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老年医学模拟诊疗题病例1病情简介:患者:姓名:田×,性別: 女,年齡: 86岁,职业:离休干部,婚姻:丧偶。
主诉:进行性加重的记忆力减退伴反应迟钝5年,寡言少语1月。
现病史: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记忆力减退,初为近事遗忘,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反应迟钝,近1月出现寡语少言,不愿活动,但无肢体活动障碍,行走时步态缓慢,偶有胡言乱语,生活不能自理,不肯吃饭,进食量明显减少,进食时有呛咳,体重在最近3月内减轻3千克,睡眠有昼夜颠倒。
目前口服阿司匹林、氨氯地平、多奈哌齐、茴拉西坦、辅酶Q10、金水宝、银杏叶片等药物。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最高180/100mmHg;4年前发现左上肺癌,手术切除左上肺;否认有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全身慢性疾病史。
个人史、家族史:父亲有高血压史,子女身体健康。
体格检查:T36.8℃、P72次/分、R16次/分、BP120/70mmHg体重47千克,神志清楚,能简短应答,回答多不切题,消瘦体型,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步态缓慢。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1. 血常规:白细胞9.3*109/L、N0.72、HB105g/L、PLT274*109/L,2. 生化:白蛋白28g/L、前白蛋白0.07g/L、肌酐128umol/L、总胆固醇3.6 mmol/L、低密度胆固醇1.8mmol/L、甘油三酯1.1mmol/L、血糖:5.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3. 肿瘤指标:CEA64ng/mL;4. 甲状腺功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正常;5. CT:头颅:脑萎缩;胸部:左上肺切除术后改变,多发纵隔淋巴结肿大。
问题:1.老年综合评估适合于哪些患者?该患者应做哪些方面的评估?2.该患者可能存在的老年综合征?3.简述老年期痴呆的治疗目标。
参考答案:1.老年综合评估的目标人群:有多种慢性疾病,多种老年问题或老年综合征,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能通过CGA和干预而获益的衰弱老年患者;而健康老人或严重疾病的患者(如疾病晚期、严重痴呆、完全功能丧失)不适合做。
按照现代医学模式:从生理(生物)方面(包括躯体、老年问题、用药)和心理(包括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包括居住环境、患者经济条件、社会家庭支持情况、照料者的负担)等多层面对老年患者进行评估。
2.存在的老年综合征:老年认知障碍、老年性抑郁、营养障碍、失能、多重用药、跌倒高风险等。
3.治疗目标:(早期)改善认知功能,抑制和逆转痴呆;(中期)延缓或阻止痴呆的进展,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晚期)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存期,并减少看护者的照料负担。
病例2病情简介:患者林**,男,72岁。
因诊断为“冠心病”入院。
患者10年前诊断为冠心病,平时口服药物治疗,无明显心绞痛发作,6min 可步行450米,跑步30米则感胸闷、气急。
近期患者胃纳可,无体重减轻。
患者有高血压,目前口服降压药物,血压平稳;有房颤,服用华法林治疗。
否认糖尿病、脑卒中、COPD病史,否认消化性溃疡病史,无手术外伤史。
查体:T 36.4℃、P 75次/分、R 16次/分、Bp125/70mmHg,神志清楚,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5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5*109/L、N0.66、HB125g/L、PLT234*109/L,大便隐血试验阴性,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正常,肿瘤指标正常,INR2.4,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改变,腹部CT未见异常,心超:心脏各心腔在正常范围,EF53%。
问题:1患者担心肠癌,是否需要结肠镜检查?2患者肠镜检查发现升结肠肿物,病理报告提示腺癌,普外科会诊建议手术,患者担心手术风险,应当如何评估?3围手术期的抗凝是否需要调整?参考答案:1应该做。
因为对于结肠直肠癌(CRC)筛查:结肠镜或每年免疫组化大便潜血试验(FOB)检查是结肠直肠癌的优先筛选方法。
肠镜检查正常者没必要再进行FOB检查,除非患者有症状。
对于50-75岁成人应常规筛查;76-85岁根据个体情况决定;86岁以上则不推荐。
2评估:2.1首先判断患者冠心病目前尚属稳定,无需优先处理心脏问题;2.2而后,患者进行的是腹腔手术,属于中等风险手术,需要看活动耐量,患者短距离跑步有症状,活动耐量受限(<4梅脱);2.3因此,需要进一步评估5条临床风险因素:曾有或目前有代偿性心力衰竭、有缺血性心脏病病史、有脑血管病病史、有糖尿病、有肾功能不全,该患者有1~2个风险因素,可以手术。
(并建议在围手术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3调整抗凝治疗:3.1术前:至少在手术前5天停用华法林;在停用华法林2天后,即第3天使用低分子肝素;最后1针低分子肝素在术前12小时前使用;保证手术当天的INR<1.5;3.2术后:术后12小时以后再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的同时使用华法林,INR达到治疗范围后停用低分子肝素。
病例3病情简介:患者朱**,女,82岁。
因“1月内反复跌倒3次”入院。
患者平时独居,生活自理;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平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0.1 qd、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 qd、格列喹酮片60mg qd、普伐他汀片20mg qn、艾司唑仑片2mg qn。
查体:T 36.4℃、P 70次/分、R 15次/分、Bp110/60mmHg,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7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
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两侧巴彬斯基征阴性。
