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九世纪前期欧洲浪漫主义文学67

十九世纪前期欧洲浪漫主义文学67

十九世纪前期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被称为“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骚塞(1774-1843)。

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昆士兰湖区,由此得名;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景,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积极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

“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

他们体魄健美,外貌非凡,经理充沛,才干出众,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这一形象反映了拜伦内心的矛盾。

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拜伦
艺术特点
1,强烈的主观抒情性
《游记》把叙事与抒情自由、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以哈洛尔德游历的路线把长诗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抒情主人公的议论和抒情、插叙丰富长诗的内容,强化思想感情。

2,长诗广泛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有自然与社会的对比,各民族英雄的过去与屈辱的现在的对比,人民与统治者的对比,侵略者与被侵略人民的对比,哈洛尔德与抒情主人公的对比等。

营造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3,对大自然的描写是长诗中重要的内容。

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丽、纯真的大自然的热爱,而且诗人寄情于景,以景写情,或抒发主人公的情怀,或寄托诗人的自由精神和美好理想。

4,长诗的语言生动、自然、简洁、流畅,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唐璜》是诗体小说,是一部内容深广的政治讽刺诗。

这部长篇叙事诗也是诗人创造天才的一座丰碑。

歌德称赞它是“一部绝顶天才之作”。

1827年10月,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言》这是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在这篇文章里,雨果提出了一条新的美学原则:美丑对照原则。

美丑对照原则的贡献
1,从理论上阐述了丑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滑稽丑怪事物的描绘的审美意义,从而有益于文艺题材的扩大,使文艺能够更广泛,更真实地反映生活。

2,强调在美丑比较、对立和斗争中表现美,有益于加深文艺反映生活的深度和提高艺术效果。

3,为打破古典主义的悲剧喜剧不能互相混淆的清规戒律,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根据,有利于戏剧艺术的发
艺术特征与成就
1、情节紧张奇特、想象丰富瑰丽、场面宏伟变幻
2、强烈的戏剧性。

①运用戏剧结构组织情节,以广场为大舞台,因而带来了戏剧般的流动的叙事视角。

内视角集中于一点,外视角不断流动,这是戏剧手法。

②采用了戏剧意义上的悬念、发现、突转。

3、极度夸张的手法
4、主观抒情
巴黎圣母院:建筑史上“奇迹”、“巨大的石头交响乐”、“每一块石头都生动的体现出艺术家的天才加以修饰了的用千百种形式表达出来的劳动者的幻想”
5、对照手法:贯穿于始终、体现在局部、渗透于细节
⏹十九世纪中、后期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地再现当时存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解剖性的暴露、撕毁所有一切的假面具,故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高尔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