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增加争议与分歧意见版本 关于一起房屋权属确权纠纷案件的认定标准
增加争议与分歧意见版本 关于一起房屋权属确权纠纷案件的认定标准
在原告等候领取《房屋所有权证书》期间,原告从房管局处知悉,因被告B(湖北人士)与被告A之间产生民间借贷纠纷,被告B提出了财产保全,涉案房屋被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查封。
因原告不服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查封的判决,故向不动产所在地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认定位于市区街11号楼1101号房屋所有权属于原告所有。
民事诉讼:是指民事争议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裁判民事争议的程序和制度。
理由是原告向被告购买了房屋,已经支付了全部购房款,并已实际居住,法院应以财产的现状为衡量标准,确认产权的归属应为原告所有。
另一种意见是保护被告B的合法权益。
理由是被告A与被告B存在事实债务纠纷,故保障被告B权益的最大化,也是合理的。
案件分析
1.所有权的概念:是一项财产权利,它是指房屋所有人依照法律规定,对自己的房屋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占有,是指房屋所有权人对房屋在事实上的支配或控制权;使用,是指房屋所有人按照房屋的性质和用途对其加以利用;收益,是指房屋所有人依法获取利用其房屋而产生的利益;处分,是指房屋所有人对自己的房屋按自己的意志进行事实上或法律上的处置,使自己丧失房屋所有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笔者认为,从促进交易原则和维护善意一方既得利益考虑,应倾向维护购房者(此案原告)的合法权益,承认其房屋所有权归属。购房人是善意第三人,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但须包括如下条件:
房屋权属登记:是指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房屋所有权以及上述权利产生的抵押权等房屋他项权利进行登记,并依法确认房屋产权归属关系的行为。房屋产权登记应遵循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有范围的土地使用权权利主题一致的原则。
适用相关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案件焦点
1.原告是否对该房屋享有所有权?是否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并依法要求解除查封?
2.从法理上来说,本案应倾向维护哪一方的权利?
3.在本案,哪方是适格被告?本案属于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
争议与分歧意见
此种情况下,共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是原告对该房屋享有所有权,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并依法要求解除查封,此种情况下,倾向保护购房者(原告)的权利。
财产保全制度目的是当事人为了获得司法救济,这种司法救济是通过法院判令一方当事人履行一定的义务来实现的。这种判令是依一定的事实和法律依据而作出的,只是法律保障。而被判令履行一定义务的一方当事人的履行能力,则涉及判决能否实现,能否实际达到当事人所期望的法律救济的目的的现实保障。如果在诉讼过程中,甚至在诉讼前,一方当事人已预感到自己将要被判令履行一定义务,为了逃避将来可能履行的义务,将要交付的货物、资金隐匿或转移挥霍,不管其行为怎样的不合法,毕竟会造成将来重奖的判决不能执行,这样判决也就成了一纸空文,诉讼目的最终难以实现,诉讼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成了空话。诉讼保全制度就是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使法律的权威,法律对当事人合法权益保护的承诺最终落到实处的有效的制度。
相关法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之相关规定:
第60条:“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
第61条:“以出让或者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在依法取得的房地产开发用地上建成房屋的,应当凭土地使用权证书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核实并颁发房屋所有权证书。”
鉴于本案原告已经支付了全部购房款,并实际占有、使用涉案房屋。且原告与被告A也已向房管局办理完毕房屋权属转移登记过户手续,原告在涉案房屋查封前未能获得房屋权属证书的原因仅在于房管局所规定的行政时限,而并非原告过错导致。此外,原告事先不知二被告存在债务纠纷,现因二被告的行为,导致涉案房屋被冻结,原告无法享有既得权益,其责任并不在于原告,故原告应对涉案房屋依法享有所有权,即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并要求法院依法解除查封。
关于一起房屋权属确权纠纷的认定标准
学号
姓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案由
房屋权属确权纠纷案
案情简介
2007年8月,被告A(湖北人士)将位于市区街11号楼1101号房产卖与原告。8月17日,原告向被告A支付了全部购房款,同时,被告A亦将涉案房屋交付于原告,原告开始进行装修并实际占有、使用涉案房屋至今。
2007年8月20日,原告就涉案房屋向市区房屋管理局(下称“房管局”)申请办理房屋权属转移过户登记手续,同日,房管局告知原告在一个月(即2007年9月20日)后,到其处领取涉案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书》。
2、鉴于本案涉及到财产保全与房屋产权登记效力之间的权利保护的认定取向。另外对于房主的确权之诉,不同法院有不同的做法。笔者认为,其中最难之处是应该倾向维护谁的合法权益。
财产保全制度:是指在诉前或诉中,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的标的物作出强制性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作出的判决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的法律制度。
其一,必须是购房人事先不知其出售人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情况下购买其房屋;
其二,购房人已付清出售房屋的全部款项;
其三,双方已经办理完毕房屋权属转移过户登记手续。
只要购房人符合上述条件,那么该出售房屋就应由购房人持有所有权,且同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经笔者查阅相关案例,认为本案既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权利人和合法权益,也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来进行维权,还可以通过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途径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