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幻灯片的切换

幻灯片的切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年级:四年级执教:赵集荣教学时间:2011年5月27日教学课题:第11课《幻灯片的切换》(清华大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幻灯片切换效果、换页方式和切换声音的设置。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

3、亲历学习过程,获取知识、体验成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从中渗透德育。

教学重点:幻灯片切换的设置。

教学难点:根据演示文稿的主题内容设置新颖、美观的幻灯片切换。

教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自主尝试、协作交流。

教学准备:教师控制台、素材库及网络支持、任务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对比观察、激趣引入1、师:放映没有设置切换效果的演示文稿,然后放映明显设置了切换效果的同一个演示文稿。

生:注意观察放映中的页面切换。

2、师:请学生谈一谈刚才的两次放映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有什么感受?讲一讲两个演示文稿的页面切换有什么区别?生:谈谈刚才的两次放映给自己留的印象、感受。

以及说出两个演示文稿页面切换的区别。

(前一个演示文稿从当前的页面直接过渡到下一个页面,另一个演示文稿从当前页面到下一个页面之间有动画效果和声音效果)师: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出幻灯片切换的特点并揭示本课课题:幻灯片的切换。

师设疑: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切换效果是怎么设置的吗?生:(想)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切换幻灯片的知识吧。

二、任务驱动、探究新知1、认识幻灯片切换对话框。

打开“切换对话框”,认识对话框里的3个选择区域:(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效果:单击下面的下拉菜单,可以选择切换效果,并在图中显示该方式的实际效果。

换页方式:可以单击鼠标换页,或者设置自动每隔多少时间换页。

(手动换页和自动换页)声音:可以设置换页时候的声音,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醒观众注意。

2、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教师演示:设置《美丽的黄果树瀑布1》中第二张的切换效果。

步骤1:在“效果”中按下选择下拉菜单,单击其中的任何一项效果,选中最下方的自动预览,可看切换效果。

步骤2:单击选择下方的速度中的任何一项,可以发现画面切换的速度相应地发生了改变。

步骤3:调整换页方式(手动换页或者自动换页)步骤4:在声音选择框中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或是比较适合该幻灯片内容的声音。

步骤5:点击播放,播放当前幻灯片。

点击幻灯片放映图标,从当前页开始播放至结束放映。

学生设置《美丽的黄果树瀑布1》第三张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师随堂指导)第二种设置方法:步骤1:单击视图工具栏中“幻灯片浏览视图”;步骤2:在浏览视图中,可以看见出现了一个幻灯片切换的工具栏(如果没有出现,单击菜单栏中的“视图”→“工具栏”→“幻灯片浏览”);步骤3:选择第三张幻灯片,单击浏览工具栏中的效果选择下拉菜单,选择其中一项效果;步骤4:单击浏览工具栏中的“动画预览”,可以查看幻灯片切换效果。

生:打开辅助学习课件。

并按照刚才老师的操作或课本上的操作步骤完成幻灯片切换设置的练习。

(师随堂指导,练习后汇报学习情况)3.学习应用于整个演示文稿的简便设置。

(教师演示,学生操练。

指名展示。

)三、突出问题、加深认识师: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切换幻灯片的设置方法,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你们学习的情况。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举例说明哪些是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可以选择哪几种速度?(板书:切换效果)○2幻灯片切换的换页方式分别产生什么作用?可不可以同时设置?(板书:换片方式)○3幻灯片切换时可以选择哪些声音效果?(板书:声音)师:(学生回答问题时)边示范演示边规范学生的答语。

(并要求学生跟着也进行相应的操作)(切换效果指“纵向棋盘式”等;速度是指幻灯片切换时的快慢;单击鼠标换片和设置时间换片可以实现手动和自动放映;应用于所有幻灯片是将对某一张的设置应用于整组幻灯片。

)四、个例分析,适度拔高师:我这里有一个特别的演示文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生:观看演示文稿。

师:同学们,看完了这个作品,你都有何感想?你是否也因为他们的遭遇而悲痛,是不是也因为解放军官兵的救援和同学们的书声而看到了希望?(沉浸在悲痛中于事无补,作为小学生你能做的就是好好读书,学好知识,你就能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

)师:回顾刚才看到的演示文稿,在播放时有声音吗?断断续续的吗?有一首哀婉的曲子始终伴随着所有的幻灯片。

那就是——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对于主题有渲染烘托的作用。

你想知道怎么插入背景音乐吗?讲解选择外部声音文件的方法实现背景音乐。

生:专心听讲,仔细看老师示范,掌握方法。

强调:声音下拉菜单拖至底部,选择其他声音。

(导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情的发生揪动全国人民的心,也引起了我们班孩子的密切关注。

