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酒的原料
糯米、粳米或晚晚籼米;小麦(主要用来制备麦曲,适合使用红色软质小麦);水;
二、要点记录。
1、浸米:使大米吸水膨胀以利蒸煮。
(1)传统需以浆水作配料的酿酒方法,浸米的时间可长达16~20天,米中约6%的水溶性物质被溶入水中,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乳酸、肌醇和磷酸等成为酸浆水。
传统摊饭法酿酒中,酸浆水是发酵生产中的重要配料之一。
(2)浸米24h,米的水分基本吸足,2天后,浆水略带甜味,米层深处会冒出小气泡,乳酸链球菌将糖分逐渐转化为乳酸。
数天后,水面上出现由产膜酵母形成的乳白
色菌膜。
浸米水总酸达到0.5%~0.9%,米粒开始出现“吐浆”现象。
酸浆水中细
菌最多,酵母次之,霉菌最少。
(3)现代工艺以乳酸调节发酵醪的pH,不需要浆水,浸米时间常在24~48h,淋饭生产黄酒,浸米时间仅几小时或十几小时。
2、蒸饭: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分解。
3、米饭冷却:分淋饭法和摊饭法。
淋饭法,生产淋饭酒、喂饭酒和甜型黄酒时使用。
摊饭冷却,速度慢,易感染杂菌和出现淀粉老化现象。
4、黄酒发酵中的主要微生物:
(1)霉菌:曲霉菌(麦曲、米曲中的曲霉菌,在酿造中起糖化作用,其中以黄曲霉为主,还有较少黑曲霉等),生产中通常适当添加食品级糖化酶,提高糖化能力。
根霉(根霉菌是酒药中的主要糖化菌。
糖化能力强,几乎使淀粉全部水解生成
葡萄糖,还能产生乳酸等有机酸,降低pH,抑制产酸菌的侵袭。
)红曲霉(红
曲霉耐酸、耐湿,能抑制其他霉菌生长,还分泌红色素或黄色素等)。
(2)酵母:酒药中含有许多酵母,主要起发酵产生酒精的作用。
优良的酵母菌种AS2.1392能发酵葡萄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及棉子糖,产生酒精并形成典
型的黄酒风味。
5、酒药(又称小曲、酒饼、白药),主要用于生产淋饭酒母或淋饭法酿制甜黄酒,作为糖
化发酵剂。
酒药中主要含根霉、毛霉、酵母及少量的细菌和梨头霉等微生物。
纯种的根霉曲是人工分别培养根霉和酵母,接种在麸皮或米粉上,发酵后混合制成的小曲。
6、麦曲:指在破碎的小麦上培养繁殖糖化菌而制成的黄酒糖化剂。
麦曲为黄酒酿造提供了
各种酶类,主要是淀粉酶和蛋白酶。
7、酒母:“制酒之母”,黄酒酒母分两大类,一是用酒药通过淋饭酒醅的制造自然繁殖培养
酵母,称为淋饭酒母。
二是由试管菌种开始,逐步扩大培养,增值到一定程度而称之为纯种培养酒母。
(1)淋饭酒母
水酒药水、麦曲
糯米→浸米→蒸饭→淋水→落缸搭窝→糖化→加曲冲缸→发酵开耙→灌坛养醅→酒母8、酶制剂及黄酒活性干酵母
(1)酶制剂:主要是糖化酶、液化酶,能替代部分麦曲,减少用曲量,提高出酒率。
(2)活性干酵母:选用优良黄酒酵母菌为菌种,经生物技术培养而成。
9、发酵基本原理
淀粉经糖化酶作用分解为还原糖,还原糖被酵母消耗,代谢成二氧化碳、乙醇等产物。
黄酒的发酵是开放式发酵,淀粉糖化和酒精发酵同时进行。
(1)酒精发酵:分为前发酵、主发酵和后发酵三个阶段。
前发酵为下缸或下罐后10~12h,为酵母增殖期,发酵作用弱,温度上升缓慢。
进入主发酵期后酒精发
酵旺盛,酒醅中糖分逐渐减少。
后发酵主要是继续分解残余的淀粉和糖分,发
酵作用微弱。
叠坛后的后发酵一般控制温度在20℃以下为宜,时间2个月以上。
10、黄酒类型
(1)干型黄酒:含糖量在1.0%以下,以绍兴元红酒为代表。
操作方法主要有淋饭法、摊饭法和喂饭法。
喂饭酒,是将酿酒原料分成几批,第一批先做成酒母,在培养成熟阶段,陆续分批
加入新原料,扩大培养,使发酵继续进行的一种酿酒方法。
(2)半干型黄酒:含糖量1.0%~3.0%,典型的是绍兴加饭酒,是绍兴酒中的上品。
采用摊饭法酿制而成。
加饭酒是在配料中增加了饭量,实际上是一种浓醪发酵酒。
清水酒药麦曲、淋饭酵母、浆水
糯米→浸米→蒸煮→摊凉→落缸→糖化发酵→后发酵→压榨→澄清→煎酒→成品酒浆水酒精
(3)半甜型黄酒:糖分在3.0%~10.0%,典型代表为绍兴善酿酒,采用摊饭法酿制。
(4)甜型黄酒:糖分在10.0%以上,一般采用淋饭法酿制。
典型代表为绍兴香雪酒、
福建沉缸酒、丹阳封缸酒等。
在饭中拌入糖化发酵剂,当糖化到一定程度时,加
入酒精体积分数40%~50%的白酒,抑制酵母作用,以保持酒醅中有较高的含糖量。
由于加入白酒后,不易被杂菌污染,所以生产不受季节限制。
香雪酒的后发酵时
间长达4~5个月。
11、煎酒:把澄清后的生酒加热杀菌片刻,杀灭其中所有的微生物,破坏酶的活性,改善酒
质,提高黄酒的稳定性。
目前普遍的煎酒温度为85~95℃。
煎酒中,酒精的挥发损耗约0.3%,挥发出来的酒精蒸汽经收集、冷凝成液体,称
为“酒汗”。
12、黄酒的储存:新酒成分的分子排列紊乱,酒精分子活度较大,很不稳定,口味粗糙欠柔
和,想起不足缺乏协调,因此必须经过驻村,就是黄酒的老熟过程,称为“陈酿”。
老熟过程的贮酒温度最好在5~20℃,过热会使酒精挥发损耗以及发生混浊变质。
一般普通黄酒陈酿1年,名优黄酒陈酿3~5年。
13、黄酒的混浊:分生物性混浊和非生物混浊两大类。
(1)生物性混浊:由于污染了微生物(乳酸菌或醋酸菌)或煎酒不彻底所造成。
(2)非生物混浊:非生物因素,但已澄清的酒重新混浊起来。
主要原因是贮存、运输温度过高,氧化作用加强而使酒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