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专题复习之主题意蕴【考点解读】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真题回顾】2016年《会明》: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
(6分)2014年《安娜之死》:请探究作品结尾处画线句的意蕴。
(6分)2010年《溜索》: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6分)【考点归纳】1、概括主题;2、整体意蕴;3、局部意蕴一、概括主题(江苏卷至今未设题)【经典再现】方法总结:【针对训练】石榴日本川端康成(1)一夜寒风。
石榴树的叶子全落光了。
石榴树下残留着一圈泥土,叶子散落在它的周围。
纪美子打开挡雨板,看见石榴树变成光秃秃的,不由得大吃一惊。
落叶形成一个漂亮的圆圈,也是不可思议的。
因为风把叶子吹落以后,叶子往往都凌散到各处。
树梢上结了好看的石榴。
(2)“妈妈,石榴。
”纪美子呼喊母亲。
(3)“真的……忘了。
”母亲只瞧了瞧,又回到厨房里去了。
从“忘了”这句话里,纪美子想起自己家中的寂寞。
生活在这里,连檐廊上的石榴也忘了。
这些石榴,和被落叶围在圈中的泥土,都是冷冰冰的。
(4)纪美子走出庭院,用竹竿摘取石榴。
石榴已经烂熟,被丰满的子儿胀裂了。
放在走廊上,一粒粒的子儿在阳光下闪烁着。
亮光透过一粒粒的子儿。
纪美子似乎觉得对不起石榴。
她上了二楼,麻利地做起针线活来。
约莫十点,传来了启吉的声音。
大概木门是敞着的,他突然绕到庭院,精神抖擞地快嘴说了起来。
(5)“纪美子,纪美子,阿启来了。
”母亲大声喊道。
纪美子慌忙把脱了线的针插在针线包上。
(6)“纪美子也说过好多遍,她想在你开拔之前见你一面。
不过,她又有点不好意思去见你,而你又总也不来。
呀,今天……”母亲说着要留启吉吃午饭。
可是启吉似乎很忙。
(7)“真不好办啊……这是我们家的石榴,尝尝吧。
”(8)于是,母亲又呼喊纪美子。
纪美子下楼来了。
启吉望眼欲穿似的用目光相迎。
纪美子吓得把脚缩了回去。
启吉忽然流露出温情脉脉的眼神,这时他“啊”地喊了一声,石榴掉落下来了。
两人面面相觑,微微一笑。
纪美子意识到彼此正相视而笑时,脸颊发热了。
启吉急忙从走廊上站了起来。
(9)“纪美子,注意身体啊。
”(10)“启吉,你更要……”纪美子话音刚落,只见启吉已转过身去,背向纪美子,同母亲寒暄起来了。
启吉走出庭院以后,纪美子还望着庭院木门那边,目送了一会儿。
(11)“阿启也是急性子。
多可惜啊,把这么好吃的石榴……”母亲说罢,把胸贴在走廊上,伸手把石榴捡了起来。
也许是刚才阿启的眼色变得温柔的时候,他自己不由自主地想把石榴掰成两半,一不小心掉落在地上的吧。
石榴没掰开,露子儿的那面朝下掉在地上了。
母亲在厨房里把这颗石颗洗净,走出来叫了声“纪美子”,便递给了她。
(12)“我不要,太脏了。
”纪美子皱起眉头,后退了一步,脸颊急地变得火辣辣的。
她有点张皇失措,便老老实实地接了过来。
启吉好像咬过上半边的石榴子儿。
母亲在场,纪美子如果不吃,更显得不自然了。
于是她若无其事地吃了一口。
石榴的酸味渗到牙齿里,仿佛还沁入肺腑。
纪美子感到一种近似悲哀的喜悦。
(13)母亲对纪美子向来是不关心的。
她已经站起来了。
母亲经过梳妆台前,说:“哎哟哟,瞧这头发乱得不像样子。
以这副模样目送阿启这个孩子,太不好意思了。
”她说罢就在那里坐下来了。
纪美子一声不响地听着梳子拢头的声音。
(14)“你父亲死后,有一段时间……”母亲慢条斯理地说,“我害怕梳头……一流起来,就不由得发愣。
有时忽然觉得你父亲依然等着我梳完头似的。