灾难是人类共同的伤痛,在无法抗拒的大自然面前,只有爱才是人类永恒的力量,只有爱才是人类共同抗击自然灾难的伟大力量!让我们用点滴爱心,汇成无限的真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愿爱心之曲永远在我们的心里流淌、回旋。

)生命在灾难面前是多么的脆弱,我们这些幸存的人应珍惜每一天、每一刻,用心去做每一件事。

五、巩固应用1、布置练习任务:给没有任何设置的演示文稿《汶川新貌》设置切换效果和背景音乐。

2、教师在巡视中,帮助学生,指导学生。

生:根据任务要求进行作品创作。

(在老师帮助下对演示文稿进行美化。

)六、成果展示、体验成功教师要求两台机子的学生互相放映文稿,并开展互评七、拓展应用、课外延伸师:本节课,我们掌握了哪些知识呢?学会了什么?生:学生总结出掌握了切换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切换声音、换页方式等的设置,并学会了能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演示文稿的设计中。

总结:掌握了切换幻灯片的设置方法(切换效果、切换声音、换页方式等),并学会了能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演示文稿的设计中。

师:那么我们可以用这些知识做什么呢?生:学生展开讨论,并回答。

师:(建议)可以将这些方法应用到MTV、电子相册、动漫小品、广告等设计中。

(并鼓励学生:只要“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共勉: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幻灯片的切换》教学反思赵集荣内容选择:本课内容选自清华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下删,第11课《幻灯片的切换》一课。

在读教材的过程中,我分析《幻灯片的切换》一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丰富、知识含量大。

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必要的信息处理能力,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和解决问题。

显然,本课教学不能按部就班,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理解教材,做到灵活处理教材的原则。

考虑本课知识点的特点,我制定此教学计划。

然而,书本上对“切换幻灯片”的介绍并不多,如果就此展开教学,又显得内容太过欠缺。

因此我先设计几个问题剖析切换幻灯片设置的方法;再教学引用wav声音、自动换页实现自动放映的方法;然后欣赏幻灯片的切换设置新颖、漂亮的作品;最后布置新颖的练习任务,并进行展示评价。

这样一来,整节课得到充实,对教材的补充贴切,知识得到扩展,整个学习过程也颇具研究性、创造性。

环节设计:一、对比观察,激趣引入通过放映没有设置切换效果的演示文稿和放映明显设置了切换效果的同一个演示文稿,让学生观察发现两者的异同。

作为开课初的教学设计,显得朴实无华,对《幻灯片的切换》一课学习的引入,我感觉还是十分到位的。

二、任务驱动,探究新知同样采用直接入题的手法,让学生接受简单任务。

在辅助课件的引导下,学生易于完成任务,另外在辅助课件中设计了颇具探究意义的问题,增加轻微的难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从而掌握切换幻灯片的基本设置方法。

这个环节实际效果好。

三、突出问题,加深认识本环节提出涉及幻灯片切换设置要点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其对先前的操作进行反思,在老师规范学生答语和演示操作下进一步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形式上显得较呆板,更具趣味性的设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达到目的应该更好。

四、个例分析,掌握技巧通过欣赏作品,让学生体会幻灯片切换的妙用,挑起学生求知欲,抓住学生急切求知的心理特点,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及时展开讲解,让学生掌握设置技巧。

目标明确,与学生的心灵展开了对话,虽然采用了传统的讲解方法,但取得的效果却相当好。

五、巩固应用,创新发挥同学们希望尝试的心情更加迫切。

抓住时机就能抓住学生,抓住学生就能抓住课堂,抓住课堂就能使教学产生好的效果。

布置新颖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参与到练习活动中,满足学生急于尝试的需要。

和上一环节相扣,在掌握知识前提和积极的活动意识下创造性得到发挥。

六、成果展示,体验成功在同学间展开互评,并让最受欢迎的作品有机会登台展示,学生和老师均诚恳的给予评价,营造的课堂氛围好,不仅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而且让其他同学也得到一次学习上借鉴的机会。

七、拓展应用,课外延伸不忘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让他们明白“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就一定能取得成功道理。

教学理念:我重视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支持、帮助和引导的作用;积极创设“情境-互动-交流-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尝试-探究-运用-创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逐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不足之处:语言的煽动性不够强,环节设计不尽完美,尤其是第三个环节的教学,我一直存在疑惑。

教学无定法,希望在这个信息以高速、广泛传播的时代,我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指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