄酒拌成→泥状,取出,晒干,粉碎过100目筛,取细粉加75%黄酒、40%炼蜜混合成团→蒸笼→蒸透→取出,搓成条状,干燥,切片炮制作用与应用⑴生大黄: 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

主攻积导滞、泻火解毒。

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扑损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