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专业解读指导
化验室检查
血脂
血脂含量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正常食用高脂肪膳 食后,血浆脂类含量大幅度上升,但这是暂时的,通常 在3-6小时后可逐渐趋于正常。因此常在饭后8-10小时 空腹采血,这样才能较为可靠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
正常值 1、总胆固醇(TC、CHO):正常值2.33-5.61mmol/L。当血液中胆固醇过高时,就容易沉
化验室检查
Hale Waihona Puke 血肌酐血肌酐(Cr) 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正常值男性44~133μmol/L;女性30~106μmol/L。 血肌酐增高常见于:肾脏疾病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血尿素氮 糖尿病、肢端肥大症、巨人症、感染、甲状腺功能 减低、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 C、 血尿素氮(BUN)是检 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尤其是慢性肾炎者,Cr 查肾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 越高,预后越差。其他如休克、心力衰竭、失血、 正常值为2.82-8.2mmol/L。 脱水。当体检查出血肌酐高于正常时,千万不 各种肾实质性病变,如肾小 要忽视,咨询医生,使其能够结合病史及其他化验 球肾炎、间质性肾炎、急慢 检查,做出准确的分析诊断,以明确病因,及早治 性肾功能衰竭、肾内占位性 疗。 和破坏性病变均可使血尿素 氮增高。
健康常识
血脂异常被称作“静悄悄的杀手”。临床症状不明显,不紧病 人不重视,也没有引起医生足够的重视。因而没有采用预防措施和 及早治疗。血脂异常象人体内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 会爆炸。 血脂异常造成“血稠”,这些脂质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 形成大、小“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逐渐增多、增大, 堵塞了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液被中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形成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脑供 血不足,也是引起脑梗塞和脑出血的基础。主动脉粥样硬化常造成 收缩期血压升高,还可引起主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一旦破裂会突 然死亡。肾动脉粥样硬化常有蛋白尿、肾体积缩小,可引起顽固性 高血压和尿毒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供血障碍,使下肢发凉、 麻木、间歇性跛行,甚至肢体坏死。血脂异常也会损害肝脏出现脂 肪肝等。
化验室检查
乙肝两对半是最常用的乙肝病毒 (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免 疫学标记一共3对: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 和 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其检 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
体检基本项目包括:物理检
查,全腹B超(肝、胆、胰、脾、
双肾、前列腺、盆腔 、双侧附件、 子宫),乳腺扫描、颈椎X线、
心电图,胸部X线(心肺)、 化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
血脂两项、尿素氮、血肌酐、尿酸、 血糖、肿瘤标志物、肝炎检测等)。
当看到体检报告上的数据超出 或低于正常参考值的范围时,很多 人都以为自己生病了,导致没必要 的恐慌,其实,体检报告上的某些 指标虽然超过了正常值,但有些检 查项目单凭一次检查不足以确诊, 还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 必要时应到医院相关科室请医生帮 助解读,并作进一步的检查。
长期 UA≥650μmol/L 时,尿酸易形成结晶和 结实沉积于关节腔软 组织,引起强烈的炎症 反应。
化验室检查
血糖
空腹血糖(GLU)检测是最常规的体检项目之一, 是目前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也是判断糖尿病病情
和控制程度的主要指标。正常为3.9~6.1mmol/L。 目前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126 mg/d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200 mg/dl)。 糖尿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 之一,体检检出率也是很高的,达到17%以上,糖尿病 分为1型和2型,以2型最常见,占90%以上。典型症状 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得了糖尿病要坚持 服药治疗,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目标是把血糖长期稳定的控制在正常范围,预防并发 症,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
1级(轻度) 2级(中度) 3级(重度)
≥140和/或
140-159和/或 160-179和/或 ≥180和/或
≥90
90-99 100-109 ≥110
健康常识
高血压病基本知识及日常保健
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烦躁等,少部分病人 可以无症状。 最大的危险是导致心脑血管病。 需终身服药,目标是把血压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范围,有 效预防并发症,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易出现的问题是:不愿长期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医嘱 服药。 日常保健: 1、正常人每年至少测两次血压,以便早发现、早诊断。 2、合理饮食(低钠)、防止肥胖、少吃盐、不吸烟、不大 量饮酒。 3、做到心情愉悦、情绪稳定、乐观向上,避免熬夜、劳累、 紧张、郁闷等不良因素,切忌情绪波动、大喜大悲。 4、坚持长期适量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许多人参加健康体检后,非常关心体检结果,然而面对体检报告单上各 项指标、检查结果等,真正能够看懂体检结果是否正常的人却不多,总有点 摸不着头脑。为了方便大家能正常解读体检报告,针对体检中查出的异常结 果较多的项目以及大家关心的项目进行汇总整理,希望帮助大家了解自己的 身体健康状况,健康生活,快乐工作。 特别说明
