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阴阳辨证
课
治宜益气养血,方用归脾汤加味。
程 严仅
禁供
归脾汤: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香、外 传
内 部
使
用
甘草、人参
功效:养血安神,补心益脾。
血虚
3 、 头痛 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隐隐作痛,遇劳则甚,心悸失眠、神
疲乏力,食欲不振。
课
治宜补养气血,方用八珍汤加味。
程 严仅
禁供
八珍汤: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甘草。外 传
用
(三)心阳暴脱在使用人参、附子时若汗出过多者人参量一定要多于附子,而 四肢厥冷严重者附子量大于人参,或加用干姜以助药力。
阳虚
2、脾阳虚,称脾胃虚寒 症见食欲减退、腹胀、胃痛而喜温喜按、
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
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治宜治则:温中
功效:养血滋阴,熄风止痒,养血润肤,滋阴生津。
血虚
8、血虚不孕 不孕症型之一。症见身体瘦弱,月经后期量少,色淡,
或经闭,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头晕目眩等,治宜益气养血,滋阴益
肾。方用养精种玉汤。
课 程
严仅
禁供
养精种玉汤:熟地、当归、白芍、山萸肉
外内 传部
使
用
功效:补肾养血。肾亏血虚,身体瘦弱,久不受孕。
阳虚证型及治疗
课 程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用
阳虚
1、心阳虚 心悸怔忡,气短胸闷,或心胸疼痛,自汗,畏寒肢冷,
神疲乏力,面色晄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
或结或代。治宜温补心阳。方用保元汤。
课 程
严仅
禁供
保元汤:人参、黄芪、甘草、肉桂
外内 传部
使
用
功效:益气温阳。
阳虚
1、心阳虚
严仅 禁供
匮肾气丸
外内 传部
使
用
肾虚泄泻 治则:温肾止泻。主方:四神丸;
肾虚水泛 治则:温肾利水,主方:真武汤。
阳虚
八味肾气丸
组成:干地黄、薯蓣、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桂枝、附子(炮)
课
功用:温补肾气。
程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用
阳虚
四神丸
组成: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
课
功效: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
白,头晕眼花、心悸、神疲乏力等特点。治宜补气摄
课
血,方用归脾汤。
程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用
血虚
6 、 发热 临床表现为发热、夜重昼轻,心悸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脉
细数。治宜清热养血,方用当归补血汤。
课
组成:黄芪、当归
程 严仅
禁供
功效:补气生血。
外内 传部
使
用
血虚
7、血虚风燥 血虚指营血不足出现虚弱的病理。风燥指风与燥两种邪气的相合,
脉细数。治宜养阴润肺、滋肾壮水、清降虚热、止咳化痰,常用百合 课
程
固金汤治疗本证。
严仅 禁供
外内
百合固金汤
传部 使
用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身、芍药、甘草、百合、贝母、麦冬、
桔梗、玄参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阴虚
2、心阴虚证 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虚烦、盗汗,手足心热,
口干咽燥,舌尖红,少苔,脉细数等。或有两颊发红,心烦怔忡,头
脉拘孪,爪甲不荣,面色苍白或萎黄,形体消瘦,妇女月经量少色淡, 课
程
甚则闭经,唇淡无华,舌谈,脉细或弦细。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治法 :补养肝血。
使 用
常用方剂:补肝汤(生地、当归、白芍、枣仁、川芎、木瓜、炙甘
草)。
血虚引起的常见疾病
课 程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用
血虚
1、心悸 临床表现以心悸、头晕、失眠多梦、面白无华、倦怠无力、
课 程
严仅
闭经,或崩漏,形体消瘦,咽干口燥,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禁 外
供 内
传部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使 用
阴虚证型及治疗
课 程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用
阴虚
1、肺阴虚证 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口咽干燥,形体消瘦,午后
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
远志、酸枣仁、木香、甘草、人参
外内 传部
使
用
气虚
4、心气虚治则:补益心气主方:四君子汤,养心
汤。
养心汤:黄芪、茯苓、茯神、当归、川芎、半夏、严 课 程 仅
禁供
甘草、柏子仁、酸枣仁、远志、五味子、人参、
外内 传部
使
肉桂
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气虚
5、阳(气)虚治则补阳益气。主方:参附汤。
课
参附汤:炮附子、人参
程 严仅
禁供
禁供 外内
传部
数,趺阳脉浮而涩。
使
用
治疗法则: 清热,润肠,缓下
麻子仁丸:火麻仁、白芍、枳实、大黄、厚朴、杏仁、蜂蜜适量。
阴虚
5、肝阴虚证 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胁肋隐隐灼痛,
