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2013年版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2013年版
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各功能区的建筑组合应紧凑,教学实训用房应具有通用性、 灵活性,以适应专业改变、设备更新的需要。 第二十一条 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宜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特点和文化内涵,校园文化与企业文 化相融合。 第二十二条 多所高等职业学校集聚建设的职教园区,其公共设施宜统筹规划建设,做到园区资源共 享,以节约集约用地。 第二十三条 校园道路网的布置应便捷通畅,主要交通道路应根据人流、车流及消防通行要求设置, 尽量做到人车分流,确保安全。 第二十四条 校园景观由校园建筑、道路广场、雕塑小品、水体筑景观统一规划建设,以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 第二十五条 校园应按要求规划设置田径场、球类场等运动场地,以满足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锻 炼的需要,运动场地的长轴宜为南北向。 第二十六条 校园应规划智能化系统,使校园设施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 第二十七条 校园规划要合理布置民防工程和利用地下空间。 第五章 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第二十八条 各项校舍的建筑面积指标采用不同的基本参数。必须配置的九项校舍建筑面积指标(见 附录一),采用学校办学规模为参数;根据需要配置的留学生及外籍教师生活用房建筑面积指标(见 附录二 ),分别采用留学生和外籍教师人数为参数;培训部办公用房建筑面积指标(见附录三 ), 采用培训工作人员编制数为参数。 第二十九条 学校九项校舍建筑面积总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高等职业学校九项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总指标( ㎡ / 生 )
表4 教学实训用房建筑面积生均指标( ㎡ / 生 )
一、公共课教室:包括普通中小教室、合班教室、阶梯教室、辅导教室等。 (一)按专业分的公共 课教室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按专业分的公共课教室建筑面积指标( ㎡ / 生 ) 注:1、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土建、水利、环保气象与安全、轻 纺食品等专业指标,根据专业类别可采用制造类或电子信息类专业面积指标。 2、公安类专业可采用体育类专业面积指标。 (二)按学校类别分的公共课教室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按学校类别分的公共课教室建筑面积指标( ㎡ / 生 )
美观的原则。校舍建设必须具有防御各种重大意外灾害的能力,确保师生安全。 第七条 高等职业学校的建设用地和校舍建筑既要保证教学和生活的正常功能需要,又要符合节约用 地和提高校舍使用效率的原则。学校部分设施在保证教学实训和师生生活的前提下,宜向社会开放。 第八条 高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九条 高等职业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按批准的办学规模、各类学校的建筑面积指标及选配校舍项目 的建筑面积确定。 第十条 高等职业学校分为综合类、师范类、工业类、农林类、医药类、财经类、政法类、外语类、 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 第十一条 本标准中的办学规模按表1设定。 表1 办学规模(学生数) 单位:人
注:1、学校办学规模小于或大于表中所列规模值时,其指标应分别采用表中最小或最大规模的指标 值;学校办学规模介于表列规模值之间时,可用插入法取值(以下各项指标同)。 2、综合类院校分为综合(1)类院校,以文科类专业为主;综合(2)类院校,以工科类专业为主。 第三十条 各项校舍的建筑面积指标按非采暖地区外墙厚度0.24m的多层建筑计算,采暖地区学校的 各项建筑面积指标可在本指标的基础上增加4%或6%。 第三十一条 各类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比例应由学校根据本校的专业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进行 预测。本指标预测了表3各类学校的专业结构比例,并据以确定按学校类别分的教学实训用房建筑面 积指标。 表3 专业结构预测比例 注:工科类专业包括工业、农林、医药类专业。文科类专业包括财经、政法、管理、外语类专业。 第三十二条 教学实训用房:包括公共课教室、专业教学实训实验实习用房及场所、系及 教师办公用房,建筑面积指标见表4。
注:、普通高职院校包括综合类、师范类、工业类、农林类、医药类、财经类、政法类、外语类、 管理类院校。 第十二条 各类高等职业学校校舍用房项目构成: 一、学校必须配置的校舍用房项目:教学实训用房、图书馆、室内体育用房、校级办公用房、会堂 及大学生活动用房、学生宿舍(公寓)、食堂、单身教师宿舍(公寓)、后勤及附属用房共九项。 二、学校根据需要可以配置的校舍用房项目:校企合作用房、培训中心、研发创业中心、教学产品 陈列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留学生及外籍教师生活用房、游泳馆;农林院校实验实习农场、牧场、 林场的附属用房;机动车与自行车停车库(棚)、采暖地区锅炉房等。 三、国家规定建设的民防工程等。 第三章 学校布局与选址 第十三条 高等职业学校的布局规划,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州、市)为单位,根据当地 的城乡总体规划统筹布局,优化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加强高等职业学校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 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十四条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数量和办学规模,应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州、市)的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建设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人口规模、生源状况及经济社会对高技能人 才的需求科学合理确定。 