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大继续教育学院-传统养生A卷-2018-2019年度秋季

上大继续教育学院-传统养生A卷-2018-2019年度秋季

上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试卷课程名称:传统养生 A卷适用专业: 全校选修2018年—2019年学年度秋季学期任课教师:王光姓名:___ ___学号: 成绩:一、问答题(20分)1.老子? (5分)答: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

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2.饮食的作用?(5分)答:补充营养、维持生命①机体在生长发育、工作学习、体育运动的过程当中消耗大量的能量,需要通过饮食补充,以确保身体健康。

②健体、防病、抗衰、益寿。

③合理的饮食营养可以养精补形,保证机体健康3.“8”字运动健身法的概念(5分)答:“8字健身法”源自太极无为功六种功法中的基础锻炼法“键身功”,练习此法只是“走8字”(按照阿拉伯数字“8”——双S互补的轨迹循环往复的走路),除此与正常跑步没有区别。

4.睡眠方向与体位?(5分)答:睡眠的方向是指睡眠时头足的方向,睡眠的方位与健康紧密相关,一般的说,春夏属阳,头宜朝东卧;秋冬属阴,头宜朝西卧,以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区别。

也有一年四季头东而卧,不因四时变更。

头北足南,易诱发心肌梗塞,老人的脑血栓发病率较其他卧向高。

睡眠的体位:常人宜右侧卧,心脏在胸腔中受压最小,肝处于最低位,胃及十二指肠的出口均在下方,利于肠胃内容物排空;孕妇宜左侧卧,利于胎儿生长,减少妊娠并发症;婴幼儿,应在大人的帮助下经常变换体位,每隔1-2小时翻一次身,保证头颅发育对称;对于病人就要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姿势,有利于病情恢复。

二、简述题(40分)1.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内容?(10分)答:传统保健体育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在生产,生活与疾病作斗争中强身健体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的瑰宝.它对预防疾病,强身益智,涵养道德,延年益寿,强盛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传统保健体育依靠人体自身的能力,通过调养精神和形体,起到改善人的整个机体功能的作用,它既能养生又能治病,具有医疗和体育的双重属性.通过传统保健体育课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传统保健体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较熟练掌握导引养生基础方法,武术基本功和长拳,太极拳的基础套路。

配合选用现代体育运动的一些训练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注重能力培养,使之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发展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养机智,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使学生成为具有完美的情操,强健的体魄和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生。

传统保健体育作为校院的传统体育项目,自80年开设课程以来,在85年,90年,92年,96年四次修订了大纲.本大纲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的精神,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在第二学期增加了传统保健体育创新能力的考试,占总分值的20%,并提供能力考核菜单,也可由学生自行创造设计,根据完成动作的质量,动作的新颖性和难易程度进行评分,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体育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社会环境养生? (10分)答:自然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是良好的自然环境,则会对人的养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如果是不良的自然环境,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成为养生的绊脚石。

(1)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养生的影响西周的宗法制与礼制奠定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为养生提供了形神合一的理论,秦汉的文化统一使养生走向形神兼具,动静结合(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矣-淮南子)形神气三体合一,诠释了养生的境界。

古希腊城邦制度缔造了公平竞争的竞技体育,娱乐活动,这些体育娱乐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自己身体的重视而这些在养神来说是有利的,文艺复兴的以人为核心的人文理念,重视人的本身也促进人们在养生方面的重视。

而近代则有很多国家施行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保障人民的生活(2)不良的社会环境对养生的影响中世纪的西方工业革命,包括近现代的两次世界大战,国家政策的带动使得养生被搁置脑后,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健康。

工业革命下的一心一意的发展经济而不曾意识到国家的的这种偏向重商主义政策所带来的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在某种层面上牺牲的是人类生命为代价的。

3.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10分)答:传统体育养生学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一个分支,是古代的养生学说与强身健体的锻炼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4. 现代养生观?(10分)答: 1.从物质养生向精神养生发展2.从经济养生向科学养生发展3.从追求生活质量向追求生命质量发展4.从安身立命之本向情感心理依托转变三、论述题(40分)1.阴阳的相互关系?(20分)答:阴阳互根,道家哲学,又称“阴阳相成”,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又相互依存、相互化生、相互为用、相互吸引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1)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相互依存,是指阴阳双方各以其对立面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即阳依阴而存,阴依阳而在,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如上与下,升与降,寒与热,明与暗,兴奋与抑制等,都是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没有升就无所谓降,没有降也就无所谓升;没有明就无所谓暗,没有暗也就无所谓明;没有寒就无所谓热,没有热也就无所谓寒。

如此等等,都说明阴阳中的一方必须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因此,阴阳的相互依存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是从哲学的高度归纳出的结论,它与阴阳对立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意义。

阴阳依存互根的概念来源于古代哲人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或现象以及人体的生命现象的观察与体悟,脱胎于阴与阳“相对待”的概念。

