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午太阳高度角PPT课件

正午太阳高度角PPT课件


2019/10/25
16
总结: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2)太正阳午高太度阳最高大度值的为年9变0°化,规全律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图A)
②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即一年 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图B)
③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 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图C)
2
(一)太阳高度
1、概念:太阳高度角,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某地的夹角, 用字母h表示。
h
O
地平面
2019/10/25
3
(一)太阳高度
2、取值范围: 0°≤h≤90°
90°
3、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过程
C
B 白天: h>0
日出日落: h=0
地平面
h
O
0° O
h
地平面
A

D
晚上: h<0
最大
正午
2019/10/25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夏至日那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的最 大值;南半球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的最 小值
距太阳直射点最 远的一天
夏至日 (6月22日)
2019/10/25
10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远的一天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60°
30°
2019/10/25
0° 北极 北极圈
北回归线 0 ° 南回归线
夏至日 春秋分 冬至日
90°
同一时间, 离太阳直射 60° 点所在纬度 越近,当地 30° 正午太阳高 度越大。
0° 南极圈 南极
9
(2).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 (季节) 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近的一天
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点A的计算公式为 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2019/10/25
20
求北京(40°N)二分日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夏至日: H=90º--(40º--23º26′) =73º26′ 冬至日: H = 90º--(40 º + 23 º 26′) =23 º 34′ 春秋分: H = 90 º --(40 º ±0 º ) =50 º
达到全年最大
2019/10/25
13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分布规律 ——纬度相同,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 ③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地区
90 ° N
23°26′ N
0P° 23°26 ′ S
达到全年最大 达到全年最小
④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地区
90° S
90 ° N
23°26′ N

2P3°26 ′ S
达到全年最小 达到全年最大
2019/10/25
12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分布规律 ——纬度相同,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90 ° N
P 23°26′ N

达到全年最大
②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23°26 ′ S
90° S
达到全年最小
90 ° N
23°26′ N

达到全年最小
23°26 ′ S
P 90° S
地方时12点;②地点为直射点。
2019/10/25
8
(三)正午太阳高度 2.变化规律
春秋分日:由 赤道 向南北两侧递减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夏至日:由 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 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90°
∴∠1+∠2=90°
, ∠1=90°-∠2
∵太阳光线平行
∴∠H=∠1=90°-(∠4-∠3)
∵∠4=A地纬度,∠3=太阳直射纬度
∴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2019/10/25
19
(三)正午太阳高度
2、计算: 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同减异加)
也即H=90°-纬度差(同减异加) 同理可证




4
补充:太阳直射点
思考:地球表面有几个直射点?
2019/10/25
5
6月22日前后 夏至日
23°26´N
3月21日前后 春分日
9月23日前后 秋分日

3月21日前后 春分日
12月22日前后 冬至日
23°26´S
1.哪些地区一年可以有两次直射的机会? 1.南北回归线之间
2.什么地区一年只有一次机会?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019/10/25
1
课程标准: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说出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含义; 2.归纳并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规律; 3.初步学会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4. 学会相关答题方法及技能,初步使用术语答题。
2019/10/25
90° S
2019/10/25
14
2019/10/25
15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分布规律 ——纬度相同,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
⑤赤道地区
90 ° N
23°26′ N
0° 23°26 ′ S
达到全年最小 P 达到全年最小
达到全年最大
90° S
同一地点,离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所处日期越近, 当日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冬至日那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的最大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值; 北半球各纬度
,正午太
阳高度达到一年的最小值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近的一天
冬至日 (12月22日)
2019/10/25
11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
变化规律:①时间相同总结
2019/10/25
17
【图文转换】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图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

d—南回归线 e—南极圈
90°
a
66°34′
b
43°08′
2019/10/25
c 0°
12.22
3.21
d
e
6.22
9.23
12.22
18
(二)正午太阳高度
3、计算:
∵∠2+∠3=∠4
∴∠2=∠4-∠3
∵OA垂直于A所在地平面
2.南北回归线上
3.什么地区终年没有直射机会?
3.南北回归线到极点之间
2019/10/25
6
(二)正午太阳高度
1、概念:某地正午12:00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是一 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用H表示。
2019/10/25
7
【特别提醒】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的区别与联系 (1)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入射光线与观测者所在地平面的夹角。 (2)太阳入射光线与地平面夹角为90°时,称为太阳直射。 (3)一日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即为正午太阳高度。 (4)若太阳高度=90°,必须同时满足“时间+地点”两个条件:①时间为当地正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