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的治疗ppt课件
不孕症的治疗
摘 要
近几年,不孕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国外 发生率为10%~25%,国内报道为10%~ 15%。不孕严重困扰了一些家庭的和睦和 社会的稳定,孩子对家庭和社会是很重要 的方面,因此诊治不孕症是妇产科工作者 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于不孕症的治 疗,中医重视肝肾功能的调节,通过调理 肝肾,促进受孕,并于孕后积极安胎。
若肝郁气滞,以致冲任不能相资,不 能摄精成孕,正如明· 张介宾《景岳全 书· 妇人规· 子嗣》云:“产育由于气血, 气血由于情怀,情怀不畅则冲任不充, 冲任不充则胎孕不受。”另外,气滞则 血瘀,瘀阻冲任、胞宫,亦可导致不孕。
2.分期辩证论治不孕症
孕前助孕治疗 孕后积极安胎
肾气虚证:
证见婚久不孕,月经不调或停闭,经 量或多或少,色黯,头晕耳鸣,腰酸膝软, 精神疲倦,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 细,两尺尤甚。常选用山药、菟丝子、黄 芪、党参、白术等。兼有腰酸膝软者,加 杜仲、续断等强筋骨。
1.中医治疗不孕症之主要治则滋阴壮阳,益肾填精 疏肝养肝来自理气活血滋阴壮阳,益肾填精
中医认为治疗不孕症应当首先责 之于肾,肾虚在不孕症的诸多病因中占 主导地位,所以在不孕症的治疗中,应 注重滋阴壮阳,益肾填精。
肾主生殖,肾-天癸-冲任-子宫生殖轴是女性生 殖轴。肾主生殖主要由肾气和肾精来实现。 肾气是女性生理活动的根本,“肾气虚,肾 精不能化气以养身形”。受孕的首要条件是肾气 盛,《傅青主女科· 妊娠》云:“夫妇人受妊,本 于肾气之旺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治女科学》 云:“男女生育皆赖肾气作强……肾旺自能萌胎 也。” 肾藏精,精是生殖所需的原始物质。《灵 枢· 决气》谓:“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 是谓精。”
肝郁证
证见婚久不孕,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多少不一, 或经来腹痛;或经前烦躁易怒,胸胁乳房胀痛,精神抑 郁,善太息;若有血瘀者,经色紫黯,有血块,块下痛 减。舌黯红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细或细涩。洪师常选用 柴胡、香附、枳壳、川楝子等疏肝理气药,以及川芎、 延胡索、牛膝、桃仁、红花、郁金、三棱、莪术、王不 留行、鸡血藤等活血通络之品,配以白芍养血敛阴,柔 肝止痛,平抑肝阳。经行量多,或淋漓不净者,加五灵 脂、蒲黄、茜草等。经行量少者,加泽兰等。
肾主生殖
肾为天癸之源 肾为冲任之本 肾在妊娠过程中 发挥主导作用
肾为气血之根
肾与胞宫相系 肾与脑髓相通
肾气虚:肾气虚,则冲任虚衰,冲任不能相资,不能摄 精成孕,则可致不孕症。 肾阳虚:肾阳虚弱,命门火衰,冲任不足,胞宫失于温 煦,宫寒不能摄精成孕。如宋· 赵佶《圣济总录· 妇人无子》 云:“所以无子者,冲任不足,肾气虚寒故也。”或有经 期摄生不慎,当风受寒,寒湿之邪入里,损伤肾阳,客于 胞中,子宫寒冷不能摄精成孕。 肾阴虚:肾阴不足,冲任失滋,子宫干涩不能摄精成孕。 如《格致余论》云:“阳精之施也,阴血能摄之,精成其 子,血成其胞,胎孕乃成。今妇人中无子者,率由血少不 足以摄精也。”或有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不能摄精成孕。 如《女科经纶· 嗣育门》引朱丹溪语:“女人无子者,冲任 脉中伏热也,……其原必起于真阴不足,真阴不足则阳胜 而内热,内热则荣血枯。”
