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测试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体现了()
A. 生物依赖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生物适应环境
2.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一项是( )
A. 兔子的眼睛长在头部两边
B. 蚯蚓疏松土壤
C.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D. 葵花朵朵向太阳
3.如果农田中的杂草过多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农作物与杂草之间有()
A. 合作关系
B. 竞争关系
C. 互利关系
D. 平等关系
4.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这样能保护自己免遭捕食,这说明了()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
5.明明全家在“十一”期间出去游玩了,回来之后,他发现家里养的绿萝(一种藤蔓类绿叶植物)都萎蔫了,而养的仙人掌还好好的,请你分析“十一”期间影响他家绿萝生长主要因素是()
A. 温度
B. 土壤
C. 水分
D. 光照
6.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下面能准确表示这一食物链的是( )
A. 虾→小鱼→大鱼
B. 植物→虾米→小鱼→大鱼
C. 大鱼→小鱼→虾米
D. 阳光→虾米→小鱼→大鱼
7.下面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条河流
B. 一片向日葵
C. 一群大象
D. 一堆蘑菇
8.假设在一个有草、鹿和狼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 迅速上升
B. 保持稳定
C. 缓慢上升
D. 先上升,而后下降
9.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属于分解者的是()
A. 高大的树木
B. 小鸟
C. 真菌
D. 松鼠
10.在食物链“草→虫→鸡→鹰”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 虫
B. 鸡
C. 鹰
D. 草
11.若用如图生物表示组成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则还缺少()
A. 细菌或真菌
B. 细菌和真菌
C. 细菌
D. 真菌
12.如图所示食物网中,各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
A. 鹰
B. 草
C. 兔
D. 蛇
13.航天员在太空遥望地球,美丽的地球呈蓝色、绿色和白色,其中蓝色的部分属于生物圈的()
A. 大气圈
B. 岩石圈
C. 水圈
D. 大气圈和岩石圈
1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
A. 海洋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C. 生物圈
D. 森林生态系统
15.划分生物圈的标准是()
A. 海底
B. 地平面
C. 海平面
D. 大气层10千米的高度
16.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 )
A.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表面、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底部
B.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C.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D.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7.在生物圈的各个圈层中,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A. 大气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无法确定
18.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
A. 水圈
B. 岩石圈
C. 大气圈
D. 生物圈
19.航天员在太空遥望地球,美丽的地球呈现蓝色、绿色和白色,其中蓝色和白色的部分分别属于生物圈的哪个圈层()
A. 水圈,大气圈
B. 岩石圈,水圈
C. 水圈,岩石圈
D. 大气圈,水圈
20.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C.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21.以下不属于
...植物对不利环境条件的适应的是()
A. 杨树的越冬芽
B. 种子的休眠
C. 北方冬天阔叶树落叶
D. 开花吸引昆虫
22.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应具备的两个重要特点()
①有发达的肌肉②能在水中游泳③具有鳞片④能够在水中呼吸⑤呈梭形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④⑤
23.研究发现,某种蔬菜被蚜虫啃食时,会释放一种信号。

周围同种蔬菜收到信号后,可快速产生抵抗蚜虫的物质,以避免被大面积啃食。

上述描述中生物间的关系有()
A. 种内互助、寄生
B. 种内互助、捕食
C. 共生、捕食
D. 竞争、寄生
24.惠州西湖是一个著名的五星级旅游景点,里面生活着各种生物,湖内环境优美、鸟语花香。

惠州西湖属于一个()
A. 生态系统
B. 群落
C. 生物圈
D. 种群
25.农谚道:“秧好一半稻”,下列不属于环境中直接影响秧苗生长的生态因素的是( )
A. 水份
B. 光照
C. 稗草
D. 转基因技术
二、综合题
26.我们学校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会发现树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给鸟类吃了。

学校的另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

请问:
(1)鸟和毛毛虫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小树苗与杂草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

(2)影响我校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其中阳光、空气、水等属于________因素,杂草和毛毛虫属于________因素。

27.请你根据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一百多年前,有人将20多只英国的家兔带到澳大利亚饲养,在一次火灾中兔舍被毁,幸存的家兔流窜到荒野.由于澳大利亚的气候适于兔的生存,再加上那里缺少兔的天敌,这些幸存者就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成了野兔,它们与绵羊争夺食物,破坏草原植被,给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
(1)在此材料中,野兔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中的________因素.
(2)家兔能在澳大利亚迅速繁殖成为野兔,并对当地的畜牧业造成危害,说明生物能够________环境,同时也能________环境.
(3)野兔与当地绵羊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与牧草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8.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该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2)兔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兔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

(3)生态系统的组成,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________和非生物部分。

(4)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生物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某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

29.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下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________,它们能够通过________制造有机物。

(3)该食物网中,消费者有________种;它们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________为食。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30.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间的关系。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只表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此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主要存在着捕食和________的关系,物质和能量随着食物链、食物网的流动而逐级________。

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任意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

(2)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

(3)图丙中,A图表示________关系。

图甲中的哪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既可以体现B图又可以体现C图?________。

(4)提高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是________。

如果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B
3. B
4. A
5. C
6. B
7. A
8. D
9. C 10. D
11. B 12. B 13. C 14. C 15. C 16. A 17. C 18. B 19. A
20. B 21. A 22. C 23. B 24. A 25. D
二、综合题
26. (1)捕食;竞争
(2)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27. (1)生物
(2)适应;影响
(3)竞争;捕食
28. (1)草→兔→狐(或者草→鼠→狐)
(2)太阳能(光能);消费者
(3)分解者
(4)狐
29. (1)3
(2)青草;光合作用
(3)4;生产者(或“青草”等)
(4)生物圈
30. (1)分解者;竞争;减少;4;植物→羊→狼或植物→鼠→鹰或植物→鼠→蛇→鹰或植物→昆虫→鸟→鹰
(2)b
(3)共生;蛇和鹰
(4)增加生物种类;生物影响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