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人类正在从过去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谋求社会发展的模式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转换。
因此,在经济建设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过程中,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性和生态环境成为国际上衡量工程优劣的三个重要指标,各发达国家和迅速发展中的国家及地区都十分重视研究工程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正在转变成保护环境、节省资源、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
其间,发端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主要应用于国防和军事工程的项目管理研究为此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纪70年代掀起的全球范围内着名的“绿色运动”,使绿色产业应运而生,随之对工程项目进行“绿色管理”的观点开始了人们的思维,“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正成为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方向。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与作用1、“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在研究工程项目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时,笔者将20世纪70年代闻名于世的“绿色运动”和这场运动之后产生的“绿色产业”相联系,从分析“绿色运动”和“绿色产业”的关系中发现,通常所说的“绿色”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节约,二是回用,三是循环。
这里的节约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节省原料,第二层是节省能源。
关于回用,美国系统论专家E.拉兹洛指出:“当我们从初级组织层次的微观系统走向较高层次的宏观系统,我们就是从被强有力地、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的系统走向具有较弱和较灵活的结合能量的系统。
”这就是说,在一个层次结构中,随着层次由低到高的推进,系统的结合度呈现递减趋势。
当自然界中高层系统解体时,低层系统仍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这些“零部件”又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高层系统。
“绿色”的回用规定要求产品遵循自然系统结合度递减原理,满足资源重复利用所需要的“可拆性”前提。
说到循环,生态系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开放的闭路循环系统,构成“生产-消费-复原”的闭合链条,实现着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
而人类近代社会形成的生产模式却是“原料-产品-废料”的断裂链条。
人类生产投放的物能只有一部分转化为产品,其它部分则作为“三废”投向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人类应该师法自然生态系统,按照循环原理,补上“废料-原料”这段链条,从而节省原料和能源,减少污染,将生产和生活系统整合到生态系统的大循环中。
结合前面所述“绿色”的内涵以及我国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笔者提出“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在英国建造学会对工程项目管理定义的基础上,将“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定义如下:为一个建设项目进行从概念到完成的全方位的计划、控制与协调,以满足委托人的要求,使项目在所要求的质量标准、生态环境指标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和批准的费用预算内完成的即是绿色工程项目管理。
从微观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获得项目的成功,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角度看,就是改善人类生活条件,在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这些目标可通过使用绿色技术,节约能源,控制污染,科学处理建筑垃圾等手段加以实现。
2、实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意义,实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从环境、资源、生态、经济、管理和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从环境学的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的建造活动应无害于环境,即无污染或污染最小;从资源学的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的建造活动应做到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利用、综合利用和充分利用;从生态学的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的建造活动应符合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通规律,不能因工程项目的建造活动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从管理学的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和组织,使各职能部门协调统一,以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总之,实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将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世界生态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文章分析了绿色施工的必要性,结合我国实施绿色施工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推行绿色施工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建筑企业绿色施工对策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实行绿色施工的思考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不利影响,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光污染我国的基本国策,建设业是国民经济境资源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据统计,和大气污染。
建筑企业要把发展和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施工又是建设建筑活动使用了人类所使用自然资源保的矛盾统一起来,一个非常有效的业重要的一环,所以施工企业实施绿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建筑途径就是实施绿色施工。
色施工是我国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
垃圾也是人类活动产生垃圾的总量的3、绿色施工是施工企业可持续发40%。
建筑业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二、绿色施工的必然性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加入WTO后,建以及造成沉重的环境负荷为代价的,1、绿色施工是世界施工技术发展设业是开放的行业。