待我意识到时,不觉吓了一跳。
”纪美子想起:母亲经常吃父亲剩下的东西。
纪美子的心头涌上一股说不出的难受。
那是一种催人落泪的幸福。
母亲只是觉得可惜而已。
刚才也许仅仅是因为可惜,才把石榴给了纪美子的吧。
或许是母亲过惯了这样的生活,习以为常,不知不觉间就流露出来的吧。
(15)纪美子觉得自己发现了秘密,感到一阵喜悦,可面对母亲,又感到难为情了。
但是,启吉并不知道这些。
纪美子对这种分别方式,似乎也感到满意了。
她还觉得自己是永远等待着启吉的。
她偷偷地望了望母亲,阳光射在隔着梳妆台的纸拉门上。
对纪美子来说,再去吃放在膝上的石榴,似乎太可怕了。
(选自川端康成《掌小说全集》,有删节)【经典再现】1、2010年《溜索》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6分)方法总结:【针对训练】胖石匠张爱国(1)胖石匠十五岁就跟着师父跑江湖。
(2)后来,同行都不干了,只有胖石匠还干着。
他实在丢不下自己的手艺。
(3)夏天的早上,胖石匠早早地起,光着膀子,坐在院中心,左手的斧凿一会儿是尖的,一会儿是扁的,一会儿又换成弧形,右手的铁锤适时地敲上几下,石头就听话地有了点、线或圆弧。
不久,太阳照到身上了,胖石匠就转到东墙根。
下午,再转到西墙根。
等西墙的影子舔舐到东墙根了,胖石匠又回到院中心。
偶尔,胖石匠会举起铁锤砸向自己的脊背,头也不回,只听见“啪”的一声,一只苍蝇或蚊子的尸体就烂泥一样粘在他古铜色的脊背上。
(4)胖石匠对手艺要求严。
一件石器出来,只要他认为有缺陷,就立即砸碎。
因此,胖石匠的石器件件是精品,石磨、石舂等普通物件也有人争相购买。
往往,来人问:“这个多少钱?”胖石匠头也不抬:“我侍弄它花了七天,七天的茶水值多少你就给多少。
”(5)当胖婶发现这些人低价甚至不花钱从这儿弄走的石器到城里一转手就是一个令人吃惊的价钱时,就不让他再卖给这些人,要自己到城里卖。
胖石匠说:“何苦啊?有人为钱,有人为面子,我只为手艺。
”(6)胖石匠人长得胖,做事又慢腾腾,于是大家就叫他弥勒佛。
胖石匠很受用。
(7)这一年,胖石匠足不出院雕了一尊真人大小的弥勒佛,圆头亮顶,慈眉善目,笑口大开,项挂念珠,坦胸露乳,大腹雍容。
这石像很是神奇:就在来人一边赞叹“好一个弥勒佛”一边继续里走的时候,却发现那石像又不是弥勒佛了,而是胖石匠自己。
到跟前细细看,石像上唇“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事”几个隶书小字清晰可见,排列工整。
于是说:“也给我弄一个弥勒佛吧,要多少钱你开口。
”胖石匠摸摸大肚皮,笑着对来人说:“你啊,满脑子都是钱,不行!”(8)胖石匠常常端把椅子坐在石像旁,陶陶然。
一天,五岁的孙子说:“爷爷,你怎么不再雕一个自己呢?”(9)胖石匠觉得很在理,就决定再雕一尊远看是自己,近看是弥勒佛的石像。
(10)胖石匠对这尊石像的要求更严了,严得半年里整好了几个毛坯却只因对某一凿不满意而弃掉。
直到第二年秋,石像快完工了,只剩下文字还没雕上。
看着每一凿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石像,胖石匠拿凿的手竟然微微颤抖。
(11)这次,胖石匠要在石像肚脐四周雕“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人”几个字。
三天后,还有最后三个字了,胖石匠不禁激动起来。
(12)当发现“容”字下的“口”被雕成“曰”的时候,胖石匠傻了。
等回过神,他想砸,却下不了手。
胖婶更是拼命拦着。
(13)胖石匠没办法,开始怨恨自己,骂自己那一刻为什么要激动?为什么舍不得一锤砸掉?现在为什么更舍不得砸……(14)胖石匠病倒了。
