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
1、原始社会:禅让制(民主推选首领)
2、奴隶社会:世袭制(禹传启,家天下)
3、封建社会: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朝),科举制(隋朝)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㈠发展历程:
1、萌芽:战国、法家韩非:提出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初步建立: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3、正式建立:秦朝表现:政治上“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
设郡县制”,思想上“焚书坑儒”。
4、巩固:西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确立儒思的正统地位。
5、完善:隋唐⑴实行“三省六部制”。
⑵实行“科举制”(创立:隋炀
帝,进士科。
完善:唐太宗扩大国学,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考诗赋。
衰落:明朝八股取士。
废除:清朝。
影响:改善用人制度;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
6、新发展:宋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
书省,简称“行省”,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
7、强化:明清⑴明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中央废中
书省、丞相,权归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
削藩、迁都北京。
⑵清朝:设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大兴文字狱(社会恐怖、摧残人才;禁锢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㈡发展总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三:清明统治(封建治世)1、文景之治(西汉):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2、贞观之治:勤政爱民;轻徭薄赋;
戒奢从简;合并州县;任用人才和重视纳谏。
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4、开元盛世:任用贤才;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
5、康乾盛世。
中国古代的思想解放运动
1、从战国到秦汉时期,思想界呈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
统一。
)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
钳制、摧残人们的思想。
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a.先进的思想引领社会的进步;b.国家要发展,就要不断的解放思想;c.开拓创新,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及对外政策
1、对外关系:
(1)西汉:丝绸之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张骞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形成贡献最大。
(2)唐朝:遣唐使(日本后仿效“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鉴真东渡日本(唐风洋溢奈
良城);玄奘西行天竺,《大唐西域记》。
(3)、两宋时期:海外贸易也蓬勃发展,广州、泉州、明州等地是闻名世界的大港,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中外经济往来频繁。
(4)、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在位时来华,著有《马可·波罗游记》,对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
(5)明朝:①郑和下西洋(印度洋),促进经济文化交流;②戚继光抗倭:保护民族利益。
(6)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外交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后西方。
2、对外政策:
(1)西汉:开辟丝绸之路。
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
(2)唐朝: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
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
(3)明朝:郑和下西洋。
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到闭关锁国。
(4)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3、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发展的趋势(特点):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的启发:对外开放,国运昌盛;闭关锁国,国运衰落。
(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国家强盛;闭关锁国,阻碍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落后。
)
祖国统一大业
一、新疆问题
1、 西汉时期,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从此新疆成为我国领土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唐朝:唐太宗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立北庭都护
府。
3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清朝乾隆帝时,新疆维吾尔族“回部”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发动反清叛乱,企图分裂祖国,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4、设置伊犁将军,为了加强对新疆的管辖,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二、西藏问题
1、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书合同为
一家。
2、元朝时,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立宣政院,从此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域。
3、清朝时,册封“达赖”和“班禅”; 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认识:新疆、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我们要坚定不移的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同各种民族分裂行为做斗争。
三、台湾问题
①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到达夷州,夷州即台湾。
②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流球,流球即台湾。
③台湾与祖国的第一次分离和回归:1624的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④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四、民族政策(关系):
1、秦汉时期:北击匈奴(秦:修建长城;西汉:北击匈奴)
2、唐朝:开明平等(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书合同为一家)
3、元朝:民族歧视与压迫政策(人分四等)。
4、清朝:恩威并重、刚柔并济(威:坚决镇压分裂叛乱活动;恩:减免赋税、会盟、联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