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南的冬景 完成稿

江南的冬景 完成稿

出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特 征,表达喜爱之情。
对于我们的眼睛,世界 上并不是缺少美,只是缺 少发现。 ——【法】罗丹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 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 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 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 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 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 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 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 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 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 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济南的冬天》)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文章 让我们看到了可爱,迷人,美 丽的江南的冬景(明朗),从 中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的心 境是怎样的?
悠闲
洒脱
为什么写北方的冬天? 运用什么手法
对比
文中还有这种手法的运用吗?
和北方的冬景相比
对 比
和北方的夏夜相比
和闽粤的冬景相比
和德国的寒郊散步相比(呼应)
明确:比较的目的十分明确,突
听朗读,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煮茗( ) 蛰居( ) 曝背( ) 亘古( ) 赭色( ) 乌桕( ) 丰腴( ) 正月( ) 槎桠( )( ) 泊船( ) 中间( ) 搁下( ) 湖泊( ) 间或( ) 搁不住( ) 月晕( ) 晕头转向( ) 文件夹( ) 夹衣( ) 剥花生( ) 剥削( )
听朗读,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煮茗(mí ng) 蛰居(zhé) 曝背(pù) 亘古(gèn) 赭色(zhě) 乌桕(jiù) 丰腴(yú) 正月(zhēng) 槎桠(chá yā) 泊船(bó) 中间(jiān) 搁下(gē) 湖泊(pō) 间或(jiàn) 搁不住(gé) 月晕(yùn) 晕头转向(yūn) 文件夹(jiā) 夹衣(jiá) 剥花生(bāo) 剥削(bō)
• 景物: 杂木树林、白雨、 乌篷小船、酒客、月晕
• 特点: 恬淡幽静、淡雅朦胧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 • 景物: 柴门犬吠、行人投宿、红梅怒放
• 特点: 高雅、宁静、惬意
写作手法:巧借诗句,避实就虚
作用:巧借诗句的意境,并通过作者的品评将这个
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然语句简洁,但包容 的意象十分丰富,既增强了散文的意趣又体现出 作者闲适的心境。
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而不指中国 极南地区闽粤地区。
《江南的冬景》,中心词是“景”,是 一幅幅的画面,请同学们浏览文本,找 一下本文描绘了哪几幅关于江南冬景的 画面?
江南的冬景给作者留下的总体印象是 什么?快速浏览文章找出能够体现江南冬 景特点的词语。
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 只合江南老。青水碧于 天,画船听雨眠。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1.学习从文章结构、语言特色、写作方 法等方面赏析散文;
2.感受郁达夫散文语言的清丽明快及对 江冬景的热爱之情。
郁达夫(1896.12.7 1945.9.17) 原名郁文,字达夫, 浙江富阳人。1914年开始小说创作。 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 张资平等人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 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 沦》问世。 1923年7月,小说《春风沉醉 的晚上》发表。1928年加入太阳社, 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 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 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 小说《迟桂花》发表。1938年12月 至新加坡,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 军宪兵杀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