化验室检查
谷丙转氨酶ALT:正常5-49U/L, 增高见于肝胆疾病 传染性肝炎、 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肝 脓疡、脂肪肝、梗阻性黄疸、胆 管炎、胆囊炎等;其他疾病如急 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 所致肝脏淤血,药物影响等 谷丙转氨 酶ALT
谷草转 氨酶AST
谷草转氨酶AST:正常8-40u/L,AST的测 定可以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增高见于心 肌梗死、肝脏疾病包括传染性肝炎、中毒 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肝脓疡、 脂肪肝、梗阻性黄疸、胆管炎、胆囊炎等; 其他疾病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 肺栓塞、肾炎、胸膜炎、急性胰腺炎、溶 血性疾病、药物影响等。
化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正常值3.59.7*10^9/L。 全身各部位 感染性疾病,可以使白细 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值增 高,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 分类中占的比例最高5070%,主要起吞噬杀灭细菌 作用 ; 病理增多:急性 感染、组织损伤、坏死、 恶性肿瘤、白血病等;病 理减少:感染、再生障碍 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 肝硬化及肝功能亢进等。 生理增高:剧烈运动、情 绪激动、月经前期、妊娠 及哺乳期。
1、-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3、+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 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4、+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复制,传染强。即俗称的 “大三阳”。
物理检查
体重指数(体脂肪健康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成人的BMI数值 体重指数, 男性, 女性 过轻: 低于20; 低于19 适中: 20-25; 19-24 超重: 25-30; 24-29 肥胖: 30-35; 29-34 重度肥胖, 高于35, 高于34 专家指出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BMI: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上,比单纯的 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不是每个人都适用BMI的,对下列人 群不适用:1、未满18岁; 2、运动员;3、正在做重量训练;4、 怀孕或哺乳中;5、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
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正常11-50U/L, 主要用于诊断肝胆疾 病,原发性肝癌、胰 腺癌及乏特壶腹癌, 活力显著增高,轻度 和中度增高见于病毒 性肝炎、肝硬化及胰 腺炎等。
γ-谷氨酰 转肽酶 γ-GGT
总胆红素TBIL:2-20umol/l,增高原发 胆红素 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 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 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直接胆红素DBIL:0.0-8.6umol/l,增高 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 症等。 间接胆红素IBIL:间接胆红素偏高常见原 因有溶血性贫血、输血时血型不合、新生 儿黄疸等;
健康常识 调理血脂的三大法宝
1、调整膳食结构:限制摄入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 醇的食物(动物内脏、蛋黄等),选用低脂食物、(植物 油、酸牛奶),增加维生素、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水 果、蔬菜、全麦面包和谷类)。 2、有氧运动:坚持体育健身运动,有利于消耗体内 脂肪,并加速血液运行,不使血流郁滞,有利于防止胆固 醇在血管壁沉积。 3、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多饮水稀 释血液,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保持心理健康,乐观豁达。
化验室检查
血尿酸 尿酸(UA)是人体嘌呤代谢产物常 规体检的项目之一,是检查痛风的一种主 要方法。正常成人男性为210~430μmol /L ,女性150~370μmol/L、增加:痛 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 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 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如果体 检检出偏高要引起重视,日常生活应控制 肉食的用量, 少吃红肉、动物内脏、海鲜、 油炸食品,少饮酒,多喝白开水.
积在动脉壁上,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低见于肝脏疾病、严重 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营养不良。 2、甘油三酯(TG):正常值0.40-1.81mmol/L。含量过高,可使凝血倾向增高,血栓形成 可能性增大,促使动脉硬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还可导致脂 肪肝及肥胖症。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正常值1.04-2.20mmol/L 。对低密度脂蛋白有分解代谢 作用,并可将周围组织细胞中的胆固醇运输到肝脏,再由肝细胞将胆固醇转化为胆酸 排除体外,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因素,所以,常被称为“好”胆固醇。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正常值1.55-3.12mmol/L,其过高是引起动脉硬化、冠 心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常被称为“坏”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