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订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

修订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


(一部)新增、修订的附录名单 一部共62项,新增14项
❖ 离子色谱法 ❖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 黄曲霉毒素测定法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
光谱法 ❖ 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 ❖ 异常毒性检查法 ❖ 降压物质检查法 ❖ 过敏反应检查法
❖ 溶血与凝聚检查法
❖ 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指导原则
❖ 抑菌剂效率检查法指导原则
急需、前瞻、先进、成熟
❖ 2、指导原则的增订,理由和意义要充分,应对药 品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有实际指导意义。
❖ 3、修订内容应紧密围绕药品标准以及药品监督管 理工作,修订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和科学依据, 不轻易修改。
三、拟增修订项目
❖ 1、一部共16项,其中新增6项:
❖电泳测定法 ❖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大孔树脂有机残留物测定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中药特征图谱指导原则
(二部)新增、修订与删除的附录名单 二部共87项,新增16项,删除1项
❖ 药用辅料 ❖ 离子色谱法 ❖ 2-乙基己酸测定法 ❖ 蛋白质含量测定法 ❖ 合成多肽中的醋酸测定法 ❖ 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 ❖ 核磁共振波谱法 ❖ 锥入度测定法 ❖ 溶血与凝聚检查法
❖ 拉曼光谱法指导原则
❖ 化学药品注射剂安全性检查 法指导原则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
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主要增修订内容 郭毅新
一、主要报告内容
❖ 1、附录增修订原则 ❖ 2、增修订项目 ❖ 3、主要增订项目内容 ❖ 4、主要修订项目内容 ❖ 5、评价与展望
二、附录增修订原则
❖ 1、新增通用检测方法应是目前药品检验检测急需 的、能解决目前存在突出问题的,并能引导药 品检验检测水平不断增高,能充分反映现阶段 国内和国际药品质量控制先进技术的成熟可靠 的方法。
❖ 抑菌剂效率检查法指导原则
❖ 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 证指导原则
❖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应用指导 原则
❖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 原则
四大或五大光谱?
❖ 四大光谱 通常把在进行未知物综合光谱解 析时常用的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 质子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称为四大光谱(有机化 合物的结构确定)。
近年来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得到迅速 发展,Leabharlann 为确定化合物结构的最重要手段之 一,
❖ 相对定量 相对定量模式主要用于测定样品中杂质的 相对含量(或混合物中各成分相对含量),
应用实例
❖ 新药基准物质的确定(标定:绝对含量);利用核 磁共振法测定药物绝对含量,以环丙沙星、安妥沙 星、卡德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 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和洛美沙星 9种喹诺酮类抗生 素化学对照品为例 ,其中安妥沙星和卡德沙星为国 家一类新药。用对苯二酚或顺丁烯二酸为内标 ,用 喹诺酮母核上的质子峰进行定量 ,以内标法和外标 法计算含量。核磁共振法测定结果与各对照品标签 示值的误差约为 1 % ,内标法和外标法的计算结果 一致。
核磁共振波谱法在质量标准的应用
❖ 1.定性分析
❖ 核磁共振波谱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结构解析工具,目标 物结构信息非常丰富。(多核信息)化学位移---原子 核环境信息,谱峰多重性---相邻基团情况以及立体化 学信息,偶合常数值大小---确定基团的取代情况,谱 峰强度---基团中质子的个数等。一些特定技术,如双 共振实验、化学交换、使用位移试剂、各种二维谱等, 可用于简化复杂图谱、确定特征基团以及确定偶合关 系等。对于结构简单的样品可直接通过氢谱的化学位 移值、偶合情况(偶合裂分的峰数及偶合常数)及每 组信号的质子数来确定,或通过与文献值(图谱)比 较确定样品的结构,以及是否存在杂质等。
主要增订项目内容
❖ 拉曼光谱法指导原则
1、与红外光谱一样,同为分子的振动光谱
IR
与偶极矩变化相关
Raman 与极化率变化相关
❖ 2、通常在拉曼光谱中出现的强谱带在红外光谱中却成 为弱弱谱带甚至不出现,反之亦然。所以,这两种光
❖ 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 证指导原则
❖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应用指导 原则
❖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 原则
三、拟增修订项目
❖ 2、二部共45项,新增12项:
❖ 核磁共振波谱法 ❖ 离子色谱法 ❖ 电导率测定法 ❖ 锥入度检查法 ❖ 2-乙基己酸测定法 ❖ 光学显微镜法 ❖ 拉曼光谱法指导原则 ❖ 溶出度测定指导原则 ❖ 药物多晶型研究指导原则 ❖ 蛋白质含量测定法 ❖ 合成多肽中醋酸测定法 ❖ 氨基酸测定指导原则
❖ 五大光谱 把UV、IR、1H-NMR、13C-
NMR及MS称为五大光谱之说。
核磁共振波谱法
1、未知物的结构测定 2、已知物的结构确证
功能团分析 异构体分析 打假工作(肝素钠中的掺伪物在2.16ppm
有特征信号) 3、含量分析(多组份抗生素)
主要增订项目内容
❖ 核磁共振波谱法 ❖ 核磁共振(NMR)波谱是一种基于特定原子核
核磁共振波谱法在质量标准的应用
❖ 2.定量分析 ❖ 1H 核磁共振波谱用于定量分析。在合适的实验条件
下,两个信号的积分面积(或强度)正比于产生这些 信号的质子数。
❖ 核磁共振波谱定量分析可采用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两 种模式。
❖ 绝对定量 通过比较样品特征峰的峰面积与内标峰的 峰面积计算样品的含量(纯度)
❖ 美息伪麻拉明分散片含量测定(相对含量);(对复 方制剂美息伪麻拉明分散片中盐酸伪麻黄碱 ( Pse)、 盐酸苯海拉明 ( Dip)和氢溴酸右美沙酚 ( Dex) 3组 份进行了NMR相对含量的测定。 RSD分别为 2 .2 2 %、3.18%、3.35 %,绝对误差 ( E)分别为 1.87%、 3.66%、4 .2 3%,方法简便快速 ,且相当准确。)
在外磁场中吸收了与其裂分能级间能量差相对 应的射频场能量而产生共振现象的分析方法。 核磁共振波谱通过化学位移值、谱峰多重性、 偶合常数值、谱峰相对强度和在各种二维谱及 多维谱中呈现的相关峰,提供分子中原子的连 接方式、空间的相对取向等定性的结构信息。
❖ 核磁共振定量分析以结构分析为基础,在进行 定量分析之前,首先对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 鉴定,再利用分子特定基团的质子数与相应谱 峰的峰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测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