因此,我国的施工因此,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必然趋势。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企业面临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可关注的焦点,绿色施工是在建筑业落达国家进入循环经济时代,其施工企以预料,有无绿色施工能力将成为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业也相应实施绿色施工(亦称清洁施工企业能否进入国内外建设市场的绿。
为了促进施工企业实工、环保施工)色通行证。
在英、德等发达国家,绿色一、绿色施工的含义施绿色施工,日、美、德等发达国家,施工业绩优良的施工企业在项目投标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对中易于中标,因违反环保法规而受罚或技术,被称为绿色施工技术或可持具有绿色施工能力的企业,给予奖励。
的施工企业难以中标。
续施工技术。
它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随着循环经济理念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共识,绿色施工技术也随之成为世界三、我国建筑业企业绿色施工光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施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状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
绿色2、绿色施工是基本国策的必然要目前,建筑企业追求快速发展,忽施工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本宗旨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视绿色施工,建筑耗能巨大造成的污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发展的全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染也很大。
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没有将地减少施工活动对场地及周围环境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这是绿色施工作为一项指标进行评分,或者没有给予合适的权重,而是在保证【作者简介】质量的条件下拼命压价;由于施工人陈翔,女,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员大多文化程度偏低,对绿色施工没黄敬贤,男,深圳市恒浩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
有很好的意识,对施工过程的环境保22 JSXX 04/2009 Discovery 探索护、能源节约尤为不重视,同样也造成要求,挖掘公众对绿色施工的积极性,筑施工方案是否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推广的困难;绿色施工的经促进绿色施工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根据绿色施工发济性差也带来了推广的困难。
一些绿自下而上的绿色推动机制。
展现状明确哪些评价指标需要被选择,色施工技术的运用需要增加一定的设3、采取清洁化的技术方案与措各指标需要利用何种模型进行评价,施或人员投入,或需要调整施工作业施。
首先,要进行绿色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阶段可接受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时间,从而导致建筑成本的增加,如无统筹整个绿色施工的进程,保证其有从而最终建立绿色施工的决策支持系声振捣、现代化隔离防护、节水节电等条不紊地进行。
在设计中优先采用先统。
通过开展绿色施工评价可为政府;有利于可持续的建造新型设备(施)进的、绿色环保施工建造技术,不仅可或承包商建立绿色施工的行动准则,方法的研究与确定等。
以提高建筑质量,还能降低能耗和减在理论的基础上明确被社会广泛接受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其次,加强对施工的绿色施工的概念及原则等。
四、推行绿色施工对策现场人员的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建筑6、制定鼓励、引导性政策。
政策制1、最高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思想垃圾处理,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制度。
定应以绿色项目为基调进行制定,可通观念。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深入学习和4、进行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
建筑过实施绿色建筑、绿色项目、绿色认证、研究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制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促进建筑业可ISO14000系列标准认证及在评标中加定绿色发展战略,运用绿色理念来指持续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密不可分。
通入绿色施工等措施来综合考虑。
其中就导所承包工程的施工,并切实实施绿过技术创新,可以有效地推动绿色施工绿色施工的政策应以强制性指标为主,色施工,发动员工进行一场全方位的技术的运用,促进绿色施工全面深入开鼓励性指标为辅的要求进行。
强制性措“绿色革命”。
企业高层领导应直接参展,不断提升企业绿色施工水平和企业施可考虑与ISO14000系列标准与建设与企业绿色施工推行工作,组建专门竞争能力。
实施绿色施工需要用“可持项目管理规范配套联合使用。
就绿色项的绿色施工领导机构,由企业主要领续”眼光对传统的施工方法、工艺、材目而言,可多考虑一些非强制性指标和导亲自负责,并设立专职人员,督促并料、管理组织等进行创新,需要有针对措施,实施这些非强制性指标应考虑给指导绿色施工活动的开展。
性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建筑企各利益相关者包括施工方一定的优惠政2、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绿色业必须要加大绿色施工技术创新,包括策,如税收优惠等,使其起到鼓励和引施工意识。
绿色施工意识的加强与整资金和技术人员的投入力度。
导作用。
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加大强制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是相辅相成的。
5、建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为了性规定的范围及力度,将部分非强制性因此,当前需要继续进行广泛深入的推行绿色施工,使政府主管部门能够指标转为强制性指标,加强检查力度,环保意识教育与宣传,针对工程建设实施有效管理,应积极引导承包商与使之成为必须付出的成本,间接提高项人员,在基础教育中应进一步提高其业主建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对绿色目成本及绿色施工成本。
环保意识,在继续教育中使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综各方正确全面理解绿色施工,充分认合评判。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建立同五、结束语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强化建筑工人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评价一样涉及可21世纪是生态建设的世纪,企业教育,提高建筑企业职工素质,对承包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
实施绿色施工的竞争不仅是质量、成本、进度、服务商进行有利于可持续的行为教育,并评价,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等方面的竞争,而且是生态环境保护使其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