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货梯基础施工方案

人货梯基础施工方案

目录一、概述 (3)1.1 工程概况 (2)1.2 结构类型 (3)1.3 机械使用概况 (3)1.4 设计说明 (4)二、编制依据 (5)三、基础验收要求 (5)四、基础施工 (5)五、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6)六、应急预案 (14)七、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21)八、附图 (27)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案一、概述1.1、工程概况本项目为享海度假公馆(高层住宅5#、6#楼及地下室),地下1层,地上高层住宅33层,总建筑面积约49216.36m2 ;建筑总高度:5#楼为99.40米,6#楼为99.40米。

高层住宅5#、6#楼首层层高为5.25m,标准层层高为2.95m。

5#、6# 楼设计标高士0.00相当于绝对标高7.500m。

1.2、结构类型本工程5#、6#楼为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属丙类抗震建筑,按度抗震设计,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1g, III类建筑场地。

高层住宅基础为桩筏板基础,采用锤击预应力管桩,以①-7层砾砂作为桩基础持力层,桩径?500,桩长约32m桩,且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m,为摩擦端承型桩。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2000KN。

1.2结构类型基础为预应力管桩基础,主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

1.3机械使用概况拟使用2台人货梯,全部采用佛山市聚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暂定)生产的SC200/200型双笼人货电梯,计划全部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安装高度最高为99m。

1.4设计说明据升降机说明要求,首层楼面设计活荷载不小于10KN/m 2,室外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5MPa。

本项目地下室顶板设计荷载为20KN/m 2,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要求及人货梯基础面积,根据图纸设计,5#楼、6#楼每栋初步拟各安装1台,5#楼人货梯定在5-8轴~5-10轴交1/F轴;6# 楼人货梯定在6-6轴~6-10轴交16轴,具体定位详施工升降机定位平面图。

采用的人货梯为京龙机械SCD200/200 型,吊笼规格(长X宽X高)为3200x1300 X2400 ,附墙架型号为H型,每节高度约1.508m ,共66节(以最高算),高度99m。

吊笼自重2X15kN,双对重0kN,外笼自重14.8KN,最大载重量为20 X2KN。

本工程外用人货电梯计划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若利用地下室顶板作为外用人货电梯基础,则应事先提请设计单位对该部位进行配筋加固设计处理,并且在施工前做好地下室顶板回顶措施。

初步设计人货电梯基础尺寸:4500 X6000 X300mm,底面筋? 12@200 双层双向钢筋,马凳筋形状详大样,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落在地下室顶板上的人货电梯不设垫层。

顶板下钢管支撑纵横间距为0.6m,支撑范围尺寸为6000 X6000,步距为1.2m,上托螺栓伸长不得超过0.3m并设100 X100 木方(或双条60 X80木方拼制)顶住顶板,下部设置50mm厚垫板。

预埋人货梯底座(电梯的底座采用M24 X230的螺栓进行连接,注意调平底座的水平度,使底座水平度达到0.2%,予紧力为350N M ),基础砼浇筑后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设备的安装,基础表面平整,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0mm(基础做法详见附图)。

升降机基础注意事项:1)基础周边做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基础。

2)升降机基础按长边与墙体平行方式布置,离首层墙体0.9 ~1.5m。

3)埋设避雷接地装置。

3 )混凝土浇捣后对地脚螺栓进行校正。

4)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进行施工电梯安装。

人货梯附墙楼层分别为六层、九层、十二层、十五层、十八层、二十一层、二十四层、二十七层、三十层、复式上层。

二、编制依据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 -2011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8)《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9)《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 )10 )北京市中建恒基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享海度假公馆二期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三、基础的验收要求1、升降机基础按使用说明书中的标准要求制作安装,预埋框必须用水平仪调平并与基础钢筋连接。

2、防雷接地装置的埋设与主体结构的接地装置连通。

3、预埋框四个基准点平整度(水平高差)WL X1/1OOO(L为两点间的距离,单位为米)。

4、基础验收资料必须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公司签字认可。

5、只有当基础达到设计强度并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操作,禁止使用不合格产品。

四、基础施工1 、按建筑物轴号或柱位详细定好升降机机位置,在地下室顶板准确放好线,并在地下室负一层安装6m X6m范围内的满堂红支顶,钢管纵横间距0.6m ,步距不得超过1.2m ,底板应清理干净,保持平整。

底部离地200mm 处设置纵横扫地杆。

顶部采用100 厚木楞与楼板压紧,用可调支托锁稳顶紧。

立杆用50mm 厚木垫板垫起,不能直接落在地下室底板上。

支架四边与中间立杆都设置一道剪刀撑。

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在施工完毕拆除人货梯后,方可拆除人货梯基础支撑。

2、人货电梯基础表面应平整,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0mm 。

五、安全质量施工措施1、钢管支撑施工时,注意保护好成品,不得破坏成品。

2、施工前务必清理干净地下室。

地下室要保持通风状态,不可住人,不可当临时设施用等。

3、地下室较为阴暗,施工时需匹配专门照明用品。

4、若需要用电,必须专业电工拉设电线,不可私接。

5、施工升降机周边不可堆放较多集中荷载。

6、钢管支撑施工由专业架子搭设班组施工。

7、做好“三宝”工作。

8、必须保证每根钢管顶实,不存在松动空隙,才能保证整体良好的卸力作用。

六、应急预案一)、危险源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人货电梯施工事故主要有:1 、人货电梯作业中突然安全限位装置失控,发生撞击护栏或坠物,或违反安全规程操作,造成重大事故(如倾倒);2、 自然灾害(如雷电、强降雨、暴风雨等)对设施的严重损坏。

3、 施工电梯安装和拆除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

4、 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或线路发生严重漏电。

5、 其他作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 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

(二)、应急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组长:邱余全(三)、应急准备除了应急组织机构的确立,还应作好如下应急准备1、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应急物资主要有:断 电 组 抢 救 组 突 击 组 警 戒 组 联络组①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②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③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④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⑤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车,该车轮值班时不应跑长途。

2、教育、训练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项目部应对抢险人员进行必要的抢险知识教育,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包括应急内容、计划、组织与准备、效果评估等。

3、互相协议项目部应事先与地方医院、宾馆建立正式的互相协议,以便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

四)、应急响应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

由项目部质安部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

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向建设局安监站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1)值班电话:项目部实行昼夜值班制度,各组长的手机保持畅通。

(2)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3 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人员,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 、110 等求救电话。

(3)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 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

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

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

由项目部质安部在30 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

(4)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

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五)事故应急措施通讯联系:1、火警电话:119 ;2 、医疗救护:120 一)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措施:1.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暧、平卧、小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 度左右。

2.遇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4.有骨折的伤员,应初步固定后再搬动,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部位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5.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6.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暧。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一般伤口小的止血,先用生理盐水冲冼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