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学概论》第六章练习题[名词解释]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论述题] [案例分析题] [本章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企业文化环境因素2.差异战略3.文化维模4.企业文化总体规划二、判断题1.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影响社会消费者的服务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分为消费者需求动向、影响消费者需求动向的因素和服务满意度管理。
2.一种文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形成,而一旦形成,它又常常是牢固而不易更改的,这就是所说的企业文化惯性。
3.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企业没办法、也不应该进行人为的设计。
4.企业文化建设通常是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
它常常发端于企业家的个人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策略,并通过企业制度的形式保障实施,最成落实成为员工的行为习惯。
5.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而且还是一个科学系统的项目工程,需要按照计划、诊断、实施和调整四个阶段进行管理。
三、单项选择题(从中选出一项标准答案)1、“狮子与羚羊”的故事是用来形容( A )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A.蒙牛B.联想C.海尔D.科龙2、以下( A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主体。
A.企业家B.制度C.员工D价值观3、无总称谓是联想推出的(B )文化。
A.执行文化B.亲情文化C.客户文化D.创新文化4、( A )在1990年的《企业文化和经济学理论》一书中指出,建立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公司建立作为一个可信任的雇主的名声。
A.克雷普斯B.钱珀思C.山姆·沃顿D.雷·克洛克5.美国著名的麦当劳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公司( D )创始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A.克雷普斯B.钱珀思C.山姆·沃顿D.雷·克洛克6."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斗向上,礼貌谦虚,顺应时势,感恩戴德"是( B )公司的企业文化口号。
A.索尼B.松下C.三星D.LG7.真正的成本领先的企业不可能是一个企业群,只能是( D )。
A.企业集团B.合资企业C.独资企业D.一个企业8.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影响社会消费者的( D )的相关因素。
A.需求满意度B.消费满意度C.心理满意度D.服务满意度9.服务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 D )的感受过程。
A.客观经验B.亲身体验C.社会体验D.主观经验10.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很大的( D )作用。
A.限制B.约束C.制约D.促进和制约11.企业文化建设实质是打破旧有( A ),建立新文化的过程。
A.文化惯性B.习惯C.习俗D.传统惯性12.企业家勾画了企业文化建设的( B )。
A.发展方向B.发展蓝图C.战略发展D.市场前景13.以下( A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个体阻力。
A.狭隘的利己主义B. 结构惯性C.对已有权力关系的威胁?D.薄弱的工作耐力14.以下( C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阻力。
A. 狭隘的利己主义B.陈旧的价值观念C.矛盾的领导言行D.模糊的理论指导15.以下( D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文化理念阻力。
A.结构惯性B.对已有权力关系的威胁C.薄弱的工作耐力D.模糊的理论指导16.企业文化是由所有成员的( D )累积而成的。
A. 观察B. 学习C.能力D. 习惯四、多项选择题(从中选出2项或2项以上标准答案)1、企业文化的环境因素包括(ABCD)因素。
A.经济环境B.社会环境C.政治法律环境D.科学技术环境2、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通用战略主要有(ABC )战略。
A.成本优势B.差异战略C.集中一点D.全面占领3、影响服务预期满意度的因素包括(ABC )。
A.服务传播B.企业形象C.需求水平D.广告制作4、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ABC )。
A.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动向B.影响消费者需求动向的因素C.服务满意度D.产品质量5、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技术环境因素包括(ABCD )。
A.科技的高速发展B.创新的机会增多C.研究与开发的预算D.关于技术变革的法规增多6、影响消费者需求动向的因素包括(ABCD )。
A.文化因素B.社会因素C.个人因素D.心理因素7、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法律环境因素包括(ABC )。
A.管制企业的立法增多B.政府机构执法更严C.社会公众利益团体的力量增强D.国家干预企业行为更多8、企业文化建设的阻力来源于(BCD )。
A.行为B.个人C.组织D.理念9、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阻力包括(ABCD )。
A.文化的惰性B.陈旧的价值观念C.文化维模D.模糊的理论指导10、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阶段包括(ACD )。
A.企业家B.员工C.制度D.习惯11、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包括(ABCD)。
A.企业员工行为规范手册B.内部报刊或信息简报C.企业局域网D.企业橱窗宣传栏、广告牌12、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包括(ABCD )。
A.文化专题活动B.临时不确定的活动安排C.书面调查或访谈D.新员工入职,轮岗、晋升培训13、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步骤包括(ABCD )。
A.调查分析阶段B.总体规划阶段C.实验实施与传播阶段D.评估调整阶段14、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所遵循的原则包括(ABCD)。