疏肝养肝,理气活血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不孕症患者多 有肝的调节功能失调的表现,尤以肝郁 多见,有研究表明原发性不孕患者中, 肝郁证占51.7%,所占比例最高 。在治疗 中,中医常用疏肝理气,养血和肝之法, 兼有血瘀证表现者,酌情加以活血化瘀 之法。
清· 吴谦《医宗金鉴· 产科心法》中指出: “妇人以调经为主,其外肝经之病最多。…… 另有女科方法,和肝养血为先。”强调了肝在 女子生理中的重要作用。肝藏血,妇人以血为 根本,有“肝司血海”、“女子以肝为先天” 之说,为女性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提供物质基 础。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具有贮藏血液和调 节血液流量的生理功能。
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女,31岁。结婚5年,夫 妻同居,未避孕而至今未孕。平素月经先 后不定期,经量或多或少,色黯,无血块, 无痛经,经前乳房胀痛,情绪烦躁,带下 量少。月经周期22-38天,经期3-4天。曾 行输卵管照影提示输卵管通畅;夫妇抗精 子抗体阴性;其丈夫行精液常规检查未见 明显异常。查舌质淡黯,苔白,脉沉弱。 行妇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肾阳虚证:
证见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暗, 甚则闭经,平时白带量多,清稀如水,腰痛 如折,腹冷肢寒,性欲淡漠,小便频数或不 禁,夜尿多,面色晦暗,舌淡,苔白滑,脉 沉细或迟或沉迟无力。常用鹿角胶、淫羊藿、 巴戟天、仙茅、菟丝子等。夜尿多者,加益 智仁以益肾固尿。腹冷肢寒,带下清稀者, 加艾叶、炮姜、乌药等以暖宫散寒。
肾阴虚证
证见婚久不孕,月经愆期,量少,色较鲜红,或 行经时间延长,甚或崩中漏下不止,形体消瘦,头晕 耳鸣,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眼花心悸, 皮肤不润,面色萎黄,舌质稍红,苔少,脉沉细数。 常选用山药、枸杞子、旱莲、女贞子、鳖甲、山茱萸 等,佐以熟地、当归、阿胶等补血之品。月经量多或 漏下不止者,酌情加大蓟、小蓟、地榆、侧柏叶等止 血药。失眠多梦者,加远志、酸枣仁、五味子以交通 心肾,宁心安神。
肾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肾气盛,则 “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 肾为气血之根,《冯氏锦囊秘录》云: “气之根,肾中之真阳也;血之根,肾中之真 阴也。” 肾与胞宫相系,《素问· 奇病论》云:“胞 脉者,系于肾”。 肾与脑髓相通,肾主骨生髓通脑,脑为元 神之府,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
《大生要旨》:“凡妇人一月行经一度, 必有一日氤氲之候,于一时辰间……此的 候也,于此时顺而施之,则成胎矣。”
此“氤氲”、“的候”即相当于现代医学 的排卵期。指导患者此时交合,提高受孕 机率。
孕后积极安胎
对于孕后仍有肝肾失调征象,或有反复流产病史的患 者,仍需调理肝肾,进行安胎治疗,预防流产。常选用菟 丝子、桑寄生、鹿角胶、狗脊等补肝肾、益精血、固冲任 之品。腰背酸痛者,选加续断、杜仲等补肝肾,强筋骨; 血虚甚者加当归、阿胶等补血;阴虚内热者加麦冬、山药 以养阴生津,黄芩清热安胎;呕吐严重者,加白术以补气 健脾,促进水谷运化以养胎,砂仁行气和中而止呕安胎, 苏梗宽胸利膈顺气。一般调治至孕三个月为宜,反复自然 流产者应超过以往流产时间。若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流 产先兆,应及时入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