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经济学复习资料-考试专用

网络经济学复习资料-考试专用

第一章1、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如何?答:第一:网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以传统经济的高速发达为基础。

网络经济不是空中楼阁,它得以产生和扩张的基础和平台是传统经济的高度发展,这也正是网络经济首先出现在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的原因之一。

传统经济的高度发展,不仅为网络经济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装备,而且伴随着传统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消费能力和需求水平的不断增加与传统经济的供给手段不协调,从而产生了对网络经济的市场需求。

第二:网络经济不断向传统工业经济渗透,从而大大提升了传统经济的活力。

如电子商务的出现使企业间的交易实现电子化和直接化,使企业组织边界不断扩大、管理结构更能适合快速变化的环境、管理效率更高。

通过互联网技术、使传统经济信息的传播更及时,缩短了生产周期、加快了新资本的循环速度、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2、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什么是网络经济学?)答:网络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其主要研究在网络经济下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以及网络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现实经济问题。

3、试述网络经济从哪些方面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的运作方式?答:第一:网络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方式,出现了虚拟企业,网络市场、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等新的经济现象。

第二:经济网络化、全球化导致经济发展的高度开放,从而要求主权国家增强政策的调控能力,善于在不避免外部冲击下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经济目标。

第三:网络经济促使金融与贸易的一系列变化。

网络经济将使300年来形成的传统银行结构被现代化信息技术所打破,出现了网上银行、网上证券交易公司、网上保险公司,导致银行的性质、职能的转变,货币理论、货币政策调控、金融风暴及其监管都受到影响。

电子商务的出现给传统贸易方式带来极大的挑战。

第二章1、图示说明:在网络经济的完全竞争下,网络的聚集效应有两种情况,似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产生新的市场均衡状态。

答:第一种变化是潜在的分散需求被聚集起来。

如图所示(书本P30 2-2),由于需求曲线被这种聚集作用向右上方拉动,于是产生了新的均衡点B3.第二种变化是网络经济可能提供了很多新的市场机会。

比如,有些产品可能因为需求量非常少而没有厂商愿意生产,但是由于网络把分散的需求集中起来,于是开始厂商生产这种商品。

2、图示并说明:在网络经济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大规模量身定制的推动下,需求曲线变得富有弹性,供给曲线也发生了变化,可以获得更多的厂商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答:如图所示(书本P31 2-5),在非网络经济的条件下,由于量身定制产品的价格昂贵,所以其需求弹性很小,均衡点在T1.由于网络经济的推动,需求曲线变得富有弹性,这是供给曲线也发生了变化,均衡点是T2.这是由于边际成本的降低,在T2是、点可以获得更多厂商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第三章1、网络经济下企业的类型及其各自的变化。

答:类型:①传统企业在网络经济下的重塑;②因网络的出现应运而生的企业。

各自的变化: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将由金字塔式的三角型向扁平式型或以专家为主的信息网络型组织转变:(1)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及逆行根本性地再思考和彻底性地再设计,而从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改善。

(2)企业业务外包:企业的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3)企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化企业必须成为学习型组织并加强对知识的管理。

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中,最成功的是懂得如何学习的企业。

学习型组织不仅强调学习,而且同样注重创新第四章*1、虚拟企业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答:虚拟企业:市场出现新机遇是,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同时对付其他的竞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信息网络的基础之上的共享技术和信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的、互利的企业联盟体。

2、网络经济下,企业成本会发生哪些变化?答:网络以及基于网络的制造会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3、企业为什么会代替市场?起决定因素是什么?科斯在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时指出,企业之所以会取代市场是因为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企业比市场更有效率。

因此,企业的产生与存在一级企业代替市场,其决定因素在于交易费用的节省。

而企业之所以不能完全取代市场和企业增长的极限也在于交易费用的节省。

第五章1、为什么说网络经济中三个著名定律被认为造成收益递增的主要因素?答:(1)梅特卡夫定律。

该定律认为网络的价值等于其节点数的平方。

所以网路上联网的计算机越多,每台计算机的价值就越大,其“增值”以指数关系不断变大。

(2)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说的是计算机硅芯片的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翻一番,而价格减半。

该定律30多年来一直运行良好,反映了这位英特尔公司钱总裁的敏锐洞察力。

(3)达维多定律。

达维多定律认为进入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能够自动获得50%的市场份额,所以任何企业在本产业中必须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

英特尔公司的微处理器并不总是性能最好的、速度最快的,但它几乎总是新一代产品的首家推出者。

2、什么是马太效应?什么是正反馈效应?正反馈效应的实质是什么?答:马太效应: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弱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我强化,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在极端的情形下,甚至可能导致“赢者通吃,输家出局”的局面。

正反馈效应:当企业的产品投入市场以后,如果获得好评,去的市场一定的市场份额的小幅度增长之后,能引起企业效应的递增,从而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上升,形成所谓“大者恒大”、“胜者通吃”的市场结构。

正反馈的实质:规模效益递增3、是否在前网络经济时代的经济就不存在正反馈性呢?是否网络经济下的“正反馈”可以无期地一直持续下去呢?答:即使没有网络,很多的产业同样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的阶段。

