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矿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1. (1分)根据提示填空(1)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
(李煜《相见欢》)(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5)古诗词中有不少含有“雨”字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 , 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8分)2. (8分)阅读下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拨去我无形的长剑呀。
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
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艰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1)给划线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犀利暂时(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3. (2分) (2019九上·龙湖月考)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经历着一次煎熬。
一双铁铸火燎的手,紧紧抓住了我的命脉。
一个可怕的时刻,充满着搏击、黑暗和燃烧!人世间再也没有人能期望像我这样被爱了。
也没有人像我这样拜倒在爱我的人的脚下,我必须摒弃爱情和偶像。
一个凄凉的字眼就表达了我不可忍受的责任——“走!”……“简,你的意思是,在世上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我是这个意思。
”……“那你就把爱情和纯洁从我这里夺走了?你把我推回老路,拿肉欲当爱情,以作恶为职业?”“罗切斯特先生,我没有把这种命运强加给你,就像我自己不会把它当作我的命运一样。
我们生来就是苦难和忍受的,你我都一样,就这么去做吧。
我还没有忘掉,你就会先忘掉我。
”“你说这样的话是要把我当成一个骗子,你败坏了我的名誉。
我宣布我不会变心,而你却当着我的面说我很快就会变心。
你的行为证明,你的判断存在着多大的歪曲,你的观念又是何等的反常!难道仅仅违背人类的一个法律不是比把你的同类推向绝望更好吗?任何人都不会因为违背法律而受到伤害,因为你既无亲戚又无熟人,不必害怕由于同我生活而得罪他们。
”这倒是真的。
他说话时我的良心和理智都背叛了我,指控我犯了同他对抗的罪。
两者似乎像感情一样大叫大嚷。
感情疯狂地叫喊着。
“呵,同意吧!”它说。
“想想他的痛苦,考虑考虑他的危险——看看他一个人被丢下时的样子吧,记住他轻率冒险的本性,想一想伴随绝望而来的鲁莽吧。
安慰他,拯救他,爱他。
告诉他你爱他,而且是属于他的。
世上有谁来关心你?你的所作所为会伤着谁呢?”但是那回答依然是不可改变的!“我关心我自己,愈是孤单,愈是没有朋友,愈是无助,那我就愈是自尊。
我会遵守上帝创造、由人批准的法规,我会坚持我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发疯时服从的准则。
法规和准则不光是为了没有诱惑的时刻,而是针对现在这样,肉体和灵魂起来抗拒它的严厉和苛刻的时候。
它们再严厉也是不可破坏的。
要是出于我个人的方便而加以违背,那它们还有什么价值?它们是有价值的——我向来是这么相信的。
如果我此刻不信,那是因为我疯了,疯得可厉害啦,我的血管里燃烧着火,我的心跳快得难以计数。
此刻我所能依靠的是原有的想法和以往的决心:我要巍然不动地站在那里。
”我这么做了,罗切斯特先生观察着我的脸色,看出我已经这么办了。
他的怒气被激到了极点。
(1)罗切斯特和简的婚礼举行过程中,________带了一个律师赶来阻挠婚礼的进行,理由是________。
(2)结合选文和原著其他情节分析简·爱的性格特点。
(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作品的一个艺术特色。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4. (7分)(2019·潍坊) 下图中,你的两位同学正在构思小诗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他们此时的情态。
不超过60字。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5. (25分)(2020·开鲁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真假近视都是不可逆的①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呈现低龄化、度数高的特点,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很多家长认为假性近视或低度的真性近视是可逆的。
在门诊中,经常有近视患儿家长问:“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的视力恢复正常?”一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
而在调查中,居然有近五成的家长不知道近视是不可逆的。
②事实上,如果是真性近视,无论中低度还是高度近视,都不可逆。
假性近视实际上是调节痉挛,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不能放松所致。
对这种类型的“近视”,通过放松调节,多看远处,必要时辅以睫状肌麻痹药物使用,是可以恢复部分视力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假性近视,不过是即将步入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临床上很少有一直能维持视力而不近视的青少年近视患者。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方法能够逆转真性近视或者阻止假性近视转变成真性近视。
现有的任何方法,都只能延缓近视发生的时间和进展速度。
