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度部门决算目录第一部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概况一、学校概况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第二部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度部门决算报表一、2015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二、2015年度收入决算表三、2015年度支出决算表四、2015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五、2015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六、2015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七、2015年度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第三部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第四部分名词解释第一部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概况一、学校概况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重点大学。
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获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之一,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又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2009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2获批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院校,同年成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学校。
学校现以工为主,拥有工、管、理、经、文、法、农、教育、艺术等多学科,目前,在册学生4.2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高职生、留学生3.2万人。
设有24个院系、107个本科与高职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建有矿业工程、力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力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中心、国家煤矿开采与安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煤矿液压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重大科技平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一流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升级协同创新中心,已形成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4人、长江学者3人、具有副高级职称人员1000余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授900余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
2名教师被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5名教师被确定为辽宁省攀登学者,9名教师被确定为辽宁特聘教授。
学校作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以培养诚朴求是、博学笃行,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着力推进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实践,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开展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太阳石精神”和应用创新能力,努力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的质量、有社会适应能力的质量、有发展后劲的质量。
2006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年来,学校先后有80余项教学成果获国家和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95%以上,居辽宁省高校前列。
广大毕业生以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勇于实践、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特点,赢得了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教务处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学校先后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进入全国50强。
学校积极转变科技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面向国家煤炭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打造国家能源领域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学校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数百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和技术联盟。
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863 ”国家高新技术等各类科研课题3500余项,24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先后有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经费突破3亿元,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在矿山灾害治理、安全技术与工程、测绘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制造等研究领域形成了明显优势和突出特色,在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煤炭自燃火灾防治、矿区开采沉陷治理、“三下”采煤、地质动力区划等许多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连续组织参加了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多次获得“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组织奖”;先后举办国际矿山测量协会第十二届大会、现代采矿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中俄矿山深部开采岩石动力学高层论坛、国际测绘与地球空间信息研讨会等近百次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学术会议,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国际知名度。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
与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中平能化集团、大同煤业集团、山西焦煤集团等20多家国内大型企业签订了实质性校企合作协议,与阜新、朝阳、营口、铁岭等市签订了市校共建合作协议。
学校拥有国家安全培训一级资质、全国煤炭行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一级培训资质和全国煤炭行业经营管理干部工商管理培训资质。
在省内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拥有董事会单位120家。
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越南、德国、澳大利亚、南非、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许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学术交流关系,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美国西阿拉巴马州立大学、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技术大学、日本九州大学、越南广宁工业大学和越煤集团等国外高校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互派专家、学者、留学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科研合作,聘请世界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名誉教授。
学校聘请了一大批外籍教师和专家为学生上课,建立了可同时培养语言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门类培养体系,与国外科研院所合作承担了数十项科研课题。
学校与越南广宁工业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美国西阿拉巴马州立大学等共同开办了“1+4”、“3+1”、“3+2”、“2+2”等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已有128个项目获得资助。
作为首批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高校,创造性构建并实施了将第一、第二课堂有机整合的素质拓展学分化新模式——双嵌入素质拓展学分模式,素质拓展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以“一节”、“两月”、“三类讲座”、“四项工程”和“十五项赛事”为框架的校级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建立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生课外科研训练和创新性实践模式,即以创新项目为牵引的训练全过程模式、以职业素养为导向的训练全参与模式、以科技竞赛为载体的训练全覆盖模式、以专业实践为基础的文科训练模式、以专业强化为目的的递进模式。
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及辽宁省举办的各类科技学术竞赛活动中,有600余项作品获奖。
我校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宣讲团,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评为“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社团”、“第三届全国高校十佳学生标兵社团”,这是辽宁高校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社团。
我校学生代表昝莹莹作为三名学生代表之一,代表除北京、上海之外其它高校,在全国大学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座谈会上作主题发言,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以挂职锻炼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受到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的表彰。
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
校团委连续两次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是辽宁省唯一两次获得该称号的高校。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
学校以其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多次被辽宁省政府、省教育厅授予“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校园”、“优良学风校”等荣誉称号。
建校半个多世纪以来,已向国家输送了12万名各类人才,广大毕业生遍布国家经济建设各条战线,涌现出了以10余名省部级领导干部为代表的一大批卓越管理人才、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为代表的著名专家、学者和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掌门人等一大批著名企业精英,广大毕业生中走出了四位国家煤炭工业部部长,近年来全国煤炭企业前7名中,有5家企业的总经理或董事长是我校的毕业生,学校素有煤炭行业“黄埔军校”的美誉。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2015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为阜新校区、葫芦岛校区及单独核算的基建。
第二部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报表(见附件)第三部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一)收入总计82516万元其中:1.财政拨款收入54800.26万元;2.事业收入19500万元,主要是学校学费、宿费等收入;3.其他收入8215.74万元,主要是科研收入。
以上3项合计82516万元。
上年结转和结余10392.12万元。
(二)支出总计67855.94万元其中:1.基本支出50767.17万元,主要是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其中:工资福利支出22527.61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8286.7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8664.07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1288.74万元;2.项目支出17088.76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500.00万元、债务利息支出2400.00万元、偿还银行贷款本金5000.00万元及资助体系、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业务。
(三)年末结转25052.19万元基本支出结转10719.18万元,项目支出结转14333.01万元。
二、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一)总体情况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反映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整体财政拨款支出情况,既包括使用当年财政拨款发生的支出,也包括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资金发生的支出。
2015年度财政拨款支出45019.7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5294.6万元,项目支出9725.19万元。
(二)具体情况2015年度财政拨款支出45019.79万元,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包括教育支出40976.0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13.7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2.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47.4万元。
1.教育40976.09万元其中:高等教育40974.59万元;高等教育40974.59万元,主要是用于高等教育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和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其他职业教育1.5万元。
2.社会保障和就业3613.7万元事业单位离退休3613.7万元,主要是用于离退休经费等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