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其规模收益有一个从递增到不变再到递减的过程,因此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有一个最优生产规模。

我们说网络经济下企业的生产存在规模递增情况,并不是说规模收益可以无限期的递增下去,而是说由于网络的广泛渗透,规模收益更加明显和持久,使得企业最优规模有可能达到整个行业的规模。

4、什么是供应方规模经济?什么是需求方规模经济?为什么网络经济下加强了正反馈效应?答:供应方规模经济:因供给方生产要素的增加导致的收益递增。

需求方规模经济:由于需求量的增加而引起的收益递增。

网络经济加强了正反馈效应的原因:(1)网络经济下正反馈的来源是需求方规模经济和供应方规模经济有机结合,加强了正反馈效应。

(在网络经济之前,大部分正反馈的来源是生产的规模经济:大公司通常有更低的单位成本,这种正反馈成为供应方规模经济。

尽管有供应方规模经济,但是大公司从来就没有完全占据整个市场的时候,基本的市场结构是寡头形式,这是因为基于生产的规模经济通常在远远低于主宰市场的水平时就耗尽了。

在网络经济中,需求方规模经济和供应给规模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了,结果就是“双重作用”——需求方的增长既减少了供应方的成本,又使产品对其他用户更具吸引力——进一步加速了需求的增长,结果是加强了正反馈效应。

)(2)三大定律被认为是造成收益递增(正反馈效应)的主要因素。

(例如在梅特卡夫定律中,每一个新上网的用户都因为别人的联网而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交流机会,联网的用户越多,网络的价值就越大。

摩尔定律实际上市学习曲线,说明随着产出的增加,厂商不断改进它的生产,结果单一产品的成本不断下降。

学习曲线最初是在飞机制造业中发现的,现在只要被认为在IT的硬件业中发挥巨大作用。

达维多定律说明网络经济中的主流化现象。

)第六章1、概念解释答:世界中,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次要的或暂时的优势或是一个看似不相干的事件都可能对最终的市场资源配置产生重要而不可逆转的影响。

(路径依赖的重要特征:①历史的重要性;②不可逆转的选择。

路径依赖概念的一个关键判定就是具有“被历史事件锁定”的特征,尤其当这些历史事件并不重要时路径依赖的特点就更为显著。

能是一种技术、产品或是标准)转换到另一个系统的转移成本高到转移不经济,从而使得经济系统达到某个状态之后就很难退出,系统逐渐适应和强化这种状态,从而形成一种“选择优势”把系统锁定在这个均外的成本(即两种产品是相互兼容的)当某一家公司在网络中掌握着“瓶颈环节”,通常也叫做“基础设施”,别的公司要想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必须要通过这个瓶颈环节,连接到这个基础设施上的时候,就出现了互联,互联实际上也是兼容的一种。

2、网络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有哪些?答:网络具有外部经济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自身的系统性、网络内部信息流的交互性和网络基础设施长期的垄断性。

网络外部性影响的因素:网络的规模、网络内不物质流动的速度。

(网络规模越大,网络外部性越明显,并且在网络规模超过一定数值时,外部性就会急剧增大,即梅特卡夫定律。

同时,网络内部物质流速越大,外部越经济。

)3、解释网络外部性与正反馈之间有何关系?答:(1)网络外部性是网络经济中正反馈的原因(2)网络外部性和正反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反馈并不是一个网络经济下出现的新事物。

网络外部性到正反馈还需要一些条件:①需要成本优势;②网络外部性要引发正反馈过程,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就是临界容量。

*4、传统经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网络经济下有何变化?答:由于网络外部性的作用,网络越大就越具有吸引力。

这就会使更多的用户与网络连接,并带来更多的直接和间接网络效应,增长孕育了进一步的增长。

正反馈产生了一种“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弱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自我强化,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在极端的情形下,甚至可能导致“赢者通吃,输家出局”的局面。

QWERTY键盘之所以成为标准是因为它比其他可能的设计更为之效。

实际上,这种配置的设计是为了减速打字速度,因为早期的打字速度总是卡住,使这种低效的设计无处不在的历史事件是雷明顿缝纫机器公司设定用QWERTY配置来制造打字机。

①、通过这个案例,选用路径依赖、锁定、标准、兼容、互补、互联理论说明?②、这个理论是什么?案例二当CP/M.DOS与Microsoft在市场中竞争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时,DOS系统通过与IBM 公司的联手而取得了竞争优势——装备了DOS系统的IBM计算机的销量大大增加,并使软件商品倾向于用DO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以方便使用软件。

案例三在早期的录像机市场上,存在着两个技术标准的产品:索尼公司的Betanax和松下公司的VHS第七章1、简述产业经济学结构—行为—绩效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观点有何不同。

答:结构—行为—绩效学派认为,一个完全垄断的厂商可以通过策略性行为组织潜在竞争者进入该产业,从而操纵整个产业的产量和价格,垄断者提供更低的产量并向消费者索取更高的价格,由此使整个社会福利受到损害,但垄断者在长期将获得超额垄断利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