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8.2*109/L、N0.66、HB115g/L、PLT234*109/L;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正常;空腹血糖:5.6mmol/L,糖化血红蛋白5.2%。
问题:1作为老年综合评估常规的药物筛查,应当建议患者停用哪些药物?2作为常规躯体评估的一部分,测得患者小腿围:25cm,优势手握力:13kg,6米步行试验:0.75m/s,且患者基本不外出活动。
应当考虑患者存在何种老年问题,以及目前推荐的干预意见?3需要告诉老年人一旦发生跌倒,当如何起身?参考答案:1患者诊断“老年跌倒”入院,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包括:精神类药物: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催眠药、抗惊厥药、安定;心血管药物:抗高血压药、利尿剂、血管扩张药;其他:降糖药、NSAIDs、多巴胺类药物、抗帕金森病药等。
因此该患者应该停用艾司唑仑片;可以暂停硝苯地平控释片,监测血压,如果血压维持在140/90mmhg以下,可以停用降压药物;格列喹酮片可以减量以减少低血糖风险。
2患者存在肌肉减少症和衰弱症。
干预推荐意见:运动(抗阻运动及有氧运动均可)结合足量的蛋白质、能量摄入是防治肌肉减少症的关键措施,25-羟维生素D水平下降时需补充维生素D。
3一旦跌倒:3.1如果背部先着地,应弯曲双腿,挪动臀部到放有毯子或垫子的椅子或床铺旁,然后使自己较舒适地平躺,盖好毯子,保持体温,如可能要向他人寻求帮助。
3.2休息片刻,等体力准备充分后,尽力使自己向椅子的方向翻转身体,使自己变成俯卧位。
3.3双手支撑地面,抬起臀部,弯曲膝关节,然后尽力使自己面向椅子跪立,双手扶住椅面。
3.4以椅子为支撑,尽力站起来。
3.5休息片刻,部分恢复体力后,打电话寻求帮助——最重要的就是报告自己跌倒了。
病例4病情简介:患者张**,男,82岁。
因“咳嗽、咳痰3天,发热1天”入院。
患者3天前进食呛咳后出现咳嗽、咳痰,昨日出现畏寒、寒战,痰量增多,痰色转黄,无力咳出。
患者6年前发生脑梗塞,导致失语、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近年来逐渐呈现木僵状态,进食有呛咳。
既往有高血压,目前不服药,血压平稳。
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消化性溃疡病史,近年来无手术外伤史。
入院时查体:T 38.8℃、P 105次/分、R 26次/分、Bp120/70mmHg,神志清楚,急病面容,呼之无反应,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以闻及湿罗音,心率105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
四肢肌力检查不能合作,肌张力增高,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
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15*109/L、N0.86、HB105g/L、PLT334*109/L,肝、肾功能正常,血浆白蛋白:24g/L、前白蛋白0.5 g/L,凝血功能:INR1.15、D2聚体1.58mg/L,CT:右侧额颞叶软化灶、两侧基底节及脑干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脑萎缩、肺气肿、右下肺炎。
问题:1本患者肺炎经验性治疗需要覆盖那种病原体,依据是什么?2该患者如果入住老年科,是否考虑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依据是什么?3患者如何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参考答案:1本患者肺炎经验性治疗需要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因为该患者神经系统损害后存在吞咽困难,有明显误吸存在,老年人吸入性肺炎致病菌需要考虑金黄色葡萄球菌。
2该患者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风险患者,应该立即进行预防性治疗,因为依据Padua评分系统该患者至少存在:活动量减少(3分)、≥70岁(1分)、缺血性卒中(1分),合计5分,而≥4为高危,应接受预防性抗血栓治疗。
3该患者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理应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首选口服营养补充(ONS),该患者脑梗塞后出现球麻痹,不适合,可以予管饲,短期(1月以内)可以通过鼻胃管进行,长期管饲有条件的话可以经皮胃造瘘(PEG)或经皮小肠造瘘(PEJ)。
此外患者在急性应激状态下可以短期予以肠外营养,但要及时转入肠内营养。
病例5病情简介:患者王**,男,96岁,因“无尿2天”入院。
患者系退休工人,丧偶,有1子,其全家居留加拿大,有1女在本市,现年72岁,体弱多病。
患者长期入住护理院,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前列腺增生症;14年前发现结肠癌,予手术切除肿瘤,未作化疗;11年前发生脑梗塞,导致卧床不起,并渐呈木僵状态,予胃管鼻饲。
目前使用的药物: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尼莫地平、金水宝、非那雄胺、格列美脲、氨氯地平、美多芭。
查体:T 37℃、P 85次/分、R 20次/分、Bp120/60mmHg,体重46千克,消瘦体型,贫血貌,呆滞,呼之无反应,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底可以闻及少许湿罗音,心率96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
舟状腹,肝脾肋下未扪及,下腹部膨隆,叩诊呈浊音,肠鸣音减弱。
双下肢轻度水肿。
骶尾部见Ⅱ期压疮。
四肢屈曲畸形,关节变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腓肠肌明显萎缩,肌张力增高,两侧巴彬斯基征阳性。
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9.3*109/L、N0.72、HB85g/L、PLT274*109/L,生化:白蛋白24g/L、前白蛋白0.04g/L、肌酐228u mol/L、总胆固醇2.6 mmol/L、低密度胆固醇1.3mmol/L、甘油三酯0.5 mmol/L、血糖:5.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2%,肿瘤指标:PSA26ng/mL、CEA20ng/mL,进一步CT检查:右侧额颞顶叶软化灶、两侧基底节及脑干区多发腔梗、脑萎缩、两侧硬膜下积液、脑积水,右下肺占位、两侧胸腔积液,尿潴留、前列腺肥大、周围带见结节病灶,肠腔内见大量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