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史复习

中美史复习

隋唐五代美术其内在联系就是水墨山水画。

吴道子疏放的笔法,应用在山水树石上,也很有意义。

人们对于能逞才使气的自我表现,依然是情有独钟。

而“泼墨”这类形式,也确实能把传统文化中的道教气功的功力通过水墨山水树石精彩的反应出来。

在这类人物中,最著名的有项容,王怡,张璪等人。

五代的山水画家荆浩在《笔法记》一文中把谢赫“六法”中的“骨法”从“用笔”一端发展为“笔”和“墨”。

最早《匡庐图》。

江南山水风格的代表人物是曾在南唐宫廷担任“北苑副使”的董源,又称董北苑。

代表作《潇湘图卷》。

南唐周文矩和顾闳中特别突出,周文矩擅长画肖像和仕女画,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宋辽金美术。

从唐末五代开始一直到南宋末,大足的北山和宝顶等处,出现了很多窟龛
大足北山第125号龛数珠手观音,北宋。

大足宝顶山第18号摩崖养鸡女,南宋
山东长清灵岩寺千佛殿内现存的40尊罗汉坐像。

山西太原晋祠也属于民间信仰的产物,包括正殿(圣母殿)、献殿和两殿之间的“鱼昭飞梁。

正殿的塑像非常具有生活气息,特别的是仕女的造型优美多姿,楚楚动人。

武宗元《朝元仙仗图》西蜀黄筌的花鸟写生作品《写生珍禽图》。

南唐徐熙的“落墨“手法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达到了和黄氏父子写生手法相同的艺术效果。

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概括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特点。

宋神宗时期,崔白在神宗画院以多种才艺受到朝中士大夫们的称道。

崔白《双喜图》
翰林图画院的总代表是徽宗赵佶。

赵佶《柳鸦图》《芙蓉锦鸡图》《听琴图》。

赵佶的风格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水墨为主的作品,一是工笔赋色的作品。

徽宗画院的花鸟画高手对南渡后画院的重新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徽宗对花鸟集册很感兴趣。

张择端表现汴梁现实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南宋初的宫廷画院产生了一批历史人物画,反应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李唐的《采薇图》
梁楷的“减笔”人物画
山水画的黄金时代。

李成、范宽是北宋时期贡献最大的山水画家。

,范宽所处的时代比李成稍晚。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林泉高致》。

王希孟青绿长卷《千里江山图》
王诜《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北宋贵族水墨山水水墨跟青绿结合的手法
米芾,米友仁的山水是水墨一端的代表,是文人画的主要内容,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南宋四大家:
1.李唐,《采薇图》
2.刘松年,《四景山水图》杭州西湖四时风景。

3.马远,《踏歌图》马远的“半边”构图
4.夏圭《溪山清远图》夏圭的“一角“构图
文同,他所画的墨竹叶被苏轼称为“胸有成竹”苏轼,《木怪石图》
北宋李公麟,龙眠居士,白描画法,《五马图》南宋杨无咎《四梅图》《雪梅图》
临汝的窑厂“汝窑”。

青瓷,龙泉的哥窑。

还有钧窑,位于河南禹县,其瓷器以釉色瑰丽著称,青中带红,形成青蓝,玫瑰紫,海棠红灯多种颜色。

极为灿烂神奇。

白瓷,定窑,河北曲阳。

赵孟頫(书画),字子昂,号松雪道人。

他工画山水,人物,花鸟,鞍马,墨竹,于青绿,水墨等不同风格都能自成一家。

倡导“复古”,“石如飞白木如籀(zhou),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鹊华秋色图》《水村图》《秋郊饮马图》《秀石疏林图》
“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

“黄公望子,久矣”,黄公望字“子久”。

“大痴”《富春山居图》。

隐士吴镇,号梅花道人,《渔父图》。

赵孟頫的外孙王蒙,号黄鹤山樵。

《青卞隐居图》。

个人面貌最突出的是倪瓒,号云林子,《渔庄秋霁图》王冕《梅谱》一书
明代:戴进,字文进。

号静安,浙派。

吴伟,号小仙,江夏派。

吴派:沈周,字启南。

号石田,《庐山高图》,文徵明,字征仲,号衡山居士(沈周学生)《江南春图》。

唐寅,字伯虎,《孟蜀宫妓图》,受周臣影响,取法于南宋院体,发展出清劲细长的矣皴法。

使画面增添灵逸秀雅之气。

《落霞固鹜图》。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与唐寅同被称为“院体”的职业画家。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以大刀阔斧,纵横睥睨的写意画法著称。

