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没有可靠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与环境问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报告称,“使用抗虫或抗除草剂的作物并没有减少农场中植物和昆虫整体多样性,抗虫作物的大田甚至还会有更多的昆虫多样性。

” 没有证据表明大斑蝶种群数量的减少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相关。

尽管基因漂移(基因从转基因作物到野生近缘物种)已经产生,但没有实例证实这种转移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

转基因作物的增产潜力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影响更大。

一些新的作物改良技术可能会增加产量的增长率
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是一家美国科学家组成的荣誉性自治、非营利组织,由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美国国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美国国家医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组成。

它们分别于1863年、1964年以及1970年成立。

该组织在科学、技术与医学领域为美国政府提供政策建议。

这份报告受美国农业部等机构的基金支持。

资助者不包括从事转基因育种的孟山都、杜邦等农业生物技术公司。

朱作言是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成员,也是2016年最新一届委员会的成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就转基因问题,接受专访时表示,准确地说,人们常说的转基因,是一种分子杂交,或分子杂交育种。

他进一步解释说,传统的杂交育种是两个物种、品种进行杂交,引入成千上万个基因。

而转基因,或叫分子杂交育种技术,唯一的不同是用一个基因去和另一物种或品种杂交,引入的是唯一一条基因,更精准高效。

2016年7月初,全球100多位诺贝奖获得者联合发表公开信,支持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农作物,重申其安全可靠。

中国科学院发布过关于支持转基因的声明,专门发布过,院士们发表的
我们在媒体上也能看到一些专家学者说转基因是安全的,但是老百姓好像不买账。

朱作言:专家越说,他越不买账。

我看过相关的研究文章,一种社会人的心理,对主流的声音听不进去,越是非主流的声音,越是听得进去。

朱作言:我个人的观点是,不管政府态度怎么样,反转的态度怎么样,我们不看现在,过20年后,回过头来看,这是一场笑话。

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就是这样。

布鲁诺、哥白尼、伽利略,当时他们有人受到宗教的迫害,有人被烧死,现在看来,他们是被冤枉的,当时的愚昧造成的。

我们看近代一点的例子,四十年以前,那时候试管婴儿,第一个试管婴儿出来的时候,全世界舆论口诛笔伐。

现在呢,试管婴儿有多少,据说通过试管婴儿出生的人口接近上千万。

这也就几十年的事情。

转基因这个问题用不着这么久,我想,再过二十年回头来看这场争论,一场笑话!这就是科学和科学的进步,最后是不可阻挡的。

但是在一段时间内,它会受很多委屈,被暂时封杀。

美国90%以上大豆的种植是转基因,这封杀得了吗?让他们回过头种传统大豆?根本不可能。

情形一:将一种食品的基因转入另一种食品
澎湃新闻:即使是吃了转基因食品,食品中转的那个基因,也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吗?
朱作言:不能这么说,“转基因”这个词太泛了。

首先我们要看转什么基因。

比如说黄金大米的基因,转的是维生素A前体类胡萝卜素的基因。

类胡萝卜素,实际上,人们从别的地方也吃得到,吃药也能摄入。

维生素A嘛,对人体就没有影响。

把这样一个基因转到大米中去,大米本来不含类胡萝卜素,现在含了,像其他的胡萝卜一样,有了这种营养成分了,你说这有什么影响?
朱作言:科学的实验证明,第一,人对这种蛋白没有反应。

吃了之后,这种蛋白不会对人产生(副)作用;第二,转进去后,它在稻米中含量极少、极少、极少,非常微量。

微到什么程度呢?
根据田间害虫的情况,可以使用农药,其中一种很有效的农药就是这种抗虫蛋白农药。

农民们在田间喷洒的时候,天女散花一样,拼命洒,空气中都是。

这时候,喷药的人接触的量,是稻米中的成千上万倍。

没有人担心这件事,也没有哪个人担心农民使用这个农药会对身体不好。

但这个(转基因)水稻中有几百万分之一的含量,有人倒关心起来了。

当然有些人就讲,科学证明了“第一年、第二年我吃了没有(副)作用”,那第三年呢?
这就有点儿胡搅蛮缠了。

澎湃新闻:为什们说是胡搅蛮缠?
朱作言:现有的科学都证明没有问题了,你说未来有没有问题。

那我可以说,现在任何一种东西,比如说,开发出来的野菜啊,很多时髦的绿色的食品,比如说以前不吃的树叶啊、或者草啊,变成了新的市场产品。

有谁做过实验?没有任何人做过实验。

这反而被当做绿色食品来推广。

我也可以来问一下,“好,你今天吃了,没有(副)作用;那吃了两年以后,有没有(副)作用,对后代有没有(副)作用呢?”照样可以问这个问题。

这些问题,相当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