第十五条 高等职业教育园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州、市)根据当地工(产)业园区规 划,宜规划设置由多所高等职业学校组成的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各所学校设置的主干专业应各具特 色,园区内宜统筹规划建设公共实训实习基地和体育、公共图书、后勤、生活等公共设施,资源共 享,提高使用效益。 第十六条 新建高等职业学校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 应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环境适宜、交通方便、地形开阔、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具备必要基础 设施的地段。 二、 应避开地震危险地段、地质塌陷、泥石流、洪涝及风口、悬崖边、崖底等自然灾害易发地段。 三、 应避开高压供电走廊、高压输气管道、输油管道、通航河道。 四、 应避开污染地段,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防护距离的规定。 五、学校与铁路、轻轨、公路干道、机场及飞机起降航线、易燃易爆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及太平间、 殡仪馆等的防护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 第四章 校园规划 第十七条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应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高等职业学校 均应先编制校园规划,经批准后方可进行项目建设。 第十八条 校园规划的范围为学校围墙(隔离设施)以内的全部建设用地。 第十九条 校园规划应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地貌,节约集约用地。根据有关规范和规定合理规划建筑 用地、室外体育设施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广场及停车场用地,并为学校发展、校企合作留有余地。 校园建设用地的容积率:综合类、工业类、农林类、医药类、师范类、体育类学校为0.50;财经类、 政法类、外语类、管理类、艺术类学校为0.55。 第二十条 校园规划应根据内部功能,按教学实训、体育运动、生活后勤等功能进行分区,做到分区
二、专业教学实训实验实习用房及场所(以下简称教学实训用房及场所):普通高职院校教学实训 用房及场所包括专业课教室(含制图教室)、理实一体化教室、实验室、仿真实训室和实训车间及
场所等。 体育高职院校教学实训用房及场所包括风雨操场、体育馆、篮(排)球房、田径房、体操房、游泳 馆、羽毛球房、乒乓球房、举重房、武术房、健身房及器械库、淋浴、更衣室、卫生间等附属用房。 艺术高职院校教学实训用房及场所包括专业课教室(琴房、形体房、画室、各种中小型排练用房)、 大型观摩、排练、实习演出、陈列展览等用房。 (一)按专业分的教学实训用房及场所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按专业分的教学实训用房及场所建筑面积指标(㎡/生)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 北京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 印发2011年建设标准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84号)的要求、原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 革委员会印发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及《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 [2007]144号),由我部负责编制《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委托学校建设标准国家研究中心成立 编制组,具体承担编制工作。编制组对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舍现状作了书面调查,对部分省市高等 职业学校作了实地调查,并对教育部信息中心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完 成了《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征求各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 本标准共分六章,包括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学校布局与选址、校园规划、校舍建筑面积指 标、校舍主要建筑标准。 请将意见反馈到编制组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3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第三章 学校布局与选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第四章 校园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第五章 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第六章 校舍主要建筑标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附录一 高等职业学校九项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 „ „ „ „ „ „ „ „ „ „ „ „ „ „ „ „ (13) 附录二 留学 生及外籍教师生活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 „ „ „ „ „ „ „ „ „ „ „ „ „ (15) 附录三 培训部用房 建筑面积指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附录四 术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附录五 本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附 件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