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8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
《咏鹰》( 衬托 )
小试 吧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代,对比 借代,设问
⑶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夸张
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双关对偶拟人
1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用典 ) 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抒胸臆)
3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起兴 )
4 .杨柳岸晓风残月。
( 借景抒情 )
5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互文 )
6 .樯橹灰飞烟灭。
( 借代 )
7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白描 )
巧
2.修辞方法比 夸喻 张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等
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表达方式
乌衣巷
刘禹锡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
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 进行描写,而把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 于景,含蓄有味。
2006年: 衬托象征。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2007年:
试卷省份 全国卷一
北京卷 江苏卷 山东卷 安徽卷 重庆卷 湖北卷 浙江卷
体裁 宋词 诗经 宋词 清诗 清词 唐宋诗 唐诗 唐诗 金词 元曲
考点分布 手法:直抒胸臆 手法:赋比兴 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手法:借代 手法:衬托 手法:拟人 手法:对比(或对照、映衬) 手法 :今昔对比,寓情于景,拟 人,运用典故,化用诗句
诗歌鉴赏专题之五
——表达技巧类
石家庄15中 王红
填诗诗词词之小魅练力习
最快的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害羞的人——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最多的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最消瘦的人——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 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 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 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 夜生凉,泣寒螀① ;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 ①寒螀:寒蝉。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特点
一、手法丰富多彩 二、重点考查:比喻 拟人 对偶 三、概念模糊 衬托 对比 景情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试题类型
1.判断手法型
手法定向型
2.评析手法型
手法自助型
3.比较异同型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1.判断手法型
【规范答题】 答此类题的步骤是:(1)呈现表达技巧的名
称;(2)解说表达技巧在诗词中的使用情况。
(2005年全国卷一)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请具体说明。
这两句用了对偶的修辞,其中“芳树”
对“春山”,“花”对“鸟”,“自落”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2.评析手法之手法定向型
(2005湖北卷)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
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
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 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 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 美。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达委婉含蓄,增 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⑸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夸张
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设问
⑺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
拟人
小试 吧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近4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有关手法 统计
2005年: 考查了表现手法(修辞),涉及了衬托(3
套)对偶/对仗(3套)夸张(2套)比喻(2套) 拟人(2套)等常见手法和顶真(1套)。
用典
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
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05江苏)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说说下列诗句的主要表现手法:
学习目标
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 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 规范答题。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古
托物言志
诗 1.表现手法描写类 动静,虚实,侧面
词
烘托,细节描写,
表
白描,乐景衬哀情
达
赋比兴,抑扬,对比,联
技
想,衬托(正、 反衬)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2008年:
卷 别 体裁、时代
福建卷 广东卷 江苏卷 江西卷 辽宁卷
唐诗 宋诗 唐诗 宋诗 元散曲
山东卷 四川卷 浙江卷
宋词 元散曲 金诗
考点
手法:景中含情 修辞:拟人
修辞:比喻 手法:虚实 修辞、表现手法:比喻 对偶、比拟 手法:细节描写 修辞:对偶、比喻、夸张 手法:触景生情
在灯火阑珊处。
最深的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高的楼——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提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 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 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 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