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南博职业技术学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座位号:年级:12级专业:所有专业科目:语文(本卷共五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题号 1 2 3 4 5 6 总分得分注:单项选择题的六个小题的答案填在表格内。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面选项中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幽咽(yè)墓冢(zhuó)钟鼓馔(zhuàn )玉B、戏谑(nuè)伺(cì)候羽扇纶(lún)巾C、红绡(xiāo ) 昧心(mèi ) 苌弘化碧(cháng )D、暮霭(ǎi ) 两靥 (yàn) 远离尘嚣(xiā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幽辟旋律弥望精皮力竭B、班驳羞涩凄宛强弩之末C、冷陌和协迷茫饱经忧患D、酣眠惆怅寂寥晨光熹微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叶子底下是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这里,逼人的朴素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
A、静静遮蔽热烈禁止B、脉脉荫庇深沉禁锢C、静静荫庇热烈禁锢D、脉脉遮挡深沉限制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A、《建国大业》在我市上映时,电影票极其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也是凤毛麟角。
B、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他的故乡肯尼亚,人们更是载歌载舞,弹冠相庆。
C 、这次世界博览会上,展出的都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科技文化产品,参观的人们趋之若鹜,纷纷涌向各个国家的展厅。
D 、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锲而不舍,孜孜以求。
5、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爱这土地》——现代诗——蒋海澄 B 、《念奴娇·赤壁怀古》——唐诗——苏轼 C 、《窦娥冤》——元杂剧——关汉卿 D 、《雷雨》——话剧——曹禺6、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的一项是( )A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B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请您留步,恕不远送了。
C 、阁下能光临寒舍,真使蓬荜生辉,我感到十分荣幸。
D 、贵校师生十分热情地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我很受感动。
二、现代文阅读与理解(26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共14分)①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A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 B 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 C 过一样;又像 D 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 ·· ·· ·③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上述文段是选自著名的散文家的《荷塘月色》,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作品《》,《》等。
(填空题 3分)2、文段①描写了什么美景?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说说加点的字的表达效果?(5分)3、文段②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动词依次是:(2分)A 、B、C、D 、4、文中两处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请找出这两处文字并把它写下来,说说通感的运用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4分)(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题目。
(12分)生存的秘密最近翻看一本新出的书,专门讲性格和命运的关系,倒是把历史上成功人物的好性格一一罗列了出来。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汉高祖刘邦的性格。
在作者看来,刘邦的性格就像太极拳的招数,刚柔相济,阴阳变幻,说有都有,说无都无。
这种性格让刘邦根据形势的需要,随时彰显某一方面的统帅面孔,使自己经常处于有利的地位。
有时礼贤下士到唯唯诺诺,有时威加四海到目空一切;有时儒雅到彻夜倾谈安邦治国大计,有时流氓到扬言与项羽分食其父的人肉羹。
我想,这大约就算是达到“大道无形”的境界了吧。
那是讲大人物的,一般草民学不像,学了也大体没用,搞不好,还被人认为疯疯癫癫的不正常。
那么,对我们凡夫俗子,如何培养有益于安身立命的好性格呢?我把话题先扯开一会儿。
宗教不管搞得如何高妙,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人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它较多地反映出民族的精神取向。
