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

K 24Q/**永磁伺服电动机杭州**电机有限公司 发布前言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杭州**电机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电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永磁伺服电动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永磁伺服电动机分类、型号命名、结构及安装型式、主要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机床、磨床、纺织机械等自动化工业控制的永磁伺服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756-2010 旋转电机圆柱形轴伸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4942.1-2006 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 分级GB/T 7345-2008 控制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T 7346-1998 控制电机基本外形结构型式GB/T 10069.1-2006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1部分: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GB 18613-2006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JB/T 8162-1999 控制微电机包装技术条件JB/T 10183-2000 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 10184-2000 交流伺服驱动器通用技术条件3分类、型号命名3.1分类电动机按其驱动方式不同分为正弦波驱动电动机和方波驱动电动机。

3.2型号命名电动机的型号由机座号、产品名称代号、性能参数代号和派生代号组成。

×××-×××××派生代号,以字母表示;性能参数代号,以数字表示;反馈元件代号(M:光电脉冲编码器,X:旋转变压器);正弦波驱动电机(ST),方波驱动电动机(SF);机座号。

3.2.1 机座号机座号规定为:60、80、90、1*0、130、180。

3.2.2性能参数代号性能参数代号的前三位表示额定转矩,后两位表示额定转速。

3.2.3 派生代号派生包括结构派生和性能派生,派生代号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A”、“B”、“C”……表示,但不得使用“O”、“I”字母。

示例:60ST-M02030Z,表示机座号为60正弦波驱动编码器采用光电脉冲编码器,额定转矩2N.m,额定转速3000rpm ,采用失电制动器的电机。

4结构和安装型式、主要参数4.1 结构及安装型式4.1.1 电动机的安装型式为端面止口带凸缘。

4.1.2电动机的基本轴伸型式为带键槽的圆柱形轴伸。

4.1.3电动机的轴伸直径应符合GB/T 756的规定。

4.1.4反馈元件安装于电动机的后罩内,可同时配置无刷直流测速发电机和霍尔传感器;同时配置无刷直流测速发电机和光电编码器;也可同时配置光电编码器和旋转变压器,也可单独配置光电编码器或旋转变压器,或按合同规定。

4.2 防护等级及冷却方式4.2.1 电动机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T 4942.1-2006中IP65的规定。

用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合同规定。

4.2.2电动机的冷却方式为封闭自冷。

4.3 驱动器电源电压驱动器的电压规定为:交流单相/三相220V/380V,用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合同规定。

4.4电路图电动机的电路图应符合图1的规定。

图 1 电动机电路图4.5 主要参数电动机的主要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5 要求5.1 基本要求产品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2 外观要求电动机表面不应有锈蚀、碰伤、划痕、涂覆层剥落等现象,紧固件连接应牢固,铭牌的字迹和内容应清楚无误,且不得脱落。

5.3 外形及安装尺寸按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规定。

5.4 轴向间隙电动机的轴向间隙应≤1㎜。

5.5 轴伸径向圆跳动电动机的轴伸径向圆跳动应≤0.02mm。

5.6 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及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电动机的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及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5.7 出线方式、标志及相位关系5.7.1 电动机的出线方式为P型电连接器。

5.7.2 电动机的A、B、C三相绕组及反馈信号是通过一个P型4芯和15芯插座和驱动器连接其出线标志。

5.7.3 相位关系电动机反电势波形相位与反馈元件波形相位相对关系应符合图2的规定。

用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合同规定。

图 2 相位关系图5.8 绝缘介电强度电动机绕组对机壳之间应能承受50Hz、1000V+2Un的额定电压,历时1min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绕组漏电峰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

试验后立即测量绝缘电阻应符合5.9的规定。

当重复进行绝缘介电强度试验时,试验电压为规定值的80%。

5.9 绝缘电阻电动机绕组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常态和规定的低温条件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Ω;——热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Ω;——恒定湿热试验后,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Ω。

5.10 旋转方向电动机允许双向旋转。

规定从安装配合面的主传动轴轴伸端视之逆时针方向为旋转正方向。

5.1* 额定数据、反电势常数、转子转动惯量、电气时间常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5.12 静摩擦转矩静摩擦转矩应不大于额定转矩的10%。

5.13 定子线电阻冷态下三相直流电阻,测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三相平均值之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大于2%,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和最小值之比不大于5%。

5.14 最大转矩最大转矩应大于1.2倍额定转矩。

5.15 转矩波动系数转矩波动系数不大于额定转矩5%。

5.16 超速电动机应能承受额定转速的120%、历时2min的空载超速试验,试验后转子不应发生影响性能的有害变形。

5.17 温升电动机绕组采用F级绝缘,在连续工作区内连续工作时,定子绕组的温升限值不超过105K。

5.18 低温电动机应能承受-10℃±2℃的低温试验,试验后检查极限负温条件下绝缘电阻应符合5.9的规定,且电动机应能空载正常运行。

5.19 高温电动机应能承受+40℃±2℃的高温试验,试验后检查热态绝缘电阻应符合5.9的规定。

5.20 恒定湿热电动机应能承受严酷等级为温度+40℃±2℃,相对湿度90%~95%,历时96h的恒定湿热试验。

试验前将电动机轴伸及安装配合面涂以防锈脂。

试验后在箱内测量绝缘电阻应符合5.9的规定。

电动机从箱内取出后,检查电动机应无明显的外表质量变坏及影响正常工作的锈蚀现象。

5.21 振动电动机应能承受表5规定的定幅振动试验。

试验后进行外观检查,不允许有紧固件松动或零部件变形等现象。

5.22 冲击电动机应能承受表6规定条件的冲击波形为半正弦波,持续时间为1*ms规定脉冲冲击试验。

试验后电机不应出现紧固件松动或零部件损坏等现象。

5.23 电磁干扰电动机的电磁干扰应符合GB/T 7345-2008中4.31的规定。

5.24 噪音电动机的噪音应≤68dB(A)。

5.25 寿命电动机应能承受2000h的寿命试验,试验后检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额定转速、反电势常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5.26 效率电动机的能效应符合GB 18613-2006中规定的2级标准。

5.27 功率因数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应≥75%。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6.1.1试验大气条件应符合GB/T 7345-2008中5.1.1,5.1.2,5.1.3的规定。

6.1.2 试验用的驱动器应符合JB/T 10184-2000的规定。

6.1.3 测试仪表、仪表精度在出厂检验时不低于1级,型式检验时不低于0.5级,转矩测量仪表为1级。

6.1.4电动机安装:如无特殊规定,实验时电动机轴向水平安装。

6.1.5拖动电动机旋转用的稳速转台精度为1/1000。

6.1.6标准试验架应符合JB/T 10183-2000中6.1.6的规定。

6.2 外观材料手感和目测。

6.3 外形及安装尺寸目测电动机的外形,用量具检查安装尺寸。

6.4 轴向间隙按GB/T 7345-2008中5.5规定的方法检测。

6.5 轴伸径向圆跳动按GB/T 7345-2008中5.6规定的方法检测。

6.6 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及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按GB/T 7345-2008中5.7、5.8规定的方法检测。

6.7 出线方式、标志及相位关系6.7.1检查电动机的出线方式、标志应符合5.7.1、5.7.2。

6.7.2 将电动机安装在稳速转台拖动至1000r/min,用示波器检查霍尔传感器的波形相位及其他反馈元件的相位与电动机反电势波形相位关系应符合5.7.3的规定。

6.8 绝缘介电强度按GB/T 7345-2008中5.17规定的方法检测。

6.9 绝缘电阻按GB/T 7345-2008中5.18规定的方法检测。

6.10 旋转方向按5.10的规定,驱动器给定为正时,从安装配合面的主传动轴轴伸端视之,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6.1* 额定数据电动机固定在标准试验支架上,试验环境应不受外界辐射及气流影响。

电动机在表1规定的转速下加额定转矩运行。

其额定数据应符合表1的规定。

6.12 反电势常数将电动机用稳速转台拖动至1000r/min ,测量电动机空载反电势。

反电势常数按(1)计算。

K e =π1000301E (1)式中:K e ——反电势常数,V (rad •s -1); E 1——电动机空载反电势,V 。

6.13 转子转动惯量按GB/T 7345-2008中5.12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6.14 电气时间常数按JB/T 10183-2000中6.17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6.15 静摩擦转矩电动机不通电,采用滑轮砝码或其他等效方法在转轴上施加转矩,在五个等分点上测量电动机正、反方向转轴即将转动而不会连续转动时的转矩值,取其最大值。

6.16 定子线电阻电动机在室温保持下3h 以上,用直流电桥或能保证测量精度的其他仪器仪表测量折算到20℃时的定子线电阻。

6.17 最大转矩电动机固定在标准试验支架上,试验环境应不受外界辐射及气流影响。

电动机按5.14规定施加最大转矩,运行5s 。

6.18 转矩波动系数在稳定工作温度下,电动机开环运行,只保留驱动器的电流环,电动机的电流等于二分之一连续堵转电流,并在表1规定的最低转速下运行、用测功机测量并记录一转中电动机的输出转矩,找出最大转矩和最小转矩,按(2)式计算电动机的转矩波动系数。

K Tb =minmax min max T T T T +-×100 (2)式中:K Tb ——转矩波动系数,%; T max ——最大转矩,N •m ; T min ——最小转矩,N •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