面部烘热或两颧潮红,或手足蠕动,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舌红少苔乏津,脉弦细数。治宜滋阴疏肝,方用一贯煎。
晕目眩等虚火上炎之症。治宜滋补心阴,清心安神。方药:补心丹化 课
程
裁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补心丹:酸枣仁、柏子仁、当归、天冬、麦冬、生地、人参、丹参、
使 用
玄参、云苓、五味子、远志肉、桔梗
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阴虚
3、胃阴虚证 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脘痞
不舒,或干呕见逆,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益胃。益胃汤合橘
课 程
严仅
健脾。方用小建中汤加减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小建中汤:白芍、桂枝、干姜、黄芪、白术、陈皮、法半夏
用
阳虚
3、肾阳虚 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
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阳萎,妇女宫寒不
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 课
程
按之凹馅不起,甚则腹部胀痛,心悸咳喘。治宜温补肾阳。主方:金
舌质淡红、脉细弱为特点。
课
治宜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用归脾汤或用炙甘草汤
程 严仅
禁供
炙甘草汤: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干地黄、阿胶、麦门冬、麻
外内 传部
使
用
仁、大枣
功用: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血虚
2 、 眩晕 临床以眩晕于劳累后发作或加重,面色无华,唇甲苍白,常
兼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失眠等证为特点。
气虚
☆气陷是气虚下陷的病理变化 课 程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用
气虚治疗
课 程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用
本病治疗以补气为
气虚
1 、 肺气虚治则:补益肺气。主方:四君子汤合玉
屏风散。
课
程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
用
气虚
2、肾气虚
皮竹茹汤加减。
课 程
严仅
禁供
益胃汤:沙参、麦冬、冰糖、细生地、玉竹
外内 传部
使
用
功效:养阴益胃。
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大枣、生姜、甘草、人参3
主治: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阴虚
4、脾阴虚证 纳少,口淡乏味,食后作胀,消瘦倦乏,涎少唇干,
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尿短赤,舌红干苔少或光剥,脉细数或细涩。
治宜滋养脾阴,养阴和营,方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外内
传部
使
用
课 程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用
血虚
课
程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用
血虚
血虚证,指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以面、睑、
课
唇、舌色白,脉细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常见于心悸、眩晕、头
程 严仅
禁供
痛、痉证、血证、便秘、发热、月经不调等疾病中。
外内 传部
使
用
血虚
课 程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用
课 程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用
阴虚
课
程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用
阴虚
课 程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用
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的证候。
阴虚
阴虚可见于多个脏器系统组织的病变 , 常见者有肺阴虚证、心阴
虚证、胃阴虚证、脾阴虚证、肝阴虚证、肾阴虚证等。临床表现:头
晕耳鸣,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性欲亢奋,遗精,女子经少或
血虚证型及治疗
课 程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用
血虚
1、心血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仲,虽静卧不能减轻,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唇舌
课
色谈,脉细弱,或结代。兼见失眠多梦,易惊健忘。
程 严仅
禁供
治法:养血安神。
外内 传部
使
用
常用方剂:四物汤加减(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
血虚
2、肝血虚证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夜盲,手足麻木,筋
肺气虚。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
气虚
课 程 严仅 禁供 外内 传部 使 用
肾气虚。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