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
后来,佛教由印度东传,到隋唐之际,已经把道教冲得七零八落……外来的佛学很快取代本土的道学,一般研究者,主要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方面进行解释。
我不反对这种分析。
我还想指出另外一个原因。
佛教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核心思想,与中华民族宽容平和的精神追求合拍,与俗世儒学的仁爱中庸也是互补的关系。
至于道教,则相对勇猛威武了些(顺便说一句,道教的思想与老庄之学基本不相干)。
写《西游记》的吴承恩,很明白其中的区别。
大闹天宫的孙猴子被擒拿归案,代表道教权威的太上老君是将它放进八卦炉里烧了七七四十九天,非要毁尸灭迹不成;代表佛教的西方如来则是轻轻一翻巴掌,将猴哥压在五行山下,让他反省了五百年,在派个唐僧去超度他。
金庸他们写武侠小说,也注意到其解的微妙区别,少林的人大体比较忠厚老实,武当里面则常常出现像靠武力独步天下的悲剧人物。
至于武当的张三丰,当然也是宽厚长者的代表,但他从小与少林关系密切,有佛家根底,自然不足为奇。
我兜了个大圈子,回到本题上,对一般人而言,宽容随和的性格,是比较有益于在人世间逍遥的。
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如果对自己的爱人宽容些,就不会有来不及解释的天大误会,那场赢得千百万男女眼泪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麦克白的问题是野心勃勃,但按现代心理学的分析,在他成长过程中,在他少年时代,肯定有心理毛病,那症状必然是偏狭偏激,容不得旁人比他强,要把世界上好事独占了。
写到此处,我相信,有的读者在明白了我的立场后,要笑我迂腐了。
眼下是市场经济,到处都是欺诈争斗,拼得像乌眼鸡似的,谁对谁宽容啊?我承认此话千真万确。
不过,不妨去看看成功者的资料,特别是那些并非过眼云烟的成功者,政界、商界、文艺界、科技界,大大小小的成功人士,毕竟多数具备宽容大度的气质。
反之,即使一代英才如东吴周郎,亏就亏在气量狭小,害的自己早早吐血而亡。
宽容,首先不是对他人方便,给别人好处,而是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这个道理想通了,才宽容得起来。
有人捐钱帮助穷人,旁人夸他乐善好施,他说是自己快乐,换得心如明镜清水。
两者是一样的道理。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生离死别,本来苦恼烦恼就多,若能求得在家里和社会上都快快乐乐,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么?5、在作者看来,“外来的佛学很快取代本土的道学”,原因何在?(2分)6、文章中提到的麦克白心理疾病的具体表现是什么?(2分)7、通读全文,概括作者所揭示的“生存的秘密”的具体内容。
(3分)8、下面是对全文的解说,选出不恰当的两项。
()(3分)A.从“最有意思”、“算是达到了‘大道无形’的境界”等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刘邦是很欣赏的。
B.作者在探讨生存的秘密时,将话题扯到宗教上,而且充分地展开。
在肯定了佛教的同时也否定了道教。
C.我们知道,著名学者房龙在上个世纪初就高扬“宽容”的大旗。
但是,时过境迁,在如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还竭力提倡宽容,就连作者也觉得是不合时宜的做法。
D.奥赛罗的悲剧发源于它的多义和嫉妒,麦克白的毁灭则是他沉醉于贪欲和野心的结果。
莎士比亚以悲剧向我们讲述,对我们寻求生存的秘密是很有益处的。
E.本文旁征博引,古今中外尽在视野之中,通篇充满辩证的哲学思考,给读者以启迪。
9、作者认为少林的人比起武当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分)三、语言运用(4分)《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冈”是绝妙的广告词。
它究竟蕴含着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两点。
(共4分)1、2、四、文学知识填空(12分)1、,千金散尽还复来。
2、,惟有饮者留其名。
3、千呼万唤始出来,。
4、,相逢何必曾相识。
5、大江东去,,。
6、遥想公瑾当年,,。
7、今宵酒醒何处?,。
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9、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以上是《红楼梦》中的外貌神情描写。
五、作文(40分)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书写清楚,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6 CDBDBA二、现代文阅读与理解(共26分)1、朱自清《春》、《背影》(3分)2、主要写月色下的荷塘美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点缀”表达了满塘荷叶,荷花却零星稀少的景象,“袅娜”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盛开之状,“羞涩”形象写出了含苞待放之状。
(5分)3、泻、浮、洗、笼(2分)4、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作者使用通感,一个是把嗅觉转化为听觉,另一个是把视觉转化为听觉,感官上都有相通之处,“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有幽微断续的特点,光影组合的和谐的旋律与“梵婀玲”上的名曲同样具有和谐优美的特点,所以这样表达更加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