阴阳的概念既然以相对待而生,从日光的向背这一相对待的概念而来,那么古人在观察到阴与阳相对立的同时,也必然体悟到阴与阳是不可截然分开的,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

既然阴阳是由一分为二相对待而来的,那么就必然具有能够统一的内在机制;阴阳既然具有相互对立的概念,就必然同时具有互根统一的关系。

如上与下,动与静,升与降,左与右,寒与热,明与暗等等,都以相对待而言,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依存互根的,表达了阴阳的对立统一概念。

如《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说:“阴阳虽是两个字,然却是一气之消息,一进一退,一消一长,进处便是阳,退处便是阴,长处便是阳,消处便是阴;只是这一气之消长,做出古今天地间无限事来。

所以阴阳做一个说亦得,做两个说亦得。

”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就会出现“孤阴”、“独阳”。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在自然界则表现为各类植物或动物的不生与不长,在人体则表现为生生之机遭到压抑和破坏而发病,最终导致“阴阳离决”而死亡。

(2)阴阳互源互用阴阳的互源互用,是指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阴阳范畴还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

如《淮南子·天文训》说:“阳生于阴,阴生于阳。

”阴阳的互源互用关系在自然界和人体内体现的十分普遍。

在自然界中,四时寒暑的更替和气候的相应变化,是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结果。

阴阳二气虽然是对立制约的,但又是相互资生和促进的。

如夏天虽热,但阴从阳生,雨水增多;冬日虽寒,但阳从阴化,干燥少雨。

如此则维持一年四季气候的相对稳定。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在人体内,生命活动的正常有序的进行,也体现出某些阴阳范畴的互源互用关系。

以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与气而言,精有形而属阴,气无形而属阳。

精是体内液态精华物质,气是含有巨大能量的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精是气的化生本原,是能量的化生基础,此即所谓阳依存于阴并化生于阴;没有精则不能化生气,能量的产生有赖于精的分解,故精亏则气少。

气是精的功能体现或功能态,又是化精的动力源泉,即所谓阴依存于阳而又化生于阳;没有气则难以生精,精华物质的合成以消耗能量为代价,故气少则不能生精。

精与气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又以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的基本物质气与血而言,气为阳,血为阴。

气为血之帅,能够生血、运血和统血,故气的运行正常有序,有助于血的生成和运行;血为气之母,能够载气、养气,血的充沛可使气充分发挥其功能。

气与血之间存在着阴阳的相互资生和相互促进关系。

再以人体的基本机能兴奋与抑制而言,兴奋为阳,抑制属阴。

它们既是相互制约的,又是相互为用的。

白天健全的兴奋,精神饱满,是以夜间充分的抑制即充足的睡眠为代偿的,而夜间睡眠安和又以白天的充分的兴奋为前提。

失眠日久,势必导致兴奋亦趋不足,可出现精神萎靡、昏昏欲睡却又无法入睡的病理状态。

若阴阳互源互用的关系遭到破坏,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虚弱,不能资助另一方,久之必然导致另一方亦不足,从而出现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

如《素问次注·四气调神大论》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

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3)阴阳相互吸引阴阳的相互吸引是与阴阳的相互排斥相对而言的,是指阴阳双方相吸相抱而维系它们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阴阳的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都是古人在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及人体自身的观察和体悟中获得的认识,即《易传·系辞下》所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如动物的雌雄阴阳,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

阴阳的相互排斥缘于阴阳的对立,而相互吸引则维系阴阳的统一。

因此,阴阳双方的相互吸引是维系阴阳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纽带。

如《素灵微蕴·藏象解》说:“阴阳互根:……盖阴以吸阳,故神不上脱;阳以煦阴,故精不下流。

阳盛之处而一阴已生,阴盛之处而一阳已化。

故阳自至阴之位而升之,使阴不下走;阴自至阳之位而降之,使阳不上越。

上下相包,阴平阳秘,是以难老。

”指出精属阴,神属阳,阴阳相互吸引,上下相抱,维系阴阳协调平衡,则“精神乃治”,健康长寿。

《寓意草》说:“阳欲上脱,阴下吸之,不能脱也;阴欲下脱,阳上吸之,不能脱也。

”指出阴阳的相互吸引能维系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

若阴阳双方因某种原因而导致相互吸引的机制被破坏,如阴阳双方中一方过于虚弱而不能吸引另一方,则可导致另一方的脱失,临床上可见阳脱或阴脱的病证。

如此,则阴阳双方不得相互维系于一个统一体内,阴阳互根的关系完全被破坏,终致阴阳离决而病势垂危,甚或死亡。

阴能吸引阳,阳能吸引阴,阴阳双方通过自身具有的相互吸引维系其双方统一的思想,是符合现代辩证法认识的。

2. 睡眠的意义?(20分)答:睡眠的作用有补充人体的能量,增强自身抵抗力,促进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使人体得到充分的休息等。

睡眠对于保护人的心理健康与维护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极其重要。

1、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的主要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