A.针对性B.灵活性C.适当性D.多元性15、企业文化实验、实施与传播阶段步骤包括(AB )。
A.建立计划和组织保障体系B.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投入.进行企业文化系统传播 D.领导和制度作用双管齐下16、对一个企业进行文化诊断的人员主要渠道包括(A )。
A.本企业中的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资历较深的管理人员;B.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相关部门人员;C.外聘的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D.企业工会部门五、简答题1、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将面临哪些环境因素?2、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分哪几种类型?都有哪些表现形式?3、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如何理解企业制度应该适当软化?4、为什么习惯的养成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六、论述题在中国,一说联想就会想到柳传志,一说海尔就会想到张瑞敏,一说华为就会想到任正非,请你结合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评述中国企业文化如何建设?七、案例分析题案例:乙公司在决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后,成立了由公司党群工作部、宣传部、市场部组成的企业文化建设小组,开始独立自主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小组首先在全公司开展了大规模的企业文化问卷调查,并派出了多批人员参加各类企业文化培训和论坛。
在经过了半年的工作后,小组向公司高层提交了企业文化体系草案。
公司高层都很认真的研究了草案,书记、总经理等八位公司班子成员提出了非常具体的修改建议。
拿到这些建议,党群部部长开始头痛了,意见都提得很具体,特别是书记和总经理在一些关键理念上理解还不一致,很难统一。
第一次修改历经了三个月,修改稿提交后,有五位班子成员向党群部要自己上次的修改意见来对照,总经理还专门找党群部部长谈了一次,最后汇集的意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矛盾更加尖锐,部长向书记建议,是否班子开会时研究一下,书记当即表示:“意见没有统一,怎么研究”。
时间一天天过去,第三稿还是没有出来,企业文化小组已经不再开会了分析问题:请你设计该公司的企业建设过程。
八、本章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指围绕企业,并对企业经营运作产生影响的各种内部和外部条件。
2.也称独树一帜或别具一格战略,是企业在客户广泛重视的某些方面力求在本产业中独树一帜,或者说挑选出许多客户普遍重视的一个或多个因素,把自己置于别出心裁的地位上以满足这些需求,从而获得溢价的报偿。
3.文化维模是指某种文化圈对外来文化的选择作用和自我保护作用;如果文化或异己文化对原有企业文化有破坏作用时,维模功能就会起到“守门人”的作用,拒绝外来文化的侵入。
4.企业文化总体规划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它是针对企业文化调查结果的一种系统设计,同时也是战略导向性的建设方向。
二、判断题1.正确2.正确 3. 错误 4. 正确 5. 错误三、单项选择1.A2.A3.B4.A5.D6.B7.D8.D9.D 10.D 11.A 12.B 13.A 14.C 15.D 16.D四、多项选择1.ABCD2.ABC3.ABC4.ABC5.ABCD6.ABCD7.ABC 8 .BCD9.ABCD 10.A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 CD 16.A五、简答题答案要点1、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因素有:(1)企业文化建设的经济环境因素。
主要是指企业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如何培育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包括①成本优势战略;②差异战略;③集中一点战略。
(2)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因素。
主要是指企业的服务对象—社会消费大众,是指影响社会消费者的服务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包括①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动向;②影响消费者需求动向的因素;③服务满意度管理。
(3)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法律环境因素。
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的相关政策,包括①管制企业的立法增多;②政府机构执法更严;③社会公众利益团体的力量增强。
(4)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技术环境因素。
主要是指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包括①科技的高速发展;②创新的机会增多;③研究与开发的预算;④关于技术革新的法规增多。
2、企业文化建设的阻力可以从个体、组织、理念三方面来分析。
(1)个人阻力。
企业文化建设中个体的阻力来源于人的特性,个体形成企业文化建设阻力的原因有五个,包括①个人习惯;②狭隘的利己主义;③对变化缺乏适应能力;④对风险的疑虑;⑤选择性信息加工。
(2)组织阻力。
组织并不是个体简单的集合,企业文化建设所面临的组织阻力,更多地以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方式体现出来,包括①结构惯性;②对已有权力关系和资源分配的威胁;③急于求成;④领导言行不一。
(3)文化理念阻力。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还面临文化理念的阻力,文化惰性、陈旧价值观念、文化为模以及文化理论的缺失等因素都是阻力的构成因素,包括①文化的惰性;②价值观念的稳定性;③文化的自我保护。
3、从管理的角度说,如果建立了制度的压力结构,仍有不服从的现象,那就只好增加压力。
这样,势必带来又一轮恶性循环。
因此,要对制度建设进行适应软化。
所谓适度软化:一是要避免单纯强调惩罚。
例如,有的企业规定完不成定额,就会有某种形式的处罚;如果在考核评价中处于落后状态,就会影响到未来的晋升与工资水平等等。
应该有一个过渡或缓冲,再给予一次机会。
二是制度倡导的工作标准和管理模式,不应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如海尔OEC管理法,把班组当天最差的“现身说法”改为当天最好的“现身说法”就体现了这一原则。
三是企业制度建设需要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