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与安全生产讲述
• (七)地质构造 • 沉积岩层一般都是水平或近水平的,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连 续完整的,由于受到后来地壳运动的影响,该岩层的形态和产 状发生了变化。这种由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岩层变形和变位的结 果叫构造变动。 • 构造变动的形态主要分为褶皱和断裂。 • 这种由地壳运动而造成岩层空间形态的变化,称之为地质构 造。 • 1、褶曲构造:是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是岩层的一种弯曲现 象。 • 基本形态:背斜、向斜 • 要求:核部、翼部、轴面、轴线、枢纽。 • 分类:根据褶曲轴面的产状,分为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 褶曲。 • 2、断裂构造(断层) • 岩层在外力或内力作用下,产生了机械破坏,使岩体丧失了 连续性和完整性,不论发生位移与否,统称产生断裂。断裂后 若岩层没有发生显著位移,称为裂隙或节理,发生了显著的位 移称为断层。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 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案
矿பைடு நூலகம்地质与安全生产
学习要点:1、了解矿山地质的相关概念; 2、了解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 质环境对矿山安全生产的影响; 3、矿山开采诱发的地质灾害产生 的原因、危害及其预防治理措施; 4、了解工程地质资料的内容及对 矿图的要求。
第一节 矿床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矿岩的基本性质及其与 矿山安全生产的关系
• (一)矿岩的基本性质 • (1)硬度---是指矿岩抵抗工具侵入的性能 • (2)坚固性---是一种抵抗外力的性能(锹、镐、机械破碎、 炸药爆炸等作用下的力)。 • (3)稳固性---矿岩在空间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 长短方面的性能。 • (4)结块性---采下的矿石,在遇水和受压并经过一段时间 后又连接成整块。(粘土质矿石、高硫矿石) • (5)氧化性 • (6)自燃性 高硫矿石(含硫18~20%)、高硫煤 • (7)含水性 • (8)碎胀性
(二)矿岩性质的好坏与矿山安全生产密切相关: (1)在露天矿开采中,会导致边坡或采场台阶滑坡。 (2)井采矿山中,遇到坚固的花岗质岩石、硅质片岩、坚 硬的砂岩、石灰岩、大理岩、黄铁矿之类岩石矿物,坚固 性系数、强度、硬度也较大,所以凿岩速度慢、炸药消耗 量大。 • (3)岩石的稳固性表现在矿岩的空间允许暴露面积大小和 时间长短。 • 对极不稳固岩石在掘进巷道或开辟采场时,不允许有暴 露面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冒顶片帮,巷道掘进时,须 用超前支护(前探梁)。 • 不稳固矿岩,允许有较小的不支护的暴露空间 50㎡以内; • 中等稳固矿岩不支护暴露空间 50~200㎡; • 稳固矿岩不支护暴露面积 200~800㎡; • 矿岩的稳固性对采掘工程中正确选择采矿方法,合理确 定矿山工程的支护、编制施工设计有重要意义。要摸清围 岩的稳固性及其压力大小,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 • • • • • • •
巷道掘进时,遇岩石松软、破碎带,必须及时 支护,闭好帮、顶防止片帮冒顶。 支护方式:木支架、金属支架、砼棚、摩擦支 柱、液压支柱、锚杆、挂网、混凝土喷浆、碹石 等;预设矿柱、采空区充填等。 (4)矿岩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矿山安全生产关系 地球的表面是地壳,其平均厚度36千米,地壳 岩层通常包含沉积层、花岗岩层、玄武岩层。地 壳中蕴藏2000多种。 地壳上部花岩岩聚积放射性元素:铀、镭、钍、 氡,影响人体健康。 氧化性、自燃性 有害物质:粉尘危害、砷、汞中毒、有害气体 (CO、CO2、CH4、H2S)等, 地温
• (三)、岩石(矿石) •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由一种和多 种矿物有规律地组织成的矿物集合体。按 其成因分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 岩石有其强度特征,即在外载荷的作用 下,当应力达到某一极限时便发生破坏, 这个极限就是岩石的强度极限。(打眼、 爆破破碎……) • (四)围岩 • 指围绕在矿体周围无经济价值的岩石。
• 断层要素:走向,倾向、落差。 • 根据断层上、下盘相对移动的方向分为正断层、逆断 层、平摊断层。 • 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关系,把断层又分为走向断 层、倾向断层、斜交断层。 • 断层构造发育的地区,经常是许多断层以某种组合形 式出现,其中有:地堑、地垒、迭瓦状构造、阶梯状 构造。 • (八)地下水 • 1、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潜水、承压水 • 2、按含水质性质: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 3、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常用指标是总矿化度、氢离 子浓度(PH值)、水的硬度。 • 4、矿井水的来源的:地表水、含水层水、老窑水、 断层水。
第三节 矿床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对 矿山安全的影响
• (一)围岩的性质对矿山安全的影响 • (1)围岩是矿体周围的岩石,矿井生产布置的开拓、采准 工程要摸清围岩性质,防止 矿山生产中冒顶、片帮、塌方事 故。 • (2)熟悉围岩的坚固稳定程度,遇到岩石松软,裂隙发育、 过断层破碎带,应及时支护,加强支护质量管理,防止冒顶 片帮事故。 • (3)了解、掌握采掘作业场所顶底板稳固程度及矿压大小, 特别是遇有含水层、岩性松软、压力较大时,易发生冒落。 • (4)褶皱构造中背斜核部顶端岩层中,张裂隙发育,甚至 导致矿山涌水量增加。向斜核部,顶压较大,对采掘工程不 利。 • (5)断层影响矿井开拓布置。大断层出现,为跟踪矿体, 巷道转变,增大工程量。巷道过断层施工难度大,施工中应 尽量避免沿着断层面掘进。 • (6)断层引起矿井涌水量增加。
• • • • • • • •
(五)矿床的分类 1、形状分类:层状、脉状、块状 2、倾角分类:水平微倾斜矿床 倾角<5° 缓倾斜矿床 倾角5°~ 30° 倾斜矿床 倾角30°~ 55° 急倾斜矿床 倾角>55° 3、矿体厚度分类: 矿体的厚度是指矿体上盘与盘间的垂直距离或水平 距离。即垂直厚度(真厚)、水平厚度。 • (六)矿体的产状 • 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矿体与围岩的关系, 矿体与侵入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
• (一)矿床 • 地壳内部和表面富集的有用矿物或组分,在 质和量上达到工业利用的要求,并在现有技术 经济条件下能够被开采利用的部位称为矿床。 • (二)矿物 • 矿物是由地壳中化学元素通过地质作用形成 的一种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的单质或 化合物。 自然界中矿物存在的状态有三种: 固态:石英、长石、云母 液体:水、自然汞 气态:二氧化碳、硫水氢、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