③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进展,并非一朝一夕。
刚出生的婴幼儿都是远视眼,一般而言,4—5岁的孩子应该具备2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6—8岁的孩子应当具有100度到150度的远视储备。
所有近视眼的发生,都是从远视储备消失的那一刻开始的,尽管此时双眼的视力可能是1.0甚至更好。
当远视储备消失后,由于青少年身体还在生长发育,眼轴会继续拉长,就必然会发展成近视眼。
因此,远视储备的珍惜和维护,在近视防控中至关重要。
有的孩子上学期视力还是1.0,才过了半年就变成0.5了。
其实,这种视力的急剧下降并不突然,因为从半年前远视储备消失开始,近视就启动了。
④那么,导致远视储备被迅速消耗的“元凶”包括哪些因素呢?高强度的近距离用眼(包括看手机、看电脑、看书、写作业、练琴等)和缺乏日间的户外活动是主要原因。
医生推荐的户外活动时间是至少每天2—3小时,但很多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做不到。
课间10分钟的户外活动,对于近视防控至关重要,但很多学校为了避免课间学生打闹,索性禁止学生课间10分钟外出活动。
⑤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患了近视,戴上眼镜就万事大吉了。
其实,医疗手段永远都是辅助的。
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天天玩游戏,不多到户外活动,近视就会不断加深。
因此,改变不良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才是近视防控中最重要的一环(1)根据文章内容,给“假性近视”下定义。
(50字以内)(2)选文第①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选文第②段加点的“到目前为止”能否删去?为什么?(4)选出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A . 不管是中低度近视,还是高度近视,一旦是真性近视。
都不可逆。
B . 假性近视,是即将步入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临床上很少有一直能维持视力而不近视的青少年近视患者。
C . 一般而言,6—8岁的孩子应当具有100度到150度的远视储备。
D . 所有的青少年身体还在生长发育,眼轴会继续拉长,就必然会发展成近视眼。
6. (25分)(2016·南通)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大自然是上帝的互联网周国平①计算机和无线传播技术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人类的生活。
今天,几乎人人随身携带手机,随时通过互联网获取和转发海量信息,也发送自己对一切事情的主张和每一分钟的心情。
互联网占据了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虽然距今不久,却仿佛已是遥远的过去了。
②我突然想,上帝也有它的互联网,就是大自然。
可是,自从人类的互联网兴旺发达后,人们就很少去上上帝的互联网了。
③大自然是上帝的互联网,上帝一直在通过它向人类传递丰富的信息。
我们祖先中心智敏锐的人,是善于接收这些信息的。
释迦牟尼、摩西、耶稣接收到了信息,于是人类有了宗教;苏格拉底、柏拉图、老子、孔子接收到了信息,于是人类有了哲学;荷马、莎士比亚、李白、苏东坡接收到了信息,于是人类有了文学。
④天生万物,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人的灵魂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大自然的灵气的凝聚,它必须和万物保持天然的联系,那凝聚的灵气才不会飘散和枯竭。
不在高原上、大海边、森林里住几个月,我们不会懂得什么是神圣。
不曾独自一人在空旷处仰望星空,我们会误以为哲学只是晦涩的学术。
因为看不见壮丽的山川和辽阔的草原,我们就常在富人的散发着铜臭的庭院里寻找美。
⑤你今天上网了吗?一个庸俗的问题。
我问的是,你有多久没上上帝的互联网?如果你只是沉溺于人类的互联网,就永远接收不到一切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
在人类的互联网上,许多人是在用眼睛、耳朵、食指、无聊的好奇心和偷窥欲上网,接收到的是过眼烟云的新闻、八卦和凡人琐事。
在大自然中,你的灵魂苏醒了,和天地万物交谈,你有了哲学家的头脑,你有了诗人的心灵,你的灵魂中充溢着造物主的感情。
⑥爱默生说:科学的动机原本是要拓展人类生活的空间,从而能够与世间万象心心相印,而现在却走上了相反的方向。
他以博物学家为例打比方说:博物学家把蛇类和蜥蜴装进了他的药瓶,而科学也如此对待他,把他装进了一只瓶内。
互联网是个好东西,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然而,倘若我们用人类的互联网排挤掉上帝的互联网,其结果就是我们都被装进了一只瓶内﹣﹣也就是说,被装进了一只手机内。
请想一想,不论手机里传播着多少信息,和大自然相比,它不是一只小小的瓶又是什么呢?(选自《新读写》,有删改)(1)阅读全文,请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第③节末尾使用了句号,有人认为此处最好用省略号,你认为该使用哪一种标点符号?请简述理由。
(3)请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文末画线句。
(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说说“上帝的互联网”与“人类的互联网”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再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与感悟。
我问的是,你有多久没上上帝的互联网了?如果你只是沉湎于人类的互联网,就永远接收不到一切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
六、课内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