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教育
LOGO
美国教育体制
美国的教育制度,整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i)学前教育 (pre-school education); (ii)初等教育(elementary education); (iii)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 (iv)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 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 都是属于大学前(pre-college)的教育, 包括保育学校 (nursery school) 及幼儿园(kinder garden)、 小学、初中 (junior high school) 及高中(high school)。
LOGO
学制与课程
美国的中小学实行12年义务教育, 但学制分段不统一, 有的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有的小学5年,初中4年,高中3年; 有的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4年; 有的高中独立办。
LOGO
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部分内容标准
地球与宇宙
比较地球作为行星的观点 比较丛地球到太阳细的观点 比较长期以来天文学的历史 ·研究宇宙的史前和 历史观. ·解释地球表面、水 面对太阳能的吸收、 反射和转化及其特点 . ·在太阳系中,行星 天体之间通过万有引 力相互联系 ·引入太阳系组成部 分的起源理论 ·解释彗星及其轨道 的详细或历史记录以 及数学推算 ·主要星座模型化 ·解释星座在航海和农 业的多方面发展上起的 作用 ·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 化的理论过去现在 ·把天文学的理念与天 文学的规律和理论相比 较
LOGO
人 文
人文
“人文”一次最早出现在《周易·贲》,“(刚柔交),天文也,文明以至, “人文” 1.指礼乐教化. 2.泛指各种文化现象。 3.人事,指人世间事。 4. “人文”两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 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人文”一 习俗,人情。 ----辞海编辑委员会主编.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79 种说法社会之制度文化教育,一种说法“人的文彩”,指文章,礼仪. ---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J].教育研究,1999,(2):31 -------中国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 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1993 -----蔡铁权.物理教学丛论[M].科学出版社,2005:182
LOGO
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或项目2
LOGO
教材中跨学科栏目
LOGO
科学教育的评价
LOGO
启发与反思
人文教育的一致性 人文教育的方式 科学教师教学能力
美国基础教育中科 学课程无论是从政 策方面还是具体的 科学内容科学标准 方面都深刻地体现 了科学的人文教育, 同时也渗透着美国 本土的价值体系.
LOGO
美国科学课程初中教材(《物质科学》为例)
《物质科学》
教材结构
物理内容
探究和活动
跨学科
LOGO
教材中的物理内容
LOGO
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或项目1
美国中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人文教育
21101112 宋颖超
LOGO
LOGO
内容提要
科学与人文
美国科学课程中的人文
启发与反思
概念
科学 人文 人文主义 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 科学与人文的渗透
纬度
课程设置 课程标准 科学教材
三方面
人文教育的一致性 人文教育的方式 科学教师教学能力
科学评价
Add Your Title
LOGO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这一概念是1808年德国教育家弗·伊·尼塔 “人文主义”广义包括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的各种 狭义上的人文主义特指文艺赋性时期的一种文学运动,广义的人文主义 梅尔(Nierthammer)首次提出来的.古希腊人标榜的概念 思潮和理论. 核心是承认人的价值及其尊严,承认人的自由意志与自我导向能力,视人 paideia是人文主义的最早来源.相当于今天的“文化“, 为万物的尺度等. --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8:332 “教育” .罗马时代paideia翻译成了humanitas,拉丁文中的 -----蔡铁权.物理教学丛论[M].科学出版 原意为“人性”, “教养”.随后产生了humanity,进而衍生 社,2005:182 出humanism,译作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
•
作
如分析人类与环境如何相互作用
出贡献和影响科学的发展的
4 在物理科学中应用科学的知识
5 在地球科学中应用科学的知识
(1)地球环境(2)水环境(3)大气和天气(4)太阳,星系和宇宙 如分析人类活动与水环境的交互作用
LOGO
伊利诺伊州(Illinois)科学课程内容标准
LOGO
科学与人文
科学与人文的相互影响包含
从科学、人文及其衍生的概念也可以看出之间的相互交错.如下图 科学的社会价值最大地表现为它的人文性.科学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改变着 从起源上看,文艺复兴后出现了人文学科.当时的自然学科尚未成熟.人 从历史上看,在文明发展早期,科学与神话、科学与宗教、科学与哲学等 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 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探究活动.参与这种活动的要素不仅仅只有理、 社会的面貌与观念,另一方面也在改变科学自身的形象与人类对它的看法. 文学科根本特点是重视人.其课程也不仅限于人文学科,还包括算术、代数 往往是相互交错的,早期的科学仍保留着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如牛顿的经典力 论和经验事实这两种认知因素,而且还有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如哲学观念的渗 真 追求真理尊重实践不迷信权威 几何、天文学、绘画、测量以及骑马、角力、射箭、击剑、游泳等项目。后来 学名著还是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科学逐渐疏 -----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70 透和方法的使用,社会价值取向的约束,有利的文化氛围的烘托等. 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文课程具体主张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思想和追求是一致 离神话宗教,科学最后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人文教育的核心 善 自由.平等.公正.协作 的“教育的目的是同个人生长,整合和自主等观念联系在一起的能动的个性完善过程” -----周青.科学课程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2007:8
科学的历史和本质
•理解个人和社区的健康,
•理解人口的增长及规律, •理解自然资源, •理解环境质量, •理解自然的和人为的灾 害 •理解当地全国和全球挑 战中的科学与技术
•理解作为人类智慧贡献 的科学 •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 •理解科学历史的观点
LOGO
密执安州(Michigan)高中科学课程内容标准
Add Your Title
LOGO
人文精神与人文教 育
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
人文科学解释: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 人文教育,简单地将,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 人文精神是人性------人类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注重追求中 人文素质集中表现为人的社会意识,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岂知修养,价值 西方的人文精神就视依靠人的理性力量维系着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的人 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 育.由于人文精神是动态的立体发展的,人文教育也是具有不同的时代内 的自由本质----的展现,人文精神的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 取向,道德情操,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等方面,它们过程了个体的精神面 文主义精神. 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 容与特征. 神,超越的精神, 貌 ---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8:335 -------中国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 -----蔡铁权.物理教学丛论[M].科学出版社,2005:183 ------余自强,科学课程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95 ------蔡铁权.物理教学丛论[M].科学出版社,2005:182 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1993
12~18学分.
LOGO
美国科学教育标准的内容
科学的历史和本质 个人和社会角度的科学
科学中统一的概念和程序
作为探究的科学
全国科学 教育标准
科学和技术
物理科学
地球和空间科学
生命科学
LOGO
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人文体现
个人和社会角度里的科学
美国人文教育方式多 方多面的.单从教材 我们就可以看出,这 不仅仅渗透在科学 知识体系中,而且渗 透在众多的活动或 项目.同时有显得那 么的自然,顺利成章. 在科学的评价中也 非常重视人文评价.
美国科学课程对教 师的要求也是多方 面的.不仅要求教师 具有广阔的科学知 识和人文知识,而且 还要求教师 具有高 超的课堂处理能力 和教育能力,因此美 国对教师的培训也 是非常重视的.
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必要而合理的学科 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 选修课内容丰富,大部分中学开设有百 余种课程供学生选择,它充分满足学生 的兴趣志向,培养专业技能,发展个性 特长,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
LOGO
相关概念归纳
科学
知 识
过 程
人文
知 识
科学教育 过程即为获得知识的过 得 程中形成的科学探究和 知 出 创新能力、科学思维方 教 育 式、精神和品质以及科 学观、道德观、价值观、 人生观等 人文教育
得
知 识 教 育
过 程 教 育
过 程
出
过 程 教 育
----蔡铁权.物理教学丛论[M].科学出版社,2005:184 “重视理性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 美 创造 和谐 ----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