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B蜀魏吴C吴蜀魏D蜀吴魏
2.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司马懿和司马昭B司马昭和司马炎
C司马炎和司马睿D司马炎和司马昭
3. 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4.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
”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
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
5.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不包括()
A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B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
C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D福建、广东等地还未得到开发
二、填空题
1.年,司马懿的孙子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史称“西晋”。
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2.从东汉末年以来,、、、、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
3.4世纪后期,人建立了前秦政权。
重用为丞相,前秦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年,前秦进攻东晋。
但由于秦军中的氐族人不多,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将士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最终晋军大败前秦。
战后,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熟,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西晋后期以来,北方人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和先进的。
另外,江南地区的相对较少,比较安定。
江南以种植为主,开始使用,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
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
2.西晋末年,进攻西晋,并于316年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族 B.匈奴族 C.氏族D.羌族
3.公元4世纪时,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是()
A.匈奴、汉 B.鲜卑、燕 C.氐族、前秦D.羯族、前秦
4.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交战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
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5.三国后,江南地区的开发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B.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C.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D.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
6.历史上被称作“五胡”的,在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除羯、氐、羌之外,还有()
A.匈奴和鲜卑 B.鲜卑和回纥 C.吐蕃和回纥D.匈奴和吐蕃
7.江南地区迅速得到开发是在()
A.三国时期 B.西晋末年 C.东晋南朝D.南北朝
二、材料解析题:
“永嘉世,天下灾。
但江南,皆康平。
永嘉世,九州空。
余吴地,盛且丰。
永嘉世,九州荒。
余广州,平且康。
”这是解放后在广州河南敦和乡客村出土的砖铭。
“永嘉”是西晋末期的年号。
请回答:
(1)砖铭中的“天下”“九州”泛指什么?
(2)那时的“江南”“误地”“广州”都是南方哪一个政权管辖的地方?
(3)“康平”“盛丰”“平康”是当时南方社会繁荣景象。
请你说说出现这种繁荣景象的表现有哪些?
2.读右图,回答以下问题
(1)这是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
请你列举出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2)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哪一支在什么时间灭亡了西晋政权?
(3)请你写出西晋建立与灭亡的时间,并分析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4)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分析有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实现了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统一?
拓展探究
建康(今南京市)在两汉时不过是丹阳郡一个小县。
孙权开始在这里建石头城,过了二三百年,便成为当时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梁朝时,建康的人口达到一百四五十万,城里有 4个市,秦淮河北岸,有大市,还有十多个小市。
大船、小船,来自数千里外富饶的益州,来自洞庭湖、邵阳湖,来自“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富春江、浦阳江。
东晋末年,一次风灾,建康城下停泊的公私船只,受损失的据说多达10 000多艘。
请你结合建康的发展史实,说说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知识链接
1.据史书记载,苻坚在决定攻打东晋之前,曾声称:“四方基本平定,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
我要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一举荡平江南地区。
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就可以阻断长江水流,征服东晋如同疾风扫秋叶一样。
”如果你是前秦政权的一名大臣,你会对苻坚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2.东汉末期以来,北方经济凋敝,南方快速发展。
自孙吴建国,历经东晋和宋、齐、梁、陈300多年,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南方的发展有许多原因,但社会的相对稳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今天,我国党和政府把维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当作头等大事,你认为有必要吗?说说原因。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B
2.C
3.C
4.B
5.D
二、填空题
1.266 司马炎洛阳 280
2.匈奴鲜卑碣氐羌
3.氐族苻坚王猛383 汉族前秦东晋经济
4.劳动力生产技术战争社会水稻绿肥小麦经济重心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C
2.B
3.C
4.B
5.D
6.A
7.C
二、材料分析题
(1)中国。
(2)东晋。
(3)表现:①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②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③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三、读图分析题
(1)匈奴、鲜卑、羯、氐、羌
(2)316年,匈奴。
(3)建立:266年。
灭亡:316年。
原因三点见教材或复习题
(4)氐族建立的前秦;鲜卑建立的北魏。
拓展探究
点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古代主要指农业发展,需要劳动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而这些都需要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带求。
答案: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有利于劳动力、人对资源、生产技术、工具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经济发展。
知识链接
1.点拨:前秦政权中的官员分两类:一类是被荷坚征服的其他民族的贵族,暗中希望苻坚进攻东晋失败,从而摆脱前秦的统治,这类大臣会怂恿行坚攻打东晋。
另一类是忠于苻坚和前秦政权的大臣,考虑到时机还不成熟,他们会从多方面反对持坚攻打东晋。
答案:第一类官员:“现在正是灭晋千载难逢的良机。
强国吃掉弱国,大国吞并小国是自然的道理。
像陛下这样英明神武的君王,手下有雄师百万,满朝是良将谋士,要灭掉小小晋国,不在话下。
”第二类官员:“东晋虽然弱小,但拥有长江天险,君臣和睦、上下团结,进攻不易取胜。
而且我军连年打仗兵士们已经精疲力乏,不想再打。
还有,四方刚刚平定,很多民族对陛下有灭国之深仇,人心不稳,一日发生变乱就追悔莫及了。
希望陛下能够暂时按兵不动,发展生产,整训部队,等待东晋方面出现间隙后,再乘机攻伐。
”
2. 有必要。
因为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