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犹江绿月省级龙头企业简介

2018年犹江绿月省级龙头企业简介

上犹犹江绿月食品有限公司企业简介一、企业基本情况上犹犹江绿月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

位于上犹县梅水乡园村村,是一家主要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的生产型企业,经营范围是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苗木种植、销售,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批发、零售,烟零售,食用农产品、茶具、文化用品、广告宣传用品、办公用品零售等。

主营产品为“犹江绿月”牌系列茶叶,公司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有固定职工152人,固定资产3277万元。

公司2012年被评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龙头企业。

二、生产经营情况2017年,公司以“生态、绿色、创新、共享”为发展理念,坚持诚信为本、依法经营,加大投资,进行生产设备和技术升级改造,大力开展龙头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公司产销两旺,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年茶叶干茶产量58.4吨,实现销售收入9363.6万元,比上年增长7.2%,上缴税金276万元,税后利润1385.4万元。

公司发展后劲继续增强,投资500万元建设实施的茶园扩建及名优茶加工生产线项目,2017年5月已经竣工投入使用,扩建50亩茶叶种植基地、新建了1条现代化的名优茶生产线、增加54台套茶叶生产仪器设备,新建生产厂房和办公大楼2800多平方米。

公司自有的2个茶叶种植基地面积达到3600亩,茶叶繁殖良种母本园100亩,茶叶加工生产线增至1条,年生产加工干茶能力扩大到500吨。

公司成立了研发机构,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水平不断提升,采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了可视化系统,能够将茶叶从种植,管理,施肥、采摘、加工、包装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监控,并与手机终端连接,提升了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茶叶私人定制业务已发展到亩,“犹江绿月”品牌茶叶电商家。

公司茶旅融合发展效益明显,公司茶叶种植基地景区化改造、茶叶采摘园、茶叶加工体验区、品茗阁、茶艺表演亭等乡村旅游设施的建设,吸引了省内外游5万多人次到园村观光、休闲旅游,游客比上年增长15%,“犹江绿月”品牌美誉度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对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公司管理制度完善,照章纳税,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及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福利和缴交社会养老保险,企业银行资信为A级。

三、主要成效公司致力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为了更好地带动周边农户致富及全县茶农增收,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产业化经营,公司在梅水、五指峰、油石、寺下、营前、水岩、陡水等7个乡镇建立3个茶叶专业合作社,签订茶叶种植合同,与29个茶叶种植点的5800户茶农签订了茶叶收购协议,合同生产基地18950亩,共带动4400户农户,户均增收2064元,公司安排2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为纵深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公司强化科技创新,搭建创新创业星创空间平台,为茶叶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专业的茶叶行业创业创新商务咨询,茶叶种植、加工技术示范和培训,向茶叶种植创业团队供应优良茶叶种苗和名优茶加工服务,提供激发创新、创客创意试验制作和孵化项目的场所,提供创业资本和种子基金支持,提供创客社交休闲等服务,吸引了10个创业团队入驻企业。

公司现持有“一种茶叶鲜叶高效精选装置”、“一种卷曲状茶叶加工装置”等6项实用型技术专利,申请2项发明专利。

为切实保障茶农利益,公司按照“五个统一”(统一平价供应生产资料、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标准化生产、统一供应茶苗,统一协议收购)的标准,积极为利益联结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保障服务。

具体做法是:统一技术请专家、技术人员就茶园管理、茶叶制作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茶农种茶技术水平,让茶农掌握一整套生产技术规程;统一标准化生产,积极引导农户改变传统施肥用药习惯,逐步实现使用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的转变,确保建立良好的生产环境,按照有机茶生产标准来种植加工茶叶;统一供应茶叶种苗,2011年公司建立茶叶繁殖良种母本园100亩,为茶农提供优质茶苗;统一采购平价供应肥药,茶农每亩降低生产成本,对缺资金农户,赊茶苗、赊肥药,有的还给予资金帮扶;统一协议收购,直接与所带动的茶农签订了茶叶收购协议,明确按高于市场价4-8%的价格收购鲜叶。

这些基地每年为公司提供鲜叶1320吨,既保证了农户增收,又促进了企业增效,形成了互利“双赢”的产业化发展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公司发展获得市场认可,获得众多荣誉。

2016年公司茶叶生产通过22000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公司的“犹江绿月”名优茶,形成了“形如弯月、扁平挺秀、匀齐光润、茶香若兰、清高持久,滋味鲜爽,汤色清澈,叶底嫩绿”的独特品质,参加2016江西(上海)茶叶博览会获得优秀产品奖,茶王大赛绿茶类金奖。

犹江绿月延续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赣州市知名商标,2016年新获得江西省名牌产品。

公司发展对周边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茶叶生产成为公司所在乡村支柱产业,2016年梅水园村犹江绿月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公司是市级扶贫龙头企业,茶叶成为县域重要产业。

公司发展业绩多次被《新华网》、《江西日报》、《赣南日报》及中央、省、市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

四、主要举措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关心、关爱、指导和资金项目扶持下,我公司获得了快速发展,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主要举措是:1、千方百计加大投入,不断注入产业发展动力。