(15)胖婶劝他:“你啊,不是弥勒佛吗?弥勒佛什么都能容,你怎么就容不下自己的一笔之误呢……”1、请探究胖石匠的经历中蕴含的深刻意蕴【经典再现】2016年《会明》: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
(6分)2014年《安娜之死》:请探究作品结尾处画线句的意蕴。
(6分)方法总结:【针对训练】1、结尾处意蕴:(2015年,安徽)《蓑衣》(张炜)(P196)2、标题意蕴:陌生人[法]普鲁斯特多米尼克坐在熄灭的炉火旁边等待他宴请的宾客。
每天晚上,他都要邀请几位爵爷和一些风趣的人跟他共进晚餐。
由于出身高贵,富裕而且好客,他从不会孤单。
火把尚未点燃,屋子里的日光已经颓然消逝。
突然间,他听到一个声音,一个遥远而又贴近的声音对他说:“多米尼克。
”——他分明听到那声音在呼唤,在很远又很近的地方呼唤:“多米尼克。
”他吓得浑身冰凉。
他从未听见过这种声音,可这声音多么熟悉,他清楚地分辨出那是一个受害者,一个已经死去、出身高贵的受害者的声音。
他寻思自己究竟犯下了哪条旧时罪孽却又想不起来。
然而这声音的语调分明在谴责一种罪恶,一种无疑是他在不知不觉中犯下而又负有责任的罪恶——他的悲哀和恐惧便是明证。
他抬起眼睛,看见他面前站着一个严肃而又亲切,模样混沌不清而又动人心魄的陌生人。
多米尼克用几句充满敬意的话向他的那个忧郁而又自信的权威致意。
“多米尼克,难道我是你唯一没有邀请参加晚宴的人吗?你想用我来弥补旧日的过失,那是错误的。
当你衰老的时候,我要给你介绍从未来过这里的其他人。
”“我邀请你参加晚宴。
”多米尼克带着他也不明白的诚挚回答道。
“谢谢。
”陌生人说。
他的戒指底座没有印刻任何徽饰,他通过言语传递的思想不曾结出锋利闪光的寒霜。
然而多米尼克对他那亲如手足而又强劲有力的目光一见如故,陶醉在一种不可言喻的幸福之中。
“不过,如果你想把我留在你的身边,你就必须打发走其他客人。
”多米尼克听见客人在敲门。
火把尚未点燃,屋里一片漆黑。
“我不能把他们打发走,”多米尼克回答,“我害怕单独一人。
”“其实,跟我在一起你还是单独一人,”陌生人悲哀地说,“可是你必须挽留我,你从前错怪了我,你必须弥补。
比起他们来我更喜欢你,让我教你怎样谢绝他们。
当你衰老的时候,他们是不会来的。
”“我不能。
”多米尼克说。
他明白自己刚才牺牲的是一种高尚的幸福,遵奉的是一种不可推脱而又庸俗不堪的习俗,他为服从这种习俗所付出的代价根本没有乐趣可言。
“赶快选择吧。
”陌生人傲慢地恳求道。
多米尼克去为客人开门,与此同时他头也不敢回地问陌生人:“你究竟是谁?”已经消失的陌生人对他说:“你今天晚上牺牲我去服从这种习俗,到了明天你给我造成的伤口流出的鲜血将会更多。
你遵奉的习俗一次比一次专横,它每天都使你离我更远,迫使你给我带来更大的痛苦。
你很快就会杀死我,你再也见不到我了。
然而比起其他人来,你欠我更多,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人会抛弃你。
我与你融为一体而又始终离你很远,我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我是你的灵魂,我就是你本人。
”客人们进来了,他们走进餐厅,多米尼克想把他与失踪的来访者的谈话讲出来,然而,看到晚宴主人的一脸烦恼和显而易见的疲惫,吉罗拉莫(注:客人)不想让大家和多米尼克本人扫兴,他用这样的结论打断多米尼克的话题:“永远不要单独一个人待着,忧郁是孤独的产物。
”接着,大家重又开始饮酒;多米尼克毫无喜悦地与人交谈,然而他却得到了所有到场的显赫贵客的一致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