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章节练习题

《社会学概论》章节练习题

群体论、标签论。 签,则很可能引发再次越轨。 三、问答 1.请联系实际,分析社会控制的功能。 2.请联系实际,分析社会控制的方式。 3.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的基本方式。 4.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
5.标签论是一种解释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的理论。认为初次越轨如果被贴上越轨的标
第12、13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变迁 2.社会现代化 二、填空 1.依社会变迁主体的规模特征,社会变迁可分为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2.社会制度可区分为本原的社会制度与派生的社会制度,还可以区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3.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
第11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控制 2.越轨 二、填空 1. 1901年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在《社会控制》一书中最早提出社会控制的概念。
2. “文化堕距”又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指在社会变迁中文化集丛中
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美国社会学家W· F奥格本用“文化 堕距”描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所发生的时差。
换、把被统治阶级的利益结合到统治阶级的政策之中。 三、问答 1.试分析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 2.请联系实际,分析社会指标体系的功能。 3.现代化的内容。
第4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互动 2.社会行动 3.集体行为 4.社会角色 5.角色距离 6.角色扮演 7.角色丛 二、填空 1.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类类型:目的合理性行动、 ________、 ________以及传统行 动。 2.单位社会行动的五个构成要素分别是行动者、______、________、条件 、 _______ 。 3. 依据社会互动性质的不同,可将社会互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4.集体行为的主要特征有: _____、_____、_____。 5.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米德、 _______ 、 _______ 以及布鲁默、库恩等。拟剧论 的代表性人物是_______ 。 6.社会角色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以及表现性。 7.角色扮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以及角色失败。 8.符号互动论有三条重要假设:一是人们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对其采取 的行动;二是人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三是人们在应付他所遇到的 事物时通过内部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9.社会学家库利用“镜中自我”这一概念来形象地说明人们都是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的。 “镜中自我”分为感觉阶段(即一个人想像出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解释阶段 (即想象出别人对这一形象所作出的判断及评价)、自我反应阶段(即对别人的判断 及评价作出相应的反应)三个阶段,并认识到“首属群体”对自我概念的形成最为重 要。 三、简答 1.竞争与冲突的区别。 2.社会互动的意义。 3.角色扮演的基本过程。
第3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化 2.继续社会化 3.再社会化 4.代沟 二、填空 1.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________、 ________、明确生活目标、 ________等五个方面。 2.关于人的社会化机制的理论解释主要有教化论 、_______、 ________。 3.社会化的实施机构主要有家庭、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等。 4.心理上的断乳是指少年、青年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 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 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的危机状况。 三、简答 1.社会化的必要性。 2.继续社会化的原因。 3.再社会化的原因。
3.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变迁的三种类型是所有统治人员的更换、部分统治人员的更
2.社会控制依规范形态的不同,分为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依控制力的直接来源不同,分为外在
控制与内在控制;依控制手段的不同,分为积极的社会控制与消极的会控制。
3. 依破坏程度的不同,越轨行为可分为不从俗行为、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 为等类型。 4.社会学对越轨行为发生原因的解释主要有如下理论观点:一是失范理论、手段-目标论、亚文化
4.社会组织的特征与构成要素。
5.初级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异同。
6.家庭的功能。
7.科层制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的功能。
8.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结构存在的基本原因及其功能分析。
第7-8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分化 2.社会阶层 3.社会流动 4.社会分层 5.社区 6.城市化 二、填空 1.社会分化可以区分为水平分化与垂直分化。 2.韦伯认为划分社会阶层(他称为社会阶级)的三重标准是:财富、权力和声望 。 3.社会分层的功能既包括正功能,也包括负功能。 4.社会流动按流动的方向可划分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5.关于中国的精英流动,有两种理论观点:一是精英循环理论,二是精英再生理论 。 6.社区的概念来源于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社区与社会》一书。 7.社区按功能分类,可分为经济型、行政型、文化型、宗教型等类型;按综合标准分类,可分 为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 8.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城乡对立→城乡差异→城乡融合。 9.在农村社区中,社区居民之间有无血缘关系、血缘关系之亲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和特征, 费孝通将这种基于血缘关系之亲疏而形成的,人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关系有差别的现象 称为差序格局。 三、简答 1.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2.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3.社区的构成要素。 社区的特点。 5.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户籍制度与我国的城市化。 4.城市
第5-6章
一、名词解释织
二、填空 1.社会群体按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分类: ________和 ________。 2.社会群体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程度分:_______和________。 3.社会群体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分 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 。 4.常见的初级社会群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等。 5.家庭结构类型分为_______ 、夫妻家庭 、 ______、_______以及隔代家庭和单亲家庭等。 6.帕森斯将社会组织分为经济生产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类型。 7.社会组织的结构包括正式组织与______。 8.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可将社会组织结构分为直线型、 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事业部型和矩阵型5类。 9.组织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型激励理论 _______、_______等。 10.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有泰罗的______________、 法约尔的一般行政理论以及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11.马克斯· 韦伯把权威分成三种理想的类型,即______权威、______权威和______权威。 三、简答 1.社会群体的特征。 2.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 3.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社会学概论》章节练习题
第1-2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关系 2.社会 3.社会学 4.文化 5.文化冲突 二、填空 1.社会学产生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 2.孔德关于人类智慧(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受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影响,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相类比,从而 成为社会进化论的创始人。 4.《自杀论》的作者是 。 5.德国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 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成为理 解社会学的奠基人。 6.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_。 7.社会学的研究领域:_______________。 8.社会学的基本问题:_______________。 9.社会学的学科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社会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社会的构成三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人的两重属性是指: _____、________。 13.文化的特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社会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包括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理论以及应用社会学。 三、简答 1.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2.文化的功能。 3.文化的多样性。
第9、10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制度 2.制度化 3.社会问题 二、填空 1.关于社会制度起源,有两种观点:一是自然起源论,二是人为设计论。
替代。 4.自然起源的制度观认为,制度的形成即制度化并不是人们有意识地预先设计的,而是人们在共 同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5.制度的生命周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形式化阶段(僵化阶段) →消亡阶 段。 6.中国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将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有四个:一是破坏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复杂性;四是时间性 。 三、简答 1.社会制度的特征。 2.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3.社会制度的功能。 4.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哪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