表现个人怀才不遇的胸怀。

他把草书的笔法和花鸟写意的技法融合,突出“野”和“润”的效果。

董其昌,是文人画的提出者。

书法绘画上的一代宗师。

笔墨结构,指出了艺术创作的新方向。

这就是中国画中的笔墨。

这是世界上最早对艺术进行形式分析并强调其特殊价值的重要贡献。

绘画南北宗,是明末董其昌等人提出的绘画理论。

根据禅宗史上的顿悟和渐悟分为南北两宗。

南宗:为士人画,源自顿悟,格调高逸,萧散闲雅。

北宗:为行画家,只重苦练,满纸匠气,燥硬繁冗浙派:明代前期绘画流派,它适应了当时宫廷对南宋院体风格的提倡,在画坛上一度成为主流。

陈洪绶:字章候,号老莲,悔迟。

清;“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hui),王原祁,“正统派”的首领之一王时敏,号烟客,(王原祁为其孙,后为正统派核心)临摹上追求古人笔墨气韵,他的作品多以仿某某笔为题。

画工山水,少与董其昌,陈继儒等相互切磋,与董其昌,王鉴,程嘉燧等共称“画中九友”。

《仿北苑山水轴》
王鉴和董其昌同为“画中九友”,王翚出自王时敏、王鉴门下,字石谷。

号耕烟山人,乌目山人。

正统派特点:1,跟认识董其昌的功过结合在一起的,即“娄山”“虞山”二派在笔墨形式结构上做了重要贡献。

王原祁处理山水画的单元结构和整体结构的相互关系。

2强调形式语言对美术教育的意义。

吴历,正统派,字渔山,号墨井道人,信奉天主教,曾到澳门接触部分西洋文化。

恽格,字寿平,号南田。

其花鸟画法宗北宋徐崇嗣之“没骨法”融合明代花鸟画中的写意笔法。

四僧:髡残,号白秃,残道人,电住道人,晚号石道人,湖南常德人。

朱耷,号八大山人。

石涛,姓朱。

名若极,后人尊称“道济”,其主要观点是反对一味的临摹古人的法度。

反对泥古不化,强调抒发个性。

主张师法造化,认为“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我之面目。

”认为“搜尽奇峰打草稿也。

”一画论:1作为绘画的本体“众有之本,万象之根”2理一万殊,“一画之法,乃自我立”3一气呵成,在作品中以有形的线迹蕴含弥贯宇宙的生命之线。

梅清,安徽宣城人。

后人以梅清,石涛,梅庚,戴本孝共称“黄山画派”
扬州八怪主要人物有金农、黄慎、汪士慎、郑燮,李(鱼单)李方膺、高翔、罗聘,高凤翰,边寿民、闵贞、李勉、陈撰等,其绘画表现形式奇特,所以被目之为“怪”。

或称“扬州画派”。

是对清乾隆年间活动在扬州的一批革新派画家的总称。

因其不合于传统,不合于正统,艺术表现形式怪。

称为怪。

卖画为生。

受市场需要,在花鸟,人物等题材上进行了多种变形和开阔拓。

对写意传统作了大胆的突破。

金农,字寿农,号冬心先生。

钱塘人。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年间进士。

后卖画为生。

罗聘,字遯夫,号两峰,安徽歙县。

师金龙笔法。

但更加厚重。

海上画派:清末民初流派,因为活动于上海,故称之。

大多以花鸟,人物为题材,画境纵逸隽雅,风格清新独特,受书法碑学影响巨大。

作品追求金石趣味,因此别开生面。

人物画鹤花鸟大写意是主要成就,前者在任颐后就衰落,以赵之谦为开山,吴昌硕达到巅峰的金石大写意。

海派主要人物:赵之谦,任熊,张熊,任颐,蒲华,吴昌硕,虚谷。

赵之谦,字扌为叔,会稽人。

展开“海上画派”花鸟画风的先导。

精通金石书画篆刻之学。

“颜底魏面”之称。

赵之谦是较早在“诗书画印”四绝上开创新貌的转折性人物。

他对篆刻用功极深,是晚清金石运动中推动印学发展的骁将,赵之谦从小画过灶画,对民间画家的用色方法比较熟悉,所以他能把朱砂,胭脂,石青,石绿等鲜丽的色彩和墨彩同时运用在画面上,产生一种富贵之气,做到雅俗共赏。

任颐,字伯年,浙江山阴人,幼时画承家学,后从任熊、任薰学画,为吴昌硕作《酸寒尉像》融入了一定的西洋素描技法。

虚谷:僧人,朱怀仁,作画敢于突破传统,善于变形,不为陈规所囿,带有抽象意味。

吴昌硕,成就最突出的文人画家,后改名俊卿,字昌硕,好缶庐,生活寒酸,自嘲:酸寒我尉,精于书法篆刻绘画,自谓30学诗50学画,书法于各体均有创新,篆书成就最高。

初学杨沂孙,中年后专习石鼓文,再参之各种文字的苍古意趣,篆书笔画沉雄老辣,他创作绘画的时间虽晚但画风天真烂漫,雄健古厚,被称“熊健古茂,盎然有金石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