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又是人民生活离不开历久弥新的产业。

保障农产品供应和食品安全,促进传统农业生产转向现代农业经营,实行产业化经营,做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是政府政策导向,也是企业发展机遇,多年来,公司在省市县政府政策和项目资金引导下,积极向银行贷款融资,企业利润全部投入用于扩大再生产投资,年年有项目,投入资金年增长保持20%以上,建设发展茶叶产业链中的种植、加工、销售、品牌等各环节,适应市场变化,企业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对茶叶加工机械设备二次进行更新换代,采用新科技、新机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实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对茶园进行景区化改造,建设茶山游步道、景观台、茶文化雕塑等茶旅服务设施,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

2、想方设法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含量。

品牌的核心是诚信,基础在产品质量。

为了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公司投入资金51万元,购置了茶叶鲜叶分级机、高温热风杀青机、烘干机、揉捻机等茶叶生产加工机械,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全程的机械化水平、改善了生产条件,增强综合生产能力,用生产机械化,推进生产标准化,促进茶叶质量稳定和提高,2016年公司茶叶生产通过22000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参加2016江西(上海)茶叶博览会获得优秀产品奖,茶王大赛绿茶类金奖。

犹江绿月延续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赣州市知名商标,2016年新获得江西省名牌产品。

3、全力以赴扩大营销,不断拓展茶叶销售市场。

公司利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进行“犹江绿月”品牌宣传,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上创客工厂开设了西安、湖南、云南、上海、南京、北京等七个专柜,公司产品通过淘宝、微店、微博、微信公众号、旅行社、电视台、创客APP等各种互联网平台进行产品的推广与销售,提高不同消费人群的市场营销针对性。

为扩大产品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采用新模式,在赣县和石城县新开设二家新形象茶叶020连锁店,对上犹店重新进行了装修改造,企业品牌形象提高,茶叶产品市场不断拓展,公司“犹江绿月”牌系列茶叶产品已远销广东、福建、湖南、浙江、上海等省市和国外。

4、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科技支撑。

公司依据上犹土壤气候条件,引进扦插繁育技术和大棚覆盖标准化繁育技术,引进选育赣茶3号江西省级茶树良种。

该品种具具有节间长,芽头密度大,新稍生长快,发芽整齐,产量高、制出的茶产品营养,适宜机械化修剪和机械化采茶,新茶叶良种品种的推广种植,有力促进了全县茶叶产业发展。

投资60多万元,开展“互联网+ 私人定制”茶园基地建设,建成的“可视化”茶园系统,客户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全方位24小时查看定制茶,从茶区的选择、鲜叶的采摘、师傅纯手工制作的全过过程,客户对绿色生态食品的感知度,增强品牌的信任度和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大幅提升,茶叶“私人定制”业务从无到有,已有罗边华源集团、赣州一城花酒店、江西银盛电子有限公司、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公司等定制客户,“私人定制”新模式带来了公司产品稳定客户群。

5、积极探索茶旅融合,不断增强企业带动力。

充分利用茶园生态好、环境美的优势,对茶叶种植基地进行景区化改造,建设茶山游步道、景观台、茶文化雕塑等茶旅服务设施,积极探索茶叶生产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产业互补,提高茶叶生产用地效益,提高企业工人工资水平,提高了企业综合经济益。

扩大和增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茶旅融合发展,游客大量湧入,游客的各种需求,进一步带动了周边贫困农户发展牛、羊、果等特色种植养殖,带动周边农户加快发展手工艺品加工、餐饮、住宿、运输等二、三产业。

五、下一步打算公司紧紧国家进入新时代,所带来的发展新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大投入,产业化经营,开拓进取,精细管理,争取三年内企业发展再上一个台阶,茶叶产销进入全国茶叶生产百强企业,产业化经营,企业龙头作用更加明显。

为此,下一步打算:1、补强茶叶产业发展链中短板。

从公司发展和上犹县茶产业发展角度,梳理分析茶叶产业发展瓶颈,产业链中短板,针对全县茶叶生产中存在的春茶供不应求,夏秋茶产品价格低,茶企茶农不愿生产,出现产茶大县的中低端茶叶要从县域外市场输入销售等问题,承担产业起龙头企业应有的责任,加强茶叶新产品开发,引导市场消费。

针对企业自身产供销环节,要进一步提高公司茶叶仓储能力,筹措资金,建设鲜茶保鲜仓库,建设200立方米碉堡形的“藏茶洞”,利用地窖温度效用,将全县每年滞销的绿茶产品进行收购储藏,加工制作“老茶”产品。

2、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积极运用新兴物联网技术对传统茶产业生产模式进行改造,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利用远程监控、无线通信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对企业茶叶基地、加工车间、仓库和经销网点建设监控平台,进行病虫害监测,建设茶叶质量追溯系统,加强茶叶质量控制,保护企业品牌,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3、积极推进茶旅融合深度发展。

将企业发展融入特色乡村建设中,统畴考虑茶叶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提高茶业效益。

筹措资金,对公司原加工厂房进行房屋立面改造和室内装修,建设300平方米“茶博馆”,以茶叶种植、加工历史的实物工具、产品展示,图文展示及视频讲解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我县茶产业发展历史、现状和茶产品,宣传“上犹绿茶”品牌,进行茶技术科普和茶文化传播,打造乡村旅游的又一景观亮点,厚植我县茶叶产业文化底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