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工作室教学成果展示
由课题负责人洪和森老师,成员郑玉磊、蔡良术、刘万波组成的课题组,完成2016年浙江省规划课题《基于Modellus的物理教学探究》,先在两个工作室中应用,同时向全市和全省推广。
课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优点:
1.创设教学情景,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情境教学是指:“讲究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把学生经常带到大自然中,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自我感受中逐步认识世界。
”在物理教学中,一些集趣味性、科学性、形象性于一体挂图和插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和原理对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学生认真看后,结合他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会产生联想和遐想,从而形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的物理情景和物理模型,以后遇到此类问题,就会触景生情,诱发解题思路,顺利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
图1 老师和博尔特的比赛
在浙江省的优质课比赛中,我课题组成员借助于Modellus创设教学情景,在课堂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老师跟博尔特在圆形的跑道上进行比赛,如果我们都尽力跑,看看谁先跑完规定的圈数,你觉得老师有没有可能赢过他?在学生的各种猜测后,展示了如图1的Modellus动画,图中用了老师和博尔特的照片来比赛,为课堂增添了不少风味。
由此激发了学生兴趣,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整节课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参与数学建模,促进过程与方法的深化
物理学是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最充分、最成功的一门科学。
可以这样说,离开了数学思想与方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学。
但是,在相当多的学生中,存在着将学习数学和学习物理两者截然分开的现象:他们学习了一定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但是在需要运用这些数学思想与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时,却表现出滞后和吃力。
学生通过制作Modellus动画,可以较好地将数学思想和物理问题联系起来。
首先通过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再通过动画模拟真实的物理过程,若发现仿真动画与原理的情境结果不相符时,又对数学模型的建立、动画制作进行分析,引起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这种相互分析的过程就是学生数理结合的过程,进一步提升物理课题学习的有效性。
3.优化习题教学,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落实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讲练为主,在教学案例的形成过程中,本课题组发现了Modellus在习题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起到优化习题教学的效果,并可以有效提高习题教学的效率。
在习题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物理习题的分析进行相应的解答,同时根据自己的分析制作相应的动画(或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来制作动画),然后通过对制作的动画进行模拟与分析来发现习题解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习题教学的流程可以用图2来表示。
图2 习题教学流程
这种教学方式采用学生自己构建动画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准备模拟动画的模式,一方面有效的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的成为习题课中的主人。
在课堂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也非常高。
4.优化教学细节,促进教学效能的提升
高中物理学生需要掌握的,除了物理概念、数学建模之外,还有一个内容就是物理方法,其中包括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微量放大法、模拟类比与归纳法、等效替代效法、比值定义法、微元法、极限法。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物理方法讲实讲透,是每个物理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们要将物理方法中遇到的细节全面的呈现出来,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
但是有一些物理方法是较难表述的,比如微元法和极限法,当数学还没有接触微元法时,学生对这一以极限为基本思想,设微小的单元,讨论它趋向于零时情况的理解有很大难度。
2017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