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字体的演变
褚遂良
柳公权
七、行 书
始于汉末,在晋代得到了繁荣与发展。
以楷书为基础,融入了一些草书的写法,化 繁为简,能加快书写的速度。 点画映带,笔意活泼。
比章草更率意、更简便、更流畅、更生动、 更自如、更能体现书家的情感。 上下字间往往笔势相连相通,一字往往有多 种写法。
四、狂 草
在今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代表人物:唐代的张旭、怀素。
狂草比今草更简便、更险峻,气势更夸张、 更豪放,笔意连绵,气势贯通,龙飞凤舞。
五、魏 楷(魏碑)
中国字体的演变 (二)
一、汉隶
汉隶始于秦,通行于汉。
将篆书的圆转改为方折。
横画的波折,形似蚕头燕尾。
二、章
草
相传为汉章帝时所创,也有说因《急就章》
而得名。
既有隶书的特点,又有简明方便的特点。 保留了隶书的“波磔”特点。
三、今 草
由章草发展而成。
去掉了“波磔”。
用笔合乎法则的正体字叫楷书,又叫正书或 真书。 魏楷主要指魏晋南北朝时北朝的碑刻书体, 因此又叫魏碑。 从隶书演化而来,带有明显的篆隶笔意。
六、唐 楷
以唐代楷书为代表的书体。
唐代是我国楷书成熟和发展的全盛时期。
主要有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柳公权四 大